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就是不知道应天府那群人,会有什么感想和动作?”
李自成指的是京城被大顺军攻破后,明朝残余势力在应天府成立的小朝廷,他们推崇福王朱由崧为新皇,如果这个朱由检是真的,那么朱由崧就没有合法性,必须要退位,那么推他上位的那群人,会不会不承认朱由检呢?
这倒是宋献策没有想到的,不过李自成认为江南那群人,不顾京城被攻破,清军入关占领江北大量城市,还在为了立谁为皇帝,争来争去,成不了大事。
他和宋献策说道:“那群人就是一群烂泥,没兵没钱,左良玉,江北四镇等军阀也就是一群残兵败将,他们没有实力,也没有那个眼光过江争夺天下。”
但是李自成却担心这些人,在日后会做出什么幺蛾子的荒唐事情,毕竟是一群没有节操的人,不等他开口,宋献策和他请示,应该怎么和太原府这个崇祯皇帝交往,是与他们一起抵御清军,将清军逐出去,在争夺天下?
此言遭到大顺军另外一位高层将领刘宗敏的强烈反对,他认为此崇祯是姜瓖和聆敬阳从哪个山沟沟找来的假天子,要及时发兵将其灭掉,把山西中南部重新夺回来,这也对得起大顺军这么多年,战死将士的在天之灵。
李自成摇摇头,和他说道:“不管是真的,还是假,都要把他当成真的,我们现在慌慌忙忙把他灭了,那些已倒向我们的残明势力,会死心塌地跟着清军混,而那些想反清的势力,也会随波逐流,追随清军继续战斗。”
说到这里,宋献策也和刘宗敏说道:“刘将军,我们要是再一次灭掉这个不知是真还是假的明皇帝,江南小朝廷也会将我军视为死敌,还会和清军一起进攻我军,那时我军可是夹缝中求生存啊,所以不能灭掉这个崇祯皇帝,相反还要维持好的关系,拉拢更多势力来山西,帮助我们抵御清军在各地的攻势。”
刘宗敏说不过宋献策,见李自成也不想消灭太原府这支明军,有些心灰意冷,就说自己伤口还未愈合,向两位告退回房间睡觉。
等他走后,李自成和宋献策道:“下旨,各地兵马不得攻伐太原府明皇帝,也莫要让清军把太原府一锅端了。”
宋献策心领神会,连夜起草圣旨,从西安城启程的快马,向各地大顺军将领传达,就连在湖广地区作战的大顺军部队也接到圣旨。
和多尔衮,李自成不同,应天府的明朝小朝廷,在某一天清晨,收到从江北细作传来绝密情报,说是已死去的崇祯皇帝又活过来了。
山西大同总府姜瓖,大顺军左威武将军聆敬阳护送下,在太原府重新复位。
得到消息的马士英等人大惊,连忙去皇宫请求拜见弘光帝。
弘光帝朱由崧得到朱由检还活着的消息后,也是嘴巴长得大大,他是朱由检和皇子以外,血脉最亲近的宗室藩王,朱由检还活着,他这个皇帝不就是笑话吗?
他有些茫然看着马士英,马士英也是一脸蒙蔽,他和朱由崧说道:“陛下,还不知道这消息是真还是假,这就姜瓖,也是反复小人,他拥护的那位陛下,或许是哪个侥幸没有死在清军和顺贼之手的宗室,还请陛下振作,率领我江南百万甲士,北伐中原,光复故土。”
“恩恩,爱卿所言极是。”
朱由崧说到一半,突然又想起其他事情,和马士英说道:“爱卿啊,给江北四镇的军饷可曾足额啊,他们可是守护我们的防线啊。”
说起江北四镇,马士英一阵恍惚,这江北四镇,以黄得功,高杰,刘泽清,刘良佐四人为首,分别驻守在淮安、扬州、真州、寿州等地,也是弘光朝廷抵御大顺军和清军的军事堡垒,
马士英顿时哭丧着脸,和朱由崧诉苦:“陛下,我朝岁入入不敷出,已经是穷尽所有银子给江北四镇,还请陛下带头捐钱,以作军饷。”
听说
要捐钱,朱由崧也是肉痛,很快就换个话题,还是崇祯皇帝,他让马士英派遣朝中得力大臣,潜入到山西,去看看太原府的陛下是不是真的?
“陛下,要是那个是真的呢?”
朱由崧脸色一变,良久,才徐徐说道:“尔想认他为真,还是假啊?”
房间里只有他和马士英二人,马士英咬咬牙,和他说道:“陛下,太原府是伪皇,吾大明真天子是老臣眼前的陛下。”
“嗯,姑且他是真的,他也被李自成打的逃之夭夭,等我们在江南站稳脚,这时候他冒出来,不是捡现成吗?”
君臣两人决定不承认太原府的崇祯皇帝,还秘令江南明军继续和清军结盟,攻打大顺军和江北伪皇帝,但是这个密令只限于少数高级文武大臣,其他军民还蒙在鼓里。
他这么做,是因为他是江北四镇,还有应天府文武官员拥护上位,
如朱由检真重新复位,支持朱由崧的文武大臣的龙之功将会化为灰烬,权力也会回到顺天府文武大臣手中,这是他们绝对不能容忍的事情,应天府朝廷主要官员思想高度一致,极力支持朱由崧,继续坐在皇帝的位置上,而不是被那个刚愎自用的朱由检抢回来。
第二天,马士英令麾下精兵强将潜入到山西,与此同时,在扬州督军的史可法,也挑选得力人手去山西,去看一看那个陛下是不是真的。
而江北四镇表现各异,黄得功忠于大明,而不是忠于朱由检或是朱由崧,谁做皇帝都一样,高杰则不同,他曾经是李自成最好的部将,后来和李自成老婆通奸,给李自成带绿帽,怕被李自成杀掉,竟带着部队投降明军,成为明军马前卒。
他也支持弘光朝廷联合清军平定大顺军的策略,猛地听到崇祯皇帝从太原府冒出来,还下令全国兵马和大顺军联手,驱逐建奴,这绝对不能接受,他可以北伐和清军血战,收复失地,但绝对不能和大顺军联手,那样他会死的很惨。
至于刘泽清和刘良佐,两人早就是心怀异志,只晓得向朝廷要钱,至于军队建设和江北防守,统统放到一边去,对于崇祯是否还活着,也不是很关心。
但是弘光朝廷君臣的态度,却影响到在湖广境内的左良玉及其大军。
虽然左良玉隶属于弘光朝听军队序列,可他的主力部队在数次大战中被大顺军歼灭,后来又重新组建部队驻守武昌,虽然地盘大,兵马多,但是大部分将士是新兵,老兵就没剩下几个。
他听闻崇祯皇帝还活着,部将纷纷惊讶,他却嗤之以鼻,在崇祯十五年,第三次洛阳之战期间爆发的朱仙镇会战中,以他为首的明军被大顺军彻底击败。
那一次战役,他几乎损失所有的主力部队,仓皇撤退到湖广,再往后就有听调不听宣的迹象,也不愿意继续被京城那个皇帝呼来呼去。
直到京城被大顺军攻破,他都没有提兵北上,打通北直隶通道,将陛下从京城接到湖广来,可他和弘光朝廷又有矛盾,弘光朝廷支持谁,他就反对谁,在应天府他有很多盟友,很多人私下告诉他,朝廷之上并不想承认太原府按个崇祯皇帝是真天子。
得到这个确切消息,左良玉立马决定支持太原府崇祯皇帝,也让得力干将去往山西,觐见崇祯皇帝。
至于在浙江的福王,福建郑芝龙,湖广西部的何腾蛟,还有两广地区明军,也都纷纷挑选精兵潜入山西,更有热血男儿,也不管太原府崇祯皇帝是不是真的,拉起队伍就往太原府奔去。
一时间,大江南北,风起云涌,全国各地都有义军向着山西前进,清军在河南,山东等地敌人增多,不仅要和大顺军作战,还要阻挡各地义军往山西前进,清军疲于奔命,逼得多尔衮不得不再一次下令收缩战线,同时把撤回来的兵马全部调往大同府隔壁宣府镇,支持在大同府作战的阿济格部。
阿济格在大同府
作战没有取得全胜,围攻大同城前期战役很顺利,成功消灭大同府附近卫城的大顺军,并且开始炮轰大同城,可大同城城高墙厚,清红夷大炮轰了数十天,都没有完全轰倒一面城墙, 强攻又被守军打退。
不久后,博洛带着残兵败将撤回来,在博洛后面,是白鸣鹤率领的大顺军,一路追杀大同城。
阿济格临危不惧,果断下令蒙八旗,明八旗放弃攻城,由他亲自率领去接应博洛,逼退大顺军援军,将博洛救回来,城内的田见秀和党守素在白鸣鹤援军到来时,也从城内冲出来,却被图赖,耿仲明等人率军击退。
于是两军在大同城下就地厮杀,血战数天后,损失惨重。
两支部队主帅在某一天晚上,几乎同时得到崇祯皇帝太原府重新复位消息,把两军主帅整的不知所措,不知道是继续打下去,还是撤回去。
毕竟他们曾经都是崇祯皇帝的敌人,可此时崇祯皇帝再一次重现人间,他们没有理由继续打下去。
不久后,两人接到各自上级最新命令,暂时停止战斗,静观其变。
于是阿济格率领部队从大同府撤回到宣府镇,在大同府东北部继续施压军事压力,让大顺军不敢在大同府往前一步。
在这个七月中旬,整个中原大地,不,应该是整个华夏大地,都陷入到一片黎明前的寂静之中,各方势力都在摩拳擦掌,暗中积蓄力量。
表面上却都是人畜无害的样子,背后在辖区内拼命搜刮资源,积极备战,等待敌人发起进攻,好在后面坐收渔翁之利。
夏季的雷阵雨将战场血迹冲刷一干二净,更大的暴风雨即将在华夏大地掀起,只有处在暴风眼中心的崇祯朝廷,实力增长最快,实力増长最快是因为他们实力太弱小,只有要有一支军队来投奔,实力也会得到质的提升。
在山西各地绿营兵,有三分之二来到太原府,重新成为姜瓖的部将,而在河南,北直隶等地,也有大量等不愿意为清军效力的绿营兵,还有又不愿意归顺大顺军的义军,也纷纷冲破清军封锁线,来到太原府,成为崇祯朝廷的可用兵马。
朱由检在榆次城吃好喝好,每天不是任命文臣武将,就是和在后宫养伤的王承恩看日出,又看日落,不久后,朱由检在榆次城又多了一个任务,就是每天接见从各地慕名而来的人群。
其实以他天子之躯,完全不可理会这喜人的觐见,可聆敬阳却和他说道:“陛下,你不现身,他们怎么晓得你是真还是假。”
朱由检一想,还真是啊,这些来觐见他的人,不就是各地方势力派人见他的吗?
这时候露出真身,反而是一件好事,他强忍着身体疲劳,每天都笑盈盈接待络绎不绝的人群,有很多从江南来的使者,看到朱由检后,感动的痛苦泪流,有的人是真性情,有的人却是虚情假意,在嚎嚎大哭的时候却在为背后主子出谋划策。
聆敬阳一方面保护朱由检,另一方面他作为五军总督,在榆次城积极招兵买马,等王牧等人领着大同右卫百姓和辎重抵达榆次城后,有银子有粮草,终于可以施展拳脚。
他首先恢复商贸,让四大家族,范宏火在他统治的城池建立商铺,把贸易重新搞起来,又让王牧,米盛光等官吏招揽流民,耕种土地,为秋收做好准备。
其次是榆次城,他要将此城打造成一个军事堡垒,任命金大手为城建使,负责修葺加固榆次城。
另一方面,他又代表崇祯皇帝,将前来投奔的各路兵马编入到军队之中,姜瓖和他有言在先,陛下可以在榆次城,但是前来投奔的军队,必须要有五分之三到太原城报道,成为他姜瓖的部队。
聆敬阳很爽快答应他,毕竟在太原府姜瓖实力最强,不仅如此,姜瓖势力越来越大,他下令姜瑄往南占领沁州,辽州,巩固太原府东部和南部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