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校的话音方落,朱由检就脸色惨白的倒退了几步。
大明朝的命脉,被把握在了一群商人手中?
这句话,从何说起?
虽然说自从宋朝以来,商贾之道就已经逐渐开始走上了台面,可是归根结底,士农工商的本位思想,在大明朝还是极为主流的。
谁也不会去相信,商人,可以手握这么大一个皇朝的命脉。
可是偏生,朱由检今天被朱由校灌输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本就已经对他的世界观,产生了极大的冲击。
在这样的情况下,朱由校不论说什么,朱由检下意识的,都会去仔细琢磨,套上他今天刚汲取到的知识,去进行分析推敲。
这一推敲,就出问题了,朱由检直接将朱由校所说的商人阶层,带入到了东林党背后的金主们头上!
东林党之所以能够在朝堂,在地方上呼风唤雨,除了他们本身的党争本事之外,永远也绕不开他们背后的人。
由东南沿海的豪商巨贾,还有东南的大地主阶层组成的后援团,才是东林党在晚明朝野上下能够屹立不倒的主要原因!
要钱有钱,要人有人,要粮,也有粮!
源源不断的供应链,加上官商勾结,在地方上呼风唤雨,指黑为白,动辄这个清官,那个圣贤。
通过利益,通过能够为百姓填饱肚子提供生计的诱惑,来让百姓们为东林党人造势,摇唇鼓舌唱赞歌。
朝廷虽然科举取士,但是一个人的名声足够大的时候,自然就会落入高层们的视线之中,这个人如果考了个不错的成绩,那么印象分,就会得到相对的提升!
朱由检怕了。
由不得他不怕。
因为在此时的朱由检眼中,朱由校的话,无疑就是直接报了东林党人的身份证!
虽然朱由校没有直接指名道姓,大明的经济命脉掌控在东林党人手中,但是实际上,朱由校就是这个意思!
看到朱由检的举动,天启帝笑了笑,按住了朱由检的肩头,制止了他继续后退的脚步,朗声道:“由检,有些事情,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即可,不用说出来,引起朝廷内外恐慌。”
“自万历朝开始,大明朝野党争不断,最终东林脱颖而出,将齐楚浙党全部打成了邪党。然而东林固然庞大,根深蒂固,可是在此时魏伴伴的屠刀下,东林党人蛰伏了起来,因为他们知道,他们冒头,就会被针对。”
“比起冒着被砍的风险,他们更愿意通过利诱来腐蚀朝野,让朝野之中,遍布他们的声音。”
“这也是为什么即便是现在东林党人渐渐淡出我们的视野,可是朝堂之中,百姓之间,依旧有着无数人在攻惮魏伴伴为首的阉党的主因。”
“因为他们有着足够的能量,让民众为他们摇唇鼓舌。”
“这样一来,全天下人,就都会念着他们的好,毕竟没见过,三人即可成虎,更何况三千人,三万人都在传唱他们的事迹?”
“这其中的影响力,想必由检你不用我说,也能够明白。”
“所以朝野中,朕依旧容忍,任命了不少的东林士子为官,更是拜东林党中有着极为不俗地位的孙阁老为帅,督军辽东。”
“这一切,都是哥哥身为这当今天子的制衡之道。”
“天下皆言东林党人是名士,是贤良,朕用一批,杀一批,做一个态度。”
“让天下人都知道,现在的天子顶多算是个昏君,但是也不是无道昏君,这样,哥的棋才能继续下下去。”
“以后由检你为政一方的时候,也要谨记这一点,朝堂之中,一定要保持住平衡。”
“即便是权利都牢牢的握在你一个人手中,你也要记住,朝堂中,必须要保持住文武的平衡。”
“文以儒乱法,侠以武犯禁。说的可不仅仅只有江湖,朝堂,也同样如此!”
“你想想历朝历代,文武之间的平衡一旦失调,后果都是什么样?”
“汉以强亡,即便是到了东汉末年,三国纷争的时代,也同样可以按着周边异族的死穴打!”
“可当三国归晋统一之后,因为皇帝无能,异族纷纷入寇,将神州拉入了陆沉的境地。”
“赵宋重文轻武,即便是韩世忠,岳飞这样的名将,见到一些品秩比他们低的文官,也要低头行礼,最终落得个国破家亡,帝王以身殉国的下场。”
“然而,赵宋最终还是有骨气的,十余万人同赴海,君臣把手全死节。”
“可是我大明的文人,到底是什么样子,难道由检你还不明白么?”
“想想辽东的袁应泰吧!要不是他妇人之仁,使得辽东丧了十余万精锐,大明如今,又岂会如此岌岌可危?!”
朱由校所说的一字一句,都深深的刺进了朱由检的心中,年少的朱由检,还从未想过,自己曾经憧憬信任过的东林党人们,居然能够干出来一战丧尽边关精锐的事情来。
毕竟,从很早以前起,朱由检眼中的东林们,就是无所不能的。
而自己皇兄今日所说的这些,也都彻底让朱由检认清了自己的皇兄,从未懈怠的这个事实。
自己皇兄今日之所以跟自己说这么多,无非就是看在自己是他曾经最疼爱的弟弟这一点上,这却又偏偏戳中了朱由检他最渴望的一点上。
生母早死,自幼朱由检就被托付给了李选侍抚养,而李选侍本就连朱由校这个皇长孙都不太待见,更别提朱由检了。
于是朱由检幼年的全部亲情,几乎都来自于和他一起长大的朱由校,以及他们的皇爷爷万历帝。
本来在自己那些先生们的教导下,以为自己的皇兄变了,忘了初心,暗中下定决心要打醒自己皇兄的朱由检,却又惊讶的发现,自己的皇兄没变,只是变得更加成熟了!
在这多重喜怒之下,朱由检觉得,自己还是乖乖的学就好了,自己的大哥,向来就比自己有主见,听他的,准没错!
看着朱由校的脸,朱由检点头说道:“皇兄,臣弟,定将皇兄所言,谨记于心。”
谨记于心?
这可不够!
听到朱由检的回答,朱由校拍了拍朱由检的肩膀,朗声道:“由检,皇兄这一去,京师就交给你了,好好的给朕,给哥哥,看好咱们的家!”
“有什么不懂的,可以问魏伴伴,你也可以问东林,但是不能偏听偏信,要有自己的思维能力。”
“哥哥交代给你的事,你记住了,哥哥,等着咱的弟弟,长大啊!”
朱由检热泪盈眶,双臂一摆,五体投地道:“臣弟,遵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