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每一个人的性格形成,都和自身的成长环境有着很大关系。
也就是说,性格的养成和成长环境密不可分。
这一点其实是很有道理的。
赵匡胤的性格也源自于他的家庭。
赵匡胤的家庭应该属于“中产阶级”。他的父亲是禁军中级军官,因此,就他的成长环境而言,还是很不错的。
赵匡胤小时候读过书,但成绩不太好,他喜欢习武,不喜欢读书,良好的身体条件让他孩提时代就是一个孩子王。
优渥的家庭环境让他小时候并没有吃过什么苦,可以说,他的童年享受过普通人的快乐,虽然也曾经历过独闯江湖,亲眼见过乱世惨象,但是他这些经历,总体上来说,都是比较温和的,并不是很残酷。这就让他的性格整体而言,并不偏激,做了帝王之后也并不残暴,在历代帝王之中算是比较宽厚的。
所以尽管他本人是个武术高手、战争能人,可成为九五至尊之后,他本身也并不是很喜欢杀人。
非但如此,还能听得进去别人讲的大道理,能够尽可能优待下属。
他的这些性格特点,从他死前立下的遗言:“不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者”就能看得出来。
可以说,赵匡胤在治国理政的过程中非常的开明、仁慈,尤其看重家族亲情。
细数历代开国帝王,赵匡胤是少有的,不杀功臣的仁主。
开明,仁慈,看中家族亲情的赵匡胤实,在没想到,正是因为他的开明和仁慈,让他辛辛苦苦一手所建立起来的大宋,最终只能成为弱宋。
也正是因为他的重情重义,对弟弟赵光义的无限容忍,使的大宋版图天生就弱于汉唐。使得他的两个儿子,年纪轻轻就英年早逝。使得他最终遗臭万年。
当然了,此时此刻的赵匡胤,并不知道历史对他准确的评价。
此时此刻他知道了这些事儿之后,自动脑补的他自己应该是遗臭万年了。
因为他现在已经很清楚了,他很不地道的抢了人家柴荣孤儿寡母的江山后,不但没能做到大一统,而且后来还一直被异族压着打,后来甚至被蒙古人驱赶的豪无立锥之地。作为一代开国帝王,这,他能有什么功德?
在他看来,他只会在青史上沦为笑柄!
丁晓剑亲眼见证了赵匡胤的颓然和暴怒,本想安慰几句,想告诉赵匡胤,后人对他的评价还是不错的。但想想还是算了。
有倒是:知耻而后勇。这样也好,不告诉赵匡胤,赵匡胤接下来才会卯足了劲儿北伐。
北伐成功,丁晓剑的成就值才会盆满钵满呀!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嘛!
…………
被丁晓剑这么一撺掇,赵匡胤顿时性格大变。
身为开国帝王的王霸之气,顿时满满侧漏。
开玩笑!作为一名开国帝王,身上怎么可能缺少王霸之气?
尽管他以前非常的重情重义,可是当得知自己若再重情重义,一味地隐忍妥协,就要被赵光义害死了,他当然也就不会再重情重义了。
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
为了他那两个可怜的儿子,为了他的大宋江山,他必须狠下心来,除掉他这个狼子野心的亲弟弟。
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赵光义终于明白了什么叫做天威难測,伴君如伴虎。
别看赵光义现如今在朝堂上说句话,一呼百应。
可那是他兄长赵匡胤对他的包容。这是先决条件。
没有了这个先决条件,那些对他一呼百应的人,顿时就把他当成了空气。
赵匡胤并没有做的太绝。他只是剥夺了赵光义的晋王封号以及所有职务,养猪一样圈禁了起来。
这一次,没有了太后的回护,谁说话都不好使了。
身为皇帝的赵匡胤铁了心要整治赵光义,赵光义断无幸免之理。
毕竟,赵匡胤性格上虽然温和了一点儿,可他并不是一个傀儡帝王。
见赵匡胤对自己的亲弟弟都下了如此狠手,朝堂之上的聪明人顿时就怕了。
宰相赵普,也不敢再当墙头草两边倒了。
赵普先前认为洛阳由于唐朝后期的连年战乱,城市凋敝,经济困难,军粮不济,实难作为国都。并非是为了讨好赵光义,他确实就是这样认为的。
可是现在,当赵匡胤再一次提出迁都洛阳时,他的观点马上就变了。
还真是宰相肚里能撑船!一会儿这边,一会儿那边。
身为宰相,赵普非常的识时务,他已经敏锐的感觉到了赵匡胤不容置疑的迁都决心。
于是,他已经不敢再炸刺了。第一个跳出来义正言辞的指责道:“某些人安居汴梁多年,田产、房产等家当皆在此,生活安逸,后顾无忧,故不愿意弃汴梁迁洛阳,臣赵普,一心为公,两袖清风,愿为前驱……”
赵普之所以这么说,之所以第一个急着跳出来撇清,那是因为他知道赵光义早有谋位野心。赵光义作了十几年的开封府尹,培植了大量的亲信势力,以前还没什么,赵匡胤对赵光义非常的容忍,现如今不一样了,赵光义已经被圈禁了,他作为宰相必须得表明立场。
赵普看得明白这一点,其他人当然也有能够看清楚的。
魏王赵光美就是其一。
由于“金匮之盟”中,赵匡胤当着母亲和他们兄弟几个的面,亲自写下了:“百年之后,当传位于光义,光义传于光美,光美传于德昭”。
因此,他赵光美也是受益人。
而且他这个受益人,还必须得讨好赵光义才能够成为切切实实的受益人。
所以他平日里和赵光义走的非常近。
现如今,赵光义倒霉了,他也不能不立即表明立场。赵匡胤能够囚禁赵光义,那当然也就能够囚禁他赵光美。
见赵普都迫不及待的跳出来表态了,赵光美也不甘人后:“前段时间我就一直在琢磨“都城之选应在德而不在险”这句话。
琢磨来琢磨去,直到今天我才琢磨出来,这句话于国于民,简直狗屁不值!
这只不过是一具腐儒之言而已!
契丹、西夏、金等不服教化的蛮夷,他们懂什么是德吗?
他们若是有德的话,还会如此的贪得无厌吗?
汴梁对他们而言,就如同极易被破门而入的富家庭院。
建都于此,忧患重重。
既然汴梁无险可守,保障都城安危唯一的方法就是,用兵力以代替山河之险。
这么庞大的护卫,得消耗掉咱大宋多少财力啊?
久而久之不堪设想!
还不如立即迁都洛阳……”
赵光美这番话说的掷地有声,慷慨激昂,他仿佛一夜顿悟,一下子就变成了另外一个人。
连赵匡胤自己听着都不由得感慨不已:“果然畏威才能怀德!
这赵光美啊!是见我圈禁了赵光义,他害怕了啊!
也是!既然我能够圈禁赵光义,当然也就能够圈禁他赵光美!……”
………
迁都,北伐,见功,成就值,一切都在照着丁晓剑的期望发展。
丁晓剑终于能够松口气儿了。
马上就可以离开这个乱世了,他觉得这一遭穿越,既惊险又刺激,真他么的太够劲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