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玄竟然跟自己说没有合适的书!
书这种东西,在郑玄看来可能真的是一个大问题,可是对于流平来说难度可没有那么大,至少不是不可以克服的。
没有书,那就编几本书好了,连参考范本都有现成了!
中国有哪些个古典的启蒙读物,就是五岁的孩子都知道吧!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想想办法,提前把这些东西倒腾出来,既有名又有利,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啊!何乐而不为啊!
主编刘平都想好了,本着肥水不流外人田的想法,刘平觉得蔡琰就很合适!
反正也不是修编什么史书一类的东西,再说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这种东西刘平自己就背过,就算记不清楚了,可是人之初性本善……,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天地玄黄、宇宙洪荒……,这些东西刘平还是能多少回忆起一点的,这些零星的记忆,给蔡琰来点启发,足够了!
但是,这编书的问题明显只是第一个而已。
“依郑公以及诸公之见,以我幽州现在之力,编纂几本适合幼童启蒙的蒙学读物如何?”
对于刘平想要直接编纂基本蒙学读物的想法,郑玄只是微微一笑,没有直接评述,不过在刘平看来,不反对就行,当然了他就是反对也没用。
然而郑玄并没有等待太久,说出了第二个问题。
“使君想要推广蒙学,还有第二个问题,使君想要推广蒙学,若有百所学校,每所学校数十人,入学幼童总数也接近万人,即便是《仓颉篇》也需要大量的抄录,仅仅所需竹简的数量就会颇为竟然,抄录过程中所需的人力物力更会超会想象,蒙学推广绝非易事,还请使君做好准备。”
随着郑玄这第二个问题的出口,曾经因为郑玄怕死而对郑玄有些许想法的刘平,此时对郑玄只剩下了佩服的心思了。
当然了,沮授如果在他或许也能开出郑玄说出的问题,可是关键是刘平发布公告的时候,沮授不在,结果就没有一个人想到,仅仅一个教材的问题就会导致如此多的变数。
不从学术角度,也不从操守的角度,仅仅凭借能够准确的指出,最容易导致刘平蒙学推广计划失败的两点问题,刘平就知道,在这个时代,盛名之下,绝无虚士!
至于这个让郑玄以及同时代文人都极为头疼的问题,对刘平来说依然不是太大的问题,因为这本就在他的规划之内,毕竟靠竹简传播文化,这效率明显太低了!
“黄公!平尝闻昔日的中常侍兼尚方令蔡伦,曾经造出了一种被成为蔡侯纸的纸张,不知道是否有此一事。”
“刘使君所言不虚,那蔡伦平行不断,不过对于奇淫巧技却颇有心得,蔡伦确实曾经以树皮、破麻布、旧渔网创造出一种纸张,造价与左伯纸想必,简直是天差地别!”
“不过使君,那蔡侯纸虽然也被称为纸,但与左伯纸相去甚远,用以书写并不太现实,还望使君三思!”
听完黄承彦的话,刘平直接带着笑意开口。
“思路平已经给了黄公了,能不能将蔡伦的造纸术改进,使之可以成为书写用纸,就需要依靠黄公以及黄公的学生们了!”
看到黄承彦略有疑惑和犹豫的神情,刘平没过脑子就说了一句话。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然后说完,刘平就后悔了,这话是没错,可是不好解释啊,果不其然,随着话音落下,整个大厅内百十号人都目瞪口呆的看着自己。
看到除了曾经听自己解释过生产力概念的郭嘉,其他人统一的,用看妖怪一样的眼神看自己,用一种通俗的解释,每一个字他们都认识,可是组合起来之后完全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看着这突然就安静下来的空气,刘平感觉自己的尴尬癌已经到晚期了,装这逼干嘛,说出来就需要给他们解释清楚。
技术可以用奇淫巧技描述,生产力也可以让郭嘉那货替自己解释,反正他大致也明白,可是科学这怎么说明呢,刘平感觉自己的脑袋变得有平时两倍大!
脑子里过了一圈又一圈,刘平也没想出来该怎么说,然后他的思路就转变了,那句话怎么说的来,把自己的烦恼交给比自己聪明的人,然后发恼就变成他的了。
于是,刘平将自己的目光放到了郭嘉的身上,这就是个挺聪明的人!
“奉孝,你来说说,这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应当如何理解?”
正在一旁摇头晃脑的郭嘉直接就懵了,刘平看他惊愕的表情就知道,这货肯定在心里骂娘了!
沮授面色沉稳,看似古井无波,实则幸灾乐祸,鬼知道刘平突然蹦出来的这没头没脑的话是什么意思。
只见郭嘉“咳咳咳”稍微清了清嗓子,掩饰了自己的尴尬,然后低头沉思,片刻后开口。
“《广雅·释言》有云:‘科,条也。’嘉以为主公在这里所说的科即是条理,或者规则,学,即启蒙的场所,嘉以为在这里,主公所想表达的是知识,组合起来,嘉以为主公所说的科学为有条理的知识!”
“技术,嘉以为主公代指的是奇淫巧技也,至于生产力,主公曾给嘉做过解释,具体为……”
“所以,综上所述,嘉以为主公是想通过有条理的知识,不断进步的技术,来提高我幽州的,乃至大汉的生产效率,这是嘉的浅见!”
郭嘉说完后,发现刘平直接就愣住了。
“主公?”郭嘉有些不太自信的问道。
郭嘉的呼唤让微微失神的刘平回过神来,郭嘉这种家伙,实在是太聪明了,通过知识和技术,提高生产效率,郭嘉这理解能力太逆天了,锋芒毕露就是为这家伙量身定做的!
郭嘉说完之后刘平也有了思路,这恐怕是继医学讲座之后,又一次大规模的科普讲座了,刘平边想边无奈的摇头,就在郭嘉以为自己理解不对的时候,刘平开口了。
“奉孝之言,正合我意!”谷
郭嘉猛的松了一口气,然后就听到。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科学即是人、天、地、道、自然中总结出的规律!”
“奉孝将技术称之为奇淫巧技,平以为对于技术的作用看的有些轻了!”说到这,刘平的声调开始提升。
“更好的农具可以开垦、耕种更多的土地,产出更多的粮食!”
田畴、孙瑾这些政务官,以及一名来自汝南,叫做孟建的年轻文士颇为赞同的点了点头。
“更好的冶炼技术可以打造更好的兵器!”
以吕布、田豫为首的军方人士,以及已经被提升为校尉负责军中器械的马均,都颇为赞同的点头。
“更好的医疗技术,可以挽救更多生命!”
华佗以及他的徒弟们都颇为认同,处于调养状态的程绪更是深有感触。
“科学与技术互为表里,以科学为依据,以技术为方略,如此一来才可以提升生产效率,使我幽州,使我大汉国力日盛!”
“诸君,昔日,‘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为汉土,’是何等的豪迈,而今前路漫漫,我辈身兼重任,诸君可愿与平共勉,复武帝之盛,现明(汉明帝刘庄)章(汉章帝刘炟)之治、重振我大汉雄风,布武于四方!”
属于血脉中的激情在一瞬间就彻底点燃,武帝之盛!明章之治!大汉雄风!此起彼伏。
就连刘平自己的情绪也被这慷慨激扬的氛围深深影响了,激动之下,刘平干脆高歌一曲,在眼前的情况下,最合适的好像就只有那一首了,于是……
“狼烟起,江山北往……堂堂中国要让四方来贺!”
当最后一声来贺落下,气氛再次被提升了一个等级,不过沮授、郭嘉、田豫、田畴、吕布、张辽、赵云这几个人的眼中却若有所思,在没有任何交流的情况下,他们同事将目光转向北方。
其实在幽州军内部,关于未来,更准备说是明年幽州军再次出兵的时候的首要方向是有分歧的。
严格意义上沮授、赵云、张郃、高览是北进派,而郭嘉、田豫、吕布、张辽以及归化的乌桓将领,都属于南下派,刘平虽然知道,但是很难做出最后的决定。
然而刘平不知道的是,正所谓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他这江山北往一出,却在无意中统一了整个军方的思路,先漠北,后中原的思路就此形成。
看着气氛差不多了,刘平伸出双手示意众人安静,然后他再次将目光投向这个问题发端的黄承彦,躬身一拜,然后说道。
“黄公曾经询问平,为何对黄公,对于幽州高等技师学院如此的重视,今天平就在这里给黄公一个明确的答复,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黄公以及黄公未来的学生们,那些未来的能工巧匠,将成为成为我汉军布武四方的保障,我大汉国力日盛的基石,不知道对这个答复,黄公可满意否?”
黄承彦老先生顿时就老泪纵横,整个人在激动的颤抖,“融,愿为使君,为大汉赴汤蹈火,在所不惜!”
刘平熟练的上前几步,面带笑容的将黄承彦扶起。
“平以为,黄公现在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将蔡公纸改良。”
见黄承彦马上要领命,刘平赶紧拉住黄承彦,补充道。
“黄公先不要着急,要推广蒙学,没有合适的书籍可以编纂,纸张可以改良,可是如果全凭手工抄录,未免会成为推广蒙学的桎梏。”
“黄公何不带领幽州的能工巧匠,以及学院中的学生,集思广益,研发出一种,可以在短时间内将大量文字印刻在纸张上的方法呢?平姑且称之为印刷术。”
说实话,印刷术这东西倒腾出来并不难,雕版印刻而已,就算是活字印刷术也不过是把雕版换成了单字雕版而已,但刘平仅仅提出了一个方向,并没有具体提及如何去做。
在刘平看来,中国古代的能工巧匠们根本就不需要自己的去指导,有一个方向就够了,至于剩下的自然有黄承彦,以及未来的马均,黄月英这帮人去解决。
黄承彦若有所思,嘴里开始不停的念叨“印刷术”,人家开始思考了,刘平没有去打断黄承彦的思维,重新回到了这个问题最初的发端上。
“郑公,若有了新的合适的书籍,有了合用的纸张,有了可以印刻文字的印刷术,推广蒙学是否还有其他阻碍?”
郑玄这一次笑了,那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笑容,干瘦的老脸笑的如同秋日的菊花一样灿烂。
“若由此,其他一切都不是问题,至于蒙学先生,使君不必担心,有玄在,莫说百人,就是千人万人也绝对不在话下,玄可以向使君保证,推广蒙学需要多少人,玄就为使君提供多少读书人!”
“如果不够呢?”刘平开玩笑道。
“如果不够,那玄就带着德操,召集所有弟子亲自去授课,使君以为然否?”
刘平放声大笑,关于推广蒙学的问题到此为止。
费了九牛二虎,使尽浑身解数,才把一切都料理妥当,虽然最后的结果看起来不错,可是刘平却吸取了教训,打死他也不敢再随便说话了,而且还提醒了他,三字经自己还是别参与了,有些东西好像是三国之后才有的,现在自己蹦出来,自己可怎么圆场。
众人集思广益,从每一个困难点开始剖析,然后一个一个问题的解决,到最后形成完整的一套方案,刘平这蒙学推广计划,仅仅是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却形成了一个合理的程序。
仿照着这个程序,与会的一百多人,用了接近半个月的时间,将刘平在内政、外交、军事、教育等诸多领域的施政目标进行了解析。
会议所带来的影响是极为深远的,人才这个东西不论在哪个年代都是最宝贵的财富!
然而在会议的最后,旁听了十来天的刘平却惊愕的发现,自己手下的臣子们,竟然快要打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