络家的一群长老,算是看出来了,大长老这是要撂挑子。
他这么一走,很可能就代表着络家要分裂了。
不过,在沉默过后,还是有几名长老起身,打算跟着大长老而去。
二长老眯眼:"二弟,你这是要分裂络家吗?"
"分裂?"
大长老冷冷道:"我可不敢当,我只是为络家留下点**,省的随你们一起覆灭。"
说罢,他迈步就往外走。
大长老无论怎么说,也是络家第一高手。
而且,多年积累的极大威望。
此时离开,虽然二长老恨得牙根痒痒,但却也不敢号召众人攻击。
三长老犹豫了一下,还是没有动。
等大长老走后,二长老一甩袖袍道:"大家不必理他,虽说这个老糊涂有点无能,但他不会出卖家族的。"
说着,他对络卫沉道:"卫沉,接下来按照你的计划,联络其他势力,然后咱们择日出兵,直取西南。"
"谨遵大长老之命。"络卫沉带着微笑,躬身道。
就这样,络家进行了一次权力更替,并且定下了南攻的策略。
表面看来,大长老为人冲动,只是被气了几句,就放弃了家族权力。
其实,大长老会选择离开络家,是他明白了一件事情。
那就是,再留下来跟着二长老一群人混。
真就会导致络家灭门!
他那句"为络家留下点**",可不是气话。
在刚才一瞬间,他想到了一件事情。
那就是,大家忽略了兽潮的问题。
为什么姜轩提十万大军,出西南救灾。
可西南境内,却没有听闻有兽潮**呢?
当初,兽潮**的时候,姜冠仁就提过,非举国之兵,不能平也!
姜冠仁是什么人?
那可是大盛皇朝中,所有人公认的谋者。
就看他一人,就能支撑整个姜家,成为四大门阀之一,可见其厉害程度。
这样的人,会无的放矢吗?
答案是自然不会了!
这件事件,络卫文曾经也在长老会上提过。
然而,如今这需要全国之兵,才能灭掉的凶兽潮呢?
西南军是新兵不假。
但西南军真的是外强中干吗?
姜轩真的怕了王家吗?
顺着兽潮的事情想下去。
大长老发现了一件,令他毛骨悚然之事。
那就是,这一切都是姜轩在做局。
这个局很可能,就是勾引众多势力上钩。
然后,姜轩再一网打尽。
西南军很可能已经强大到,可以扫平西南所有凶兽了。
这从现在西南军,出来后一直没有回撤西南,就可见一斑。
可各方势力,都选择性的遗忘了此事。
又或者,大家都抱着侥幸心理,不去想此事。
因为,如果姜轩真的能独自扫平,祸及天下的兽潮。
那么,他灭掉所有势力,也不再话下。
至少,现在没有一股势力,能单独面对兽潮袭击。
如果不抱着如此侥幸心理,大家就都没有活路了。
甚至,联合在一起,对付姜轩都不可能。
两月不到时间,阻击完凶兽潮,还能发展十万大军。
这本就不是人能干的事!
不过,到了现在,大长老放下了那份权力,以及家族的荣光。
他瞬间发现了,整件事中存在的种种疑惑。
所以,大长老断定,这天下将来定然会落入姜轩手中。
按照姜轩对世家的态度,将来绝不会有什么门阀世家。
想要保住络家,只能去求对方。
这些事情,他才明白过来,已经算有些晚了。
不过,大长老还有一个依靠,那就是络夫人。
相信,以络夫人的才智,早已发现了其中的不妥处。
因此,络卫文派人去接她的时候,会被赶回来。
也因此,络卫文尝试让络凝嫁给二皇子时,才会被络夫人果断拒绝。
原因就是,她知道,无论跟着络家,还是二皇子,都没有活路。
如此说来,络夫人一直待在子丘城,定然也明白姜轩的想法。
想要姜轩放过络家,就得先去问络夫人的意见。
然后,再诚心的去求姜轩合作。
只有这样,才可能保住络家。
越是想,大长老思路越是清明。
随即,他不敢犹豫,带着几个亲信长老,以及自己的家人,马上出发。
他们一路轻装而行,目标正是子丘城。
...
与络夫人肯定是不止一个。
这其中,必然就包括姜冠仁。
此时,他拿着夏家发来的榜文,面带微笑的看起上面内容。
只见,上面写道...
"古人有言:'天地君亲师,以定尊卑。家国天下,以定秩序。';"
"今有无君、无亲、无师者,狂言国不以家定,天下不需国来治,当真大逆不道,十恶不赦!"
"此贼姓姜名轩,原籍翡都,属姜氏一门之弃儿,现化名***。"
"姜氏弃之,原因有三,一来叛逆不孝,二来不尊长命,三来私定婚姻。"
"姜轩之恶,更有不尊皇命,不尊圣道,不尊礼法,不尊..."
在这份榜文中,姜家简直被说成了十恶不赦之徒。
单单从文学水平来说,夏家的榜文还算可以。
但是从骂人的功力来讲,他们就差了很多。
看了片刻,姜冠仁对着外面道了一声:"来人!"
立时,有人推门而入,躬身问道:"相爷,有什么吩咐?"
没错!
现在姜冠仁在江南朝廷,职位就是丞相。
其实,这个职位,早在前朝就被皇帝取缔了。
而后,前朝利用内阁七阁老,共同议政的制度,代替了丞相的权限。
这个制度,一直沿用到了大盛皇朝。
但在江南大盛皇朝建立后,四皇子为了感激姜冠仁,就恢复了这个职务。
让姜冠仁来担任丞相之职。
其实,这是四皇子明白,自己所有的一切,都是姜冠仁赋予的。
如果不安抚好他,姜冠仁随时可以撤换掉他,自己去做皇帝。
所以,明知道丞相的职权过大,对朝廷发展不利,四皇子也不得不重启此职。
此时,姜冠仁对着门口的下人,吩咐道:"去,将榜文送给陛下,对陛下说,他如何做随意,我没有任何意见。"
"另外,通知兵部,本相将召开会议,咱们朝廷准备出兵,讨伐青天教!"
下人听得一愣,忍不住问道:"相爷,你的意思是,最近就要讨伐青天教吗?"
姜冠仁笑着点头:"不错,本相将亲自领兵出征,而且三天之内就会出发,你告诉姜寻,让他也准备一下。"
下人听得是一脑门问号。
三天之内,就要出征讨伐青天教。
要知道,最近可是冬季啊!
储备的粮食,乃是用来过冬的。
如此兴师动众,在冬季发动进攻,有些负担太重了!
最关键的是,新朝建立不久,根本没有那么多兵马。
毕竟,姜家就算是江南坐地户,但却并非军武世家。
刚刚组建了朝廷,已经耗费了极大的财力。
岂会有多余的钱粮来招募兵马呢?
现在的江南皇朝,无非只有区区三万守卫军罢了。
这点人马,也敢去挑衅号称百万军马的青天教?
相爷莫不是疯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