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胡(三十五)
“紧急军报----!紧急军报-----!”,一匹从东边急驰过来的战马,打破了山坡上的平静,战马上一个红色小角旗被高高的举在手上,这是汉军斥候的标志。斥候通常情况下在外出打探消息时,是不能携带任何标示性物品的。只有得到消失后回禀队里后,向上禀报时,从队里领取腰牌、旗帜。
亲卫验证了跳下马的斥候递上的腰牌,这才放斥候过来。虽然经常前来禀报军情的斥候他们都已经十分熟悉,但却仍一丝不苟。斥候躬身递上了一个锦囊,这是军中递送公文样式军情的惯例。
冉强接过锦囊抽出里面的纸张,展开看完,眉头皱了起来。这是留守枣强的安远将军孙威派人送的军报,昨日,枣强之战被俘的胡兵,趁夜杀死了看管的士卒,抢夺了一些兵器逃走了。因为所有的俘虏都被关押在城外,枣强守兵本就不多所以看守的士卒仅仅只有百多名。这些阴谋逃跑的胡兵约有千余,趁夜又囊裹了近千一起被看押的胡人。枣强因为只有两千多汉军,只能派了五百步卒在斥候的协助下抓捕。
“如今可打探出来叛逃的胡人朝哪里去了?”,冉强把军报放回了锦囊,递给了旁边的征虏将军吕护,这才询问道。
“回大王,斥候队根据足迹和打听,已经打探出来这些胡贼向北逃去了,不知道为什么竟然没有和大王遭遇。”,斥候看起来很精干。
向北?那只有逃到幽州了,幽州石琨如今称帝,想必这些胡人以为能在那里获得重新重用。“来人!-----派四队斥候,五十里内四个方向打探叛逃的胡人踪迹。”,冉强大概的计算了下,下令。
已经传递着看完军报的众将,对此事并不放在心上。千余的胡兵放在往常是件麻烦事,但如今四下全是汉军,想要逃走是件非常困难的事情。抓到他们不过是时间问题罢了。
四队斥候随即被撒了出去,分四个方向搜索。他们并不知道叛逃的胡人详细消息,只受命说查探方圆五十里的成队胡人踪迹。斥候们的效率很高,半日工夫,消息就反馈回来:西南四十多里外发现了千余胡人。这样的效率得力于叛逃的胡兵大多是步行,更没人告诉他们北方路上已经有汉军在行军。虽然相差了一天的时间,但大队汉军行军并不快,尤其是车营,由于笨重的大车的拖累,行军速度甚至比步卒还慢。
冉强留下了征虏将军吕护领军,自己亲自带领二百多名的亲卫队,不顾众将请求他多带些人马的建议,飞马向西南迎去。随行的只有冉胤。这种小事本不应该他抛下大队汉军亲自去处理,不过,他有自己的想法。
顺着向东北流淌的清河,一群熙熙攘攘的胡人正努力的向北走着,从衣着上看,很难看的出他们是逃难的,这是因为看押他们的汉军太少和地形带来得好处-----他们并没有经过太多的厮杀就逃了出来。他们知道身后肯定会有追兵,所以本来囊裹的老弱都被抛下了,只有足够壮的和原曾是士卒的,才跑的动。
前最前面,是三个十分显眼的胡人,因为他们和其他胡人不同,竟然还骑在了马上。虽然如此,却没有人敢上前和他们争夺马匹,他们是策划这次逃跑的为首者,更重要的是,他们原来都曾经是部落里的小帅。这保障了他们的特权即使是在如此困难下,也没有人敢和他们抢夺马匹。
顺着清河向北,能很快进入河间郡,穿过了河间郡就能到幽州的地盘了。这也是他们的计划,当然也曾有人提出了逃到襄国皇帝陛下那里去,但,三个小帅没有一个人同意,襄国被汉军围困的消息,他们在枣强没破时就已经知道了。和部落里的忠心比起来,性命更重要,何况,大赵又不是只有一个皇帝陛下,幽州的皇帝陛下也是羯人,也是皇子即位的,投奔幽州并不能算是背叛部落。当然,重要的是,幽州离中原远,谁知道汉军现在打不打幽州呢。
“跑不动的都留下,反贼不会杀你们的!”,一个小帅回过了头,在马上向费力跟在马后的胡人高声叫喊着,但没有人听他的,他的话太没有说服力了,谁会相信反贼不会杀跟不上队的人?他们手里没有什么兵器,说是赤手空拳也算得上,从枣强逃出后,根本就没怎么休息,除了因为小帅们看身后人越来越少,害怕孤单被杀而不得不停了下来等候外,大多数时候都是努力的在奔走着,哪怕是跑不动了也不敢停下来。
“大帅,咱们停下来歇歇吧?”,一个鲜卑人出言对立马等候队伍的小帅建议道,跟着逃跑的并不仅仅只有羯人,早枣强的胡人大多为羯人,但也有一些匈奴、羌人、鲜卑人。以前羯人在河北当家做主,鲜卑人不得不低头听命,但如今眼看羯人就要完蛋了,再望北可就离大燕越来越近了,谁都知道大燕是鲜卑人建立的,这才是这个鲜卑人胆气大了起来的原因。
小帅抬头四下望了望,正是中午十分,因为天寒阳光并不刺目,四下出了山丘和树木外,没有任何追兵的迹象。他又环视了下身后气喘吁吁的族人,虽然穿的不算单薄,而且因为不停的奔跑,很多人额头已经冒起了汗,再远处,稀稀拉拉的在地上或蹲或躺着一些胡人,那些都是实在跑不动了的人。还是歇歇吧,不然恐怕没几个能跟的上了,小帅暗暗的想到。
“你去喊两位大帅过来。”,小帅决定和另外两个小帅商议下,于是吩咐刚才进言的鲜卑人道。(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