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诩一句‘如果他死了,他的家人在乱世也活不下去’,充分体现了他‘独善其身’的处事理念。
孙贲虽然不是很认同这种理念,但也没有站在道德高点抨击他的想法。
孙贲现在担心的是另外一个问题:“贾文和,如果你在本大都督麾下,明明腹有良谋,却不肯出一计一策,那又如何?”
有徐庶怀才入曹营,却不肯为曹操出谋划策的先例在,孙贲不得不重视。
贾诩似乎看破了孙贲的想法,自嘲一笑道:“大都督多虑了,我贾诩不过是一个凡夫俗子,该出力的时候,自会出力。”
“但如果事事都要在掌控之中,事事都要出谋献计,那却是超出了我的能力范围。”
“毕竟,如果我凡事都能掌控,就不会落入大都督手里。”
贾诩这么说,乍听之下似乎很有道理,可是以他的才能和历史上的表现来看,却是敷衍的味道有点浓。
孙贲很清楚这一点,于是朗声大笑起来。
贾诩不明所以,便是问道:“大都督为何发笑?”
孙贲将脸上的笑容收起,冷声回道:“本大都督笑你居然自称是凡夫俗子!”
“丑话先说在前头吧,你藏拙的本事在其他人手下可以用,但在本大都督这里,却是得收起来!”
“在本大都督眼里,你贾文和的才智,天下能胜过你的,绝不超出五人!”
贾诩身体猛地一颤,孙贲这天下不出五人的评价,着实让他震惊了。
两人目光交接,好似在半空中擦出了无数火花。
不知过了多久,贾诩开口了:“大都督这评价,实在让我汗颜!”
孙贲摇摇头,追问道:“你这是准备继续藏拙了?”
贾诩再次沉默,他实在想不明白,孙贲为什么这么看重他。
以他的眼力看,孙贲对他天下不出五人的评价,并非是夸大或者卖好,而是真真切切地认可。
这就让他为难了,藏拙是他的处世之道,可显然,孙贲不允许他这么做。
不管怎么样,关乎一生的大事,贾诩还想做出最后一次争取。
只听贾诩语带坦诚地说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大都督为何苦苦逼人?”
“要知道,在这乱世中,才智超凡者,往往没有好下场。”
“张良、韩信为高祖皇帝掏心竭力,赴汤蹈火,用尽才学,可最终的结果,却是以悲剧收场……”
贾诩后面的话没有说完,但即便他不说,孙贲也知道,贾诩担心自己尽展所能后,也得到韩信、张良那样的结局。
平心而论,贾诩这么绸缪,并没有错,事实上,孙贲也这样做过。
刚穿越过来的时候,孙贲为何宁愿冒着危险、顶着压力,也要自创基业,而不是利用超越时代的知识和眼力,去装神棍,去抱粗大腿。
根本原因,还是在于孙贲不想成为,狡兔死后被烹杀的走狗,飞鸟尽后被冷藏的良弓。
孙贲要的是,自己掌控自己的命运!
但话说回来,屁股决定思想,孙贲现在作为人主,却是希望自己的每个属下都尽展才能,为自己的雄图霸业添砖加瓦。
基于此,孙贲言辞恳切道:“贾文和,不管你信不信,本大都督现在可以承诺,只要你贾文和不负我,我也必定不会负你。言尽于此,你自己做决定吧?”
“我还能选择么?”
贾诩叹了一口气,打心底里,他觉得孙贲就是自己的克星。
人怕出名,猪怕壮,贾诩隐忍了十几年,除了李儒、张绣等少数几人外,没人知晓他的真本事。
本来,贾诩想继续隐忍下去,暗观天下大局,寻找自己最终的归宿。
可没想到的是,他还没有名传天下,就被孙贲认定拥有超凡才智,这可以说是把他整个人生规划,都打乱了。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自己这个新主公不论是眼力,还是才能,都很不凡,倒是值得辅佐一番。
事已至此,贾诩不再犹豫,径直朝着孙贲恭敬一拜:“属下拜见主公!”
孙贲将贾诩扶起,口中连道三声好,当下封贾诩为行军参赞,官居从六品。
定下主从关系,孙贲便拿处置蛮军俘虏这件事向贾诩问策:“贾参赞,此次平定五溪蛮,我军抓捕的蛮兵俘虏近两万。”
“这么多蛮兵俘虏,既不能将他们全杀了,也不能将他们全放了。”
“对此,贾参赞你有何看法?”
贾诩凝声想了想,郑重回道:“主公,属下有三点浅见,还请斧正!”
“其一,这些蛮兵俘虏大多烧杀抢掠,祸害了咱们汉人百姓,不杀,实不足以平民愤。”
“不过,又不能全杀了,所以,属下提出第一策,对蛮兵俘虏施行‘五抽一杀’。”
说到这里,贾诩略一停顿。
‘五抽一杀’,即每五个蛮兵中,都要杀死一人。
这样一来,就可以通过抽杀罪大恶极的蛮兵,来安抚武陵百姓和震慑其余蛮兵。
这一策很对孙贲的胃口,孙贲对贾诩点了点头,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贾诩会意,继续说道:“蛮兵作战生猛,特别是山地行军,更是如履平地。”
“江东素来有山越之患,主公将来若要夺取江东,就要有一支可以在山林里对付山越的兵马。”
“所以,属下提出第二策,在蛮兵俘虏中挑选精锐组建五溪营。”
说到这里,贾诩再次停了下来。
江东,是孙贲必须要拿下的根基之力,而山越则是孙贲夺取江东和治理江东的一个大麻烦。
贾诩这一策,可以说是很有先见之明,而且,这以夷制夷的手段,也很对孙贲的胃口。
孙贲再次对贾诩点点头,示意他继续往下说。
贾诩明了,继续开口道:“五溪蛮人平时藏在山里,缺衣少食的时候,就出山劫掠汉人,对于周边百姓来说,他们一直是个大祸害。”
“眼下,五溪蛮的核心战力,死的死,降的降,正是最虚弱的时候。”
“主公可以用蛮兵俘虏为向导,派兵入山,逼迫他们臣服。”
“如此,属下提出第三策,五溪蛮族要想免去灭族的大祸,就得出山给汉人当五年的劳力,或修葺城池,或修路搭桥,或建渠修水利,以此来救赎此次祸乱武陵的罪过。”(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