聆敬阳令军中斥候尽出,尽一切能力获取第一手情报,方小眼率领特种局将士在太原府,平阳府散开,各地情报像雪花一样送来。
聆敬阳不再是聋子瞎子,他终于了解到附近地区情报,清军攻下宁武关后,雁门关也被姜瓖放弃,清军攻占太原府北部。
博洛继续向太原城发起进攻,被姜瓖打退朝廷援军也开入太原府,和姜瓖部队发起反击,收复了一些失地,但是朝廷援军立马又撤回去。
聆敬阳看到这个情报,就知道朝廷想让姜瓖和清军消耗,他苦笑一声,都不想骂人了,
倒是延安府战役,因为太远了,特种局和斥候没有及时传回来情报。
聆敬阳认为大顺军有实力和清军硬抗,只有崇祯朝廷独自面对清军湖广大军,将会被清军当成灰给扬了。
他这时候就算是偷袭大同府,对崇祯朝廷没有一丁点儿援助,陕西和山西都打的热火朝天,聆敬阳这里却像是暂停,他不知道该去哪儿?
聆敬阳迷茫之际,清军突破姜瓖打造的太原城防线,三万多清军攻占大半个太原府,姜瓖率领残兵败将撤退到辽州,在这里苟延残喘。
博洛大军可以顺势南下攻打平阳府,可博洛却突然全军向西,进攻聆敬阳驻守的汾洲。
清军放弃进攻崇祯朝廷,倒不是清军心慈手软,而是多铎率领湖广大军撤回到河南,从怀庆府进攻泽州,泽州明军不战而降,多铎可以进一步北上,兵峰直奔翼城。
朱由检在翼城有兵马十万余人,大多都是各地义军,多铎来到泽州以后,斥候进入平阳府,清军斥候惊呆了,平阳府竟然有这么多明军。
清军斥候赶回来,和多铎汇报平阳府明军众多,多铎也是倒吸口冷气,这个崇祯朝廷真有号召力,这么短时间就聚集十多万军队,还有数十万支持大明的老百姓。
看来摄政王策略非常高明,以崇祯为诱饵,把心向大明的军民都聚拢在平阳府,
然后一举歼灭。
他这一次回到河南,带回来一万八旗兵,九万绿营兵,其他的军队在吴三桂率领下都驻守湖广。
多铎在泽州安营扎寨,令洪承畴负责后勤,洪承畴在河南为清军鞍前马后,为清军立下汗马功劳,还给多铎送来一万多绿营兵。
洪承畴所作所为在明人看来,就是一个数典忘祖之辈,可在满人眼中,洪承畴就是大清巴图鲁,多铎又令鳌拜为先锋,进去平阳府和明军交战,看看崇祯朝廷军队战斗力强不强?
鳌拜领五千八旗兵,一万绿营兵从泽州进去平阳府,朱由检以张罗府为前锋,将清军先头部队赶出去。
张罗辅很怀念和聆敬阳一起并肩战斗的日子,那时候有各路部队配合。
不像现在,他一人率领部队和清军作战,两翼没有左右部队掩护,也没有中央军团在前面顶着。
他率军来到李家庄,在这里作为战场,和清军来上一场对决。
鳌拜可没有他这么刻板,他压根就没有和明军硬碰硬,而是选择正面佯攻,其他部队去平阳府各地烧杀掠夺,瓦解崇祯朝廷生存土壤。
这一招非常狠毒,张罗辅驻守李家庄,只有有明军驻扎没有被抢夺,附近其他各地村落都被清军烧杀。
张罗辅不敢分兵去救援,有部将不听从指挥,率领本部兵马去附近王屯追击清军,却被埋伏在村庄的清军全歼。
清军在平阳府如入无人之境,张罗辅心里滴血啊啊他突然想起和聆敬阳一起作战,聆敬阳在开战前,都会让地方官员疏散百姓,压根儿不会出现军队躲在城里,城外百姓被杀的血流成河都不敢去救援,
鳌拜继续烧杀掠夺,平阳府各地百姓吓得纷纷去翼城,朱由检再翼城看见百姓被清军杀得如此可怜,竟然下令张罗辅发起进攻,速速将平阳府清军消灭。
朱由检性子急缺点有一次占据上风,他一日给张罗辅送去二十道圣令,强行要求
张罗辅和清军进行决战,
张罗辅欲哭无泪,他部队人数上不输于清军,可战斗力就是战五渣,完全不能和清军抗衡。
看着陛下送来的圣令,张罗辅含泪下令部队出去和清军野战,军令下达后,遭到众多将领反对,有将领扬言,敢出去野战,就带着部队投奔大顺军。
张罗辅没有能力约束这群部下,他只能和诸将说道:“诸位,这是陛下圣旨,往前还有条活路,要是不战而走,回去也要被砍头。”
一个义军将领跳出来,和张罗辅吼道:“他敢,老子有兵有粮,想让老子和弟兄们送死,他还嫩着呢。”
很多都想到孙传庭,活生生被陛下坑死,张罗辅仰天怒吼。“
你们不上,老子上。”
他走出中军大营,召集本部兵马,不一会儿本部六千兵马集结完毕,他带着本部兵马出村庄和清军野战。
鳌拜得到明军竟然出村庄野战,看来这些天烧杀掠夺惹怒明人皇帝,那个幼稚皇帝果然忍不住,令李家庄明军野战。
他和部将笑话朱由检,就是一个不成熟的孩子,明军龟缩在李家庄,他还真的不好进攻李家庄。
这一次明军出来野战,可是一个歼敌良机,他立马调动附近马步弓铳兵六千多人,在李家庄外等待明军的到来。
不一会儿,明军扛着武器来到战场,张罗辅看见清军也在列阵以待,突然他看到清军阵地上冒出一团团烟雾和火光。
下一秒清军炮弹倾泻在明军阵中,炸的明军将士血肉模糊,张罗辅咬咬牙,下令全军发起进攻,数千明军将士顶着清军炮火强行进攻。
清军火器部队非常强大,鳌拜令鸟铳手上前,等明军冲过来以后,立即开火。
一顿开火后,打死打伤数百明军后,清军鸟铳手拔出冷兵器杀向明军,埋伏在战场两侧的清军骑兵悄然杀出,从两侧分割包围明军,明军被清军夹击死伤惨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