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生命之火
181年,美国一位穷得叮当响的青年和他的一位朋友合开了一家店铺。一次,一个妇女买纺织品时,多付了几美分。这位青年发现后步行了六英里路,退还了这几分钱。还有一次,他发觉给一个女顾客少称了四盎司(约二市两)茶叶,为此又跑了好几英里去给她补上。
这位诚实守信的青年后来成为美国第十六任总统,他就是被誉为“属于一切时代的人物”的林肯(1809-1865)。林肯的成功,完全依赖于他的精诚。他曾说:“你能在所有的时候欺骗某些人,也能在某些时候欺骗所有的人,但你不能在所有的时候欺骗所有的人。”这段享誉全球的“林肯格言”,正日益成为指导人生的信条。“诚”是林肯做人处世和从政的基石,靠一个“诚”字,他从一个穷苦平民,终于荣登总统宝座,并成就了解放黑奴和夺取南北战争胜利的伟大事业。
可见,诚实是多么难能可贵又令人神往的伟大品质。它是人之所以成为人的基本要素,是人生找到光明和幸福之路的指南,是事业取得成功的动力源泉。一些不诚实的人亦即伪诈诡谲的人,可能会得意于一时,侥幸小成,但没有一个能真正在历史上站得住脚,更不会受到人们真诚的怀念和尊敬。大伪大恶只能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而一些狡狯奸诈、欺瞒刁滑的小人,则统统被埋进了历史的尘埃中。所有那些名垂青史、流芳百世的英豪无一不是达到至诚之境的人。这正如曾国藩所说:”天地之所以不息,国之所以立,圣贤之德业所以可大可久,皆诚为之也。故曰: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
林肯的诚实在启示人们:伟人因“诚”而赢得了不朽,天才因“诚”而成为巨星。那么究竟什么是诚呢?它有没有标准和尺度呢?要对其下一个精确的定义显然是困难的。但大体说来,所谓诚,就是对公认的社会美德和高尚品质,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始终如一地坚守,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大概是诚的基本含义吧。这里,最关键的是对诸如公正无私、遵章守纪、清廉刚正、友善仁爱等道德品质的孜孜追求、真挚热爱和“慎独”的功夫。正如《大学》强调的:如同喜爱美好的鲜花和姣好的面容,如同嫌恶粪土的恶臭那样,即使独自一人,也能恪守道德,坚守情操,不做有违理智和良心的事。曾听到过这样一个故事:一次,一位留美学者大雨中搭乘一辆出租车回公寓,当来到一个十字路口时,恰好红灯亮了,司机便安然地停下车,等待着绿灯。当时,大雨滂沱,天地茫茫,既无交通警察,也没有一辆汽车,司机完全可以无视红灯的存在,驱车前行。但是,这位司机仍像置身繁华的闹市,一丝不苟地遵守着交通规则。美国司机的行为,深深地感动了这位学者。从这里我们完全可以领会到“诚”的内在本质和神韵。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力戒诡诈,诚实守信、真恳精纯,一言以蔽之:不自欺亦不欺人,这就是诚。
事实上,没有哪个人不热爱和向往“诚”。因为,真善美是任何一个时代都崇尚和追求的品质,而这种品质的底色和核心是“诚”。庄子曾说:“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故强哭者虽悲不哀,强怒者虽严不威,强亲者虽笑而不和。真悲无声而哀,真怒未发而威,真亲未笑而和。真在内者,神动于外,是所以贵真也。”
强哭强笑强亲强怒已是现实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事了,假冒伪劣也正四处泛滥。“打假”的呼声虽一浪高过一浪,但“假”依然在咄咄逼人地排挤着“真”,“伪”正神气活现地驱逐着“诚”。之所以出现这种令人忧愤的怪现象,是因为许多聪明的现代人或是不想或是不懂或是极端鄙视用真诚的劳动和汗水来获得真诚的尊重与幸福。他们更愿意通过欺伪得到富贵荣华、高官厚禄。因为欺伪总给人以貌似省力和容易的假象。但事实上这恰好是最损伤心神、最危险可怕的事。
以诚破伪,以实破虚,学会诚实地做人,诚实地生活吧!“唯天下至诚,方能经纶天下之大经,立天下之大本,知天地之化育。”只有以诚为宝,以诚为本,你的生命之火才能熊熊燃烧;只有诚实不欺地生活时,只有当你扪心自问没有半点伪诈虚妄时,你才能活得踏实,活得光彩,活得潇洒,才能品尝到生活的真滋味。
(孔一帆)(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