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量与工匠相关的朝政文档,随着崇祯的命令被逐步送上。
崇祯从后往前看,看到的都是触目惊心的混乱与应付。
哪怕是专司铸造兵甲的职司,竟然也会大量出现不合格的产品,甚至次次都是检查仓库或者通过将领上报,方才知道,而且知道之后也不会有任何处理。
可以说,匠人这一块,几乎成了法外之地。
但是,这并不是说匠人可以逍遥法外为所欲为,而是匠人直接被当成奴隶榨取,以至于毫无动力毫无希望!
往前翻,情况明显变得更好,但是腐败奴役的情况屡见不鲜。
在元朝时期都会受到优待的工匠,在汉家大明天下,竟然被如此对待。
也就难怪,当下铸造的能力,会变得如此低下。
若是没有这次重农行动,不这般普查一般地调查匠户,这样的情况还会继续存在。
尽管当下那些当官的已经没了,但是官商勾结的豪商乃至于游手好闲的混混,照样在压迫他们。
“朕的皇兄,当年最爱的便是木工活。”
崇祯放下手中的东西,自言自语似的低声说道:
“若是皇兄没有出生在皇家,说不得,也会被这般压榨。”
崇祯与天启,虽然同父异母,但是却从小在一起长大,甚至天启皇帝登基之后,都留着崇祯长到了十六岁才离宫。
“传朕旨意,令锦衣卫彻查压榨匠户之人,确认之后,传名单于朕,朕会将其全部抄家!”
“另,传朕旨意,匠户子弟自此之后前程自由,可以从事任何行业,待朕开科,同样可以参加科考!”
“之前的农具计划,暂且停下,将京城中,手艺最好的十......五十名匠人明日辰时召集到皇城,朕有事相商。”
一连几道命令传出,崇祯重新坐回书桌后,沉思此事。
————————————
尽管农具规整的事情处理得并不顺畅,甚至因此还引发出了不少的旧案,但是农令的事情发展得却相当顺利。
前去确认核查的锦衣卫,明明是带着调查的意思来的,但是在村令等人的陪伴之下,村民们对他们态度却都相当友善。
问任何相关的问题,不用使什么手段甚至都不用拿奖励诱惑,便有人争先抢后地将真实情况一一汇报,实地调查取证也都相当配合,可谓是出乎意料的顺畅。
在这样的帮助之下,数路的锦衣卫在一个个村落中都非常顺遂,若不是每个报名的农民需要调查确认的事情都不少,而且费时费力,只怕工匠这边抄家名单还没送上来,报名农令农民的能力情况就能落诸于纸。
而在这个过程之中,自然也有不少农民的种地能力,达到了让人眼前一亮的程度。
这其中,甚至不少人展现出了自己的能力之后,连同村的乡邻都感到惊诧!
张大群,山前村人,极善于积肥施肥,而且对于肥料的使用与控制都得心应手,亩产比起同村能高出数成;
并有额外加分项:原本耕种同为中田的田地,但随着一代代养田护田,如今田地已经升到了上田。
王老根,王家村人,带领家人精耕细作,历年以来,哪怕灾年收成也几乎都能用当年收成养活全家,这么多年来,家中从未发生饿死人的情况,家中单靠种地,额外购得两亩良田;
并有额外加分项:曾开荒拓地,当年做到收支平衡,虽然因为被夺田而不再继续,但是有充足证据证明此事。
黄有谷,十里铺村......
......
数百个村子里,藏龙卧虎。
正所谓行行出状元,农夫之中,若是不去在意,那看起来便仿佛所有人都是一个模样,都是满腿泥泞面朝黄土背朝天。
但是一旦真正去找,细致调查,就能发现,哪怕是农民这个全天下不知道多少多少人口在从事的行当,也有人能够做得出类拔萃与众不同。
这样的一份报告,哪怕是老农看到,都会感到震惊,哪怕是那些上榜的人看全了也会为之震撼。
而这样的一份结果,还仅仅是这么京城周遭数十万人中的拔尖。
若是在全国数千万人中,遴选出最拔尖的农民,那他们的能力又会强到什么样的程度?
看到这份册子的崇祯,惊叹之余,又不由为止思索。
当然,就当下来讲,最重要的自然还是先选好、用好这群特殊的农民。
原本崇祯以为,会找出的,也就是更加勤勉,更加知道天时知道该如何做好耕耘的事务。
但是,这群人实在出乎他的意料。
“无论是匠作还是农耕,朕都太过小瞧了,看来,哪怕是日常看来习以为常的行当、事务,其中的技巧能力也非常人能以想象啊!”
这两件事情下来,崇祯原本的计划仍然还在进行之中,但是,他却已经在思想上有了收获,同时,对于提高亩产的计划更加有信心了。
既然农耕之中有这么多的学问,乃至于浅浅看来,都感觉不是三言两语能够讲清,甚至看起来需要数年的认真学习才能收获满满。
以前,天下的学问,似乎就只有儒学这一门,值得钻研的,似乎也就是为学之道、为官之道加上半个为医之理。
但是,如今看来,农耕,或者说农学,或许没有那么精深,可以用到人生的各个层面,但是无论是对国家的作用还是深奥的程度,都绝对值得广为学习。
崇祯瞬间甚至有种想要下令,以此名单上的精锐农民为师,令天下的所有农民进行学习。
崇祯打心底里认为,若是他们的学问当真能够通行天下,那哪怕有灾情,天下的粮食也同样能够喂饱天下的百姓。
但是,理智终究还是让他没有这样做。
全国的农夫若是都能学会他们身上的能力,自然天下亩产都能大增,但是,天下的农民中,识字的能有多少?甚至连这些选拔出的精锐农民,大概率都大字不识一个。
“还需,从长计议。”
崇祯摩挲下巴的长须,如儒学一般,自然不行,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