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栩其实也更倾向于使用明作为国号。
一者,不论是含义也好,还是读音也罢,明字都确实不错。
二者,是出于穆栩对朱元章的敬佩。在他的心里,这个布衣天子的文治武功,可以排在历史前三,是他学习的榜样。
因此,在见到大家都赞成后,他站出来力排众议道,“既然大家都没有异议,那就这么定了,今后便以明为国号。”
眼看老大做出了决断,其余人等自是无话可说,只有许贯忠出班道:“王爷,可要命人准备登基事宜?”
穆栩思量半晌,摇着头回绝道:“时机尚未成熟,只改王号即可,至于登基之事,等到定鼎天下再说不迟。”
等许贯忠躬身领命退下,穆栩正要宣布酒宴结束,却见乐和在几人的推搡下出列,不禁奇道:“可还有事要禀报?”
乐和苦着脸,咬牙询问道:“不知王爷可否示下,要立哪位夫人作为正妃?”
此言一出,现场众人皆是一静,随即就目露精光,望向上首的穆栩。
而穆栩则好似不解其意一般,神情平静的反问道:“王妃之位早定,又何需再言?”
“这……”乐和面上出现片刻迟疑,一时不知该不该继续进言,倒是一旁的闻焕章见状,站出来拱手道:“王爷莫非忘了唐太宗旧事乎?”
穆栩当然清楚他们的意思,无非是以李世民不立李恪为太子一事,来含沙射影提醒他,不要忘记赵福金身份。
关于这个问题,穆栩早先在娶赵福金进门时,就曾经想过,但他在深思熟虑后,却觉得不用如此小题大做。
先不说自己眼下还年轻,根本就不用这么着急定下继承人,即便退一步来说,他日后真的立了赵福金之子,难道那就不是他穆栩的儿子了吗?
同时他心里也清楚,手下这班文武大臣在想什么。
无非还是那些老生常谈,说什么会担心赵福金之子会复辟大宋云云。
当然,这只是冠冕堂皇的说法,是用来湖弄人的,真实原因则是,一旦穆栩立了赵福金之子为嗣,手下这些旧臣就会担忧,此子日后偏向投降的宋臣,影响他们将来在朝中的地位。
就拿唐太宗不立李恪为太子一事举例,后人总是穿凿附会,拿李恪是隋炀帝外孙的身份来做文章,可实际上只要稍动下脑子就明白,这根本就是表面原因。
道理很简单,李恪又不是傻子,为什么要去做此等吃力不讨好之事?
皇帝是天下至尊没错,但那并不代表着就能为所欲为,什么事都可一言而决。
尤其是唐初关陇门阀势力极盛之时,李恪别说复辟隋朝了,他但凡胆敢替杨广翻桉,那他的皇位就坐不稳。
所以,这个说法根本就站不住脚。在穆栩看来,李世民之所以不选李恪的真实原因,恐怕更多是由于李恪并非嫡子,以及受到了来自关陇贵族的压力。
先说李恪不是嫡子的影响,要知道李世民本人就是靠玄武门之变上的位。
如此一来,他登基后最害怕的事莫过于,他的儿子们有样学样,也来个骨肉相残。
试问在这种前提下,还有什么比立嫡子为储君,更能打消别的儿子的非分之想呢?
再说关陇贵族,但凡读过史书的人就应该清楚,这帮人从南北朝开始延绵到唐朝中期,一直是当时最强大的政治势力。
某种程度上而言,隋唐两朝就是关陇贵族建立的,隋文帝杨坚和唐高祖李渊说白了,只是这些人推举出来的领头羊,隋炀帝杨广更是因为想打压他们,而国破身死,落下了千古骂名。
正是出于杨广这个前科之鉴,关陇贵族自然不想,也不愿意李世民的继承人是杨广的外孙李恪。
除此之外,长孙无忌在其中的作用也很关键。
长孙无忌那是什么人?那可是李世民的大舅哥,又是其钦点的贞观第一功臣,更是关陇贵族的头面人物,以及李治的亲舅舅。
这么多身份叠加在一起,天然就注定了长孙无忌和李恪是冤家对头。后来的事也证明了这一点,李治才刚登基不久,长孙无忌便迫不及待的罗织罪名,借高阳公主之事将李恪给冤杀了。
以上这些事情,穆栩是知道的一清二楚,所以想用唐太宗旧事来说服他改变主意,那是没有任何可能。
不过考虑到南征在即,更是为了防止节外生枝,穆栩只是明确了一下赵福金的正妻身份,对立嗣一事却只字不提,众臣见他这个态度,也只能偃旗息鼓,纷纷告退而去。
接下来一段时日,整个幽云地界,表面上看似风平浪静,但暗地里却暗流涌动,大有一种风雨欲来之势,引的各方势力纷纷猜测,穆栩其后会有何大动作。
终于时间来到大宋靖康二年正月十五,也就是元宵佳节之日,赵野先是亲率群臣,于燕京郊外设置坛祭祀天地,更改王号为明,接着便当众命人宣读了南征檄文。
“臣穆栩敬告皇天后土,昔大唐覆灭,以至天下分崩,群雄逐鹿,板荡百余载,及至周世宗继位,扫荡不臣,华夏方得稍安。
然世宗天不假年,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后有赵大陈桥兵变,篡夺大位。
有宋以来,赵氏得国既不正,治国更无能,对外丧师辱国,对内残害黎民,臣深以为耻也。
今正值蛮夷乱我华夏,栩奉天应命,麾下文武兼备,治下百姓清明……”
檄文一经发出,立时引的天下哗然,大宋朝廷朝廷更是连连发出诏书,痛斥穆栩为乱臣贼子,又急调各地兵马往开封与河北布防。
可此时哪里还来得及,在檄文发出的同一时间,穆栩就一声令下,东西二路大军分别从幽州和云州二地,势如破竹的直扑大宋境内。
在如龙似虎的明军兵锋下,大宋地方守军节节败退,不过半个月功夫,便先后丢失了雁门关、瓦桥关等关隘要地,一时间河北河东的告急文书,宛如雪花一般向着开封传去。
面对接连不断的战败噩耗,以赵桓为首的大宋君臣顿时慌了手脚。有人提议号召天下兵马勤王,有人建议不如割地求和。更有甚者,还有无耻之徒上书,劝赵桓向金国和西夏求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