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鸣,你在这玄武阁待着,我试试那机关兽是不是传说中那般厉害!”听完胡长铭的话后,他决定去探探情况。
胡长铭也明白李天一的心思,知道自己打不过,是为了自己安慰着想。故而,他也没矫情,说些什么留下来帮你,我行的一些毫无营养的废话:“好!那你要对付哪一只?”
李天一朝着南方的那栋阁楼努努嘴,道:“先试试会飞的朱雀兽的情况如何。”
然而胡长铭却是愣了愣,问道:“那可是会飞的,你确定?”
李天一道:“不试试怎么知道!”
胡长铭不再问了,看着李天一抽出了蛇骨,直接跃下了玄武阁,然后朝着入口方向的朱雀阁疾驰而去。
墨家地宫很大,从入口到玄武阁的距离就不下百丈,但是地上到上空多高,胡长铭他就看不出了,不过他估计也不下二三十丈,因为当初在通过黑蛇下来时,足足往下旋绕了近半柱香的时间。
以黑蛇的速度还要往下旋绕上半柱香的时间,可想而知,这墨家最后的一层地宫已经在地下百丈以下了,倘若是加上山腹的距离,起码有一百五十多丈了。但是实际上多高,就难以测量了。
在一百五十多丈的地下,起这规模宏大,气势辉煌,令人瞠目结舌的机关群,难度可想而知。同时,也说明了墨家的强大之处。
在胡长铭的念头几转间,李天一已经站在了朱雀阁的门口处。李天一看了看坐在玄武阁顶的胡长铭一眼,然后推开门,走了进去。
门吱呀一声被推开了,阁楼里很是昏暗,见不到一丝亮光。但这情况对李天一来说并不是问题。他左右看了看,发现里面的装饰摆放与现如今世俗外面的情况一样,桌椅帘画,唯一不同的是,这里的桌椅家具都显得很是老款,与现在的家具样式不同,显然这地宫建成的时日很久了。
地宫处于地下,加上这里封闭,因此,即便是老旧样式的家具都显得很是干净光亮。发现一层没有可疑的地方后,他往里面的阁楼楼梯走去。
李天一将左手搭放在阁梯扶手,一脚轻踏了上去,双眼也朝着阁梯的上面望去。对于未知的地方,他显得很是小心。
九道阶梯的阁梯不长,右手紧握着骨剑,几个呼吸后,他已经上了第二层。一眼望去,却发现这第二层与第一层完全不一样。没有桌椅,没有床笫纱幔,也没有挂在墙上的书画,没有蹲放在角落处的铜鐏器。
有的,只有排放竖在中间的五个三层的书架,四周的墙壁上则是一个个四四方方,大小不一,向内凹进去的格子,格子里存放着数量不一的书籍,或形状各异的铜器、玉器、武器等等。
“这里是藏宝室还是书阁?”看着这些情况,李天一惊讶。
他没有放松警惕,朝着书架上走了过去。他从头到尾看了一遍书架上的书签之后,有些恍然和震撼。因为他看到上面的书签上写的是不同朝代的名字。
周、春秋战国、秦、两汉、三国......两宋。足足十六个时期的朝代更迭,这里居然全部够有,而且文字的字体还不一样。这一情形让李天一震撼得不能再震撼了。
“如果这里面得书都是按照书签上的记载,那么这墨家的势力就太恐怖了!”李天一循看这书架上的书签,依旧呢喃道:这墨家究竟是什么来头,居然能存在这么久,从商朝时期到两宋时期,两千多年,墨家人居然延续了两千多年。但是为何在南宋时期就不再记录了。这后四百年的时间,墨家的人又到哪里去了?”
李天一没有去翻动这些书籍,而是从阁梯这一面的墙壁巡看起来。他想看看这格子里都放着什么东西。
这些墙壁的格子也被分了类别,在阁梯右边这一面墙就是关于书籍的记录。墙壁上的格子分别是纵竖有三格,横有十格,一共有三十个格子。奇异的是,这最开始的前六个格子,只放着一本书和一些竹简。
“上古第一奇书——《山海经》!”李天一收回骨剑,看着格子下方的记录,口中轻喃道。而后看向格子时,里面有四卷大大的竹简,竹简的上面则放着一本书籍。
他将书籍放在一边,然后取出最上面的一卷竹简,打开之后,发现是一种古文字,虽然有些难以看懂,但他也看出了一些——《大荒经》。
“看来这四卷竹简就是《山海经》的内容了,而那本书,在纸张被发明出后,应该是墨家的人将《山海经》的内容重新抄写到了书籍中了。”李天一说着,重新拿起一旁的《山海经》书籍。
据李天一所知,《山海经》共分两部共四卷,分别是《山经》和《海经》。《山经》也被称为《五藏山经》,《海经》则分为《海外经》、《海内经》和《大荒经》。
但是他以前所看到的《山海经》已经是残缺不全的了。而传说有言,残缺的内容,正是《山海经》最为重要,蕴含着《山海经》中那些所有之物和地形突然消失的秘密。
“难道这里面珍藏的书籍都是原本么?如果真是如此,那么自古以来那些残本就是那些看过之人口述而出,但是却不全。而真正的原本早已经被墨家之人所收藏在此了么?”李天一猜疑着。
他打开了《山海经》这本书籍,快速的浏览了一遍。然而到最后,让他惊疑的事情出现了——最后没有了记载,只有一句话:
不可现,现之必乱!
“什么意思?”李天一很是不解。墨家的人在《山海经》的最后居然写下了这句话?忽然间他隐隐有些不好的感觉,但是也说不上来。
最后,李天一没有过多研究,将书重新放了回去,然后从下一格子里拿起另外一本书。
“道家修行至宝——《道德真经》?”有些惊疑不定的念道。《道德经》是道家的最高典籍没错,难道里面还有什么不同之处?
他翻开了《道德真经》的第一页,看了第一页墨家的注解时,他愣在了原地。
“《道德真经》,李耳自创修行之道法,真经之中,道法万千,其修行二十五载,得以化境,之后宛如厚积薄发,悟得天地之大道,直指臻境之极,成就合道之境,位列三大圣人之一。”(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