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大文学移动版

m.dwxdwx.com

第四章 仁者乐山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匝路亭亭艳,非时裛裛香。

一路走来,沿途穿花度柳,一路上的林荫小道盘旋曲折,又闻水声潺潺,旷人心怡。

乐琳却无心细看,只顾研究自己的新衣。

栗色雨花锦长袍,赭色涡纹腰带,手工上乘的男装。

也不知道那个“阿琅”穿的是怎样的女装呢?

她恶趣味地心想。

心中,又不禁愈发佩服石氏。

三年前,乐琅无法言语之后,石氏遍寻汴京名医,均说其身体无大碍。

不言不语,都是心病,还需心药医。

当时,石氏就开始准备这偷龙转凤的计划。

——两年前,石氏让乐琳与乐琅调换院子,又借故调走所有贴身的小厮,只留下护院的仆役。恰逢府中生意亏损颇多,减省仆役也是情理之中。最妙的是,半年前开始,石氏叫当时的乐琳常常作男装打扮,又将送往乐琅那边的衣服,渐渐替换成女装。

纵是有人起疑,这虚虚实实之间,亦难找出破绽。

“待两三年后,事情已定,你寻个缘由退了官学,一切可恢复原样。”

昨日,石氏如是说道。

……

不知不觉,已过了花圃。

眼前,有一清新雅致的庭院,里有三两打杂的仆役,见她前来竟有些惊奇,可见“乐琳”甚少到此。

内院里头,四面皆是雕空玲珑木板,雕有山水人物,皆是名匠手笔。

没走两步,是偌大的藏书处,连环半壁,甚是壮观。

兜兜转转小半个时辰,才到了书房门前。

乐琳轻敲了门,等了好久也没有声响,正当她想要回头往别之时,忽闻得里面传来轻咳声。

她忙问:“姊姊,我是阿琅,能不能见个面?”

“咳。”

算是应允了吗?

乐琳未及细想,便推门而入。

房中四壁皆设古玩架子,摆了许多形状各异的花器,装有鲜花,插有雏菊、牡丹、芍药等,有些新鲜一些,有些已近凋零。

不是说他从不出门的吗,这花草从何而来?

再看书案前之人,乐琳心中讶异至极。

难怪石氏对偷龙转凤之事胸有成竹,这姊弟二人,模样相似得如同照镜子一般。

乐琅在持书细读,听得她进来,抬过头来,神态冷然。

只见他身穿青白色的绣金木兰裙,水绿色如意纹领的中衣,披靛色的蝉翼纱。

皎若秋月,清丽绝伦。

乐琳也不晓得要说些什么,想了好久,说道:“我昨晚睡觉的时候,掉床了,撞到了头。”

乐琅皱了皱眉头,不见一丝关心,反而满脸不耐烦的神色。

乐琳疑惑地想,难道这两姊弟的感情不好?

她试探着说:“醒来之后,头痛欲裂,一时间,竟然好多事情都不记得了。”

乐琅眼中闪过一丝关切,虽然只有瞬间,却被乐琳看在眼里,心里的不悦缓和了许多。

她又问道:“娘亲让我代你去面圣,你要不要和我换回来?”

乐琅摇了摇头。

动作虽轻,表情却十分决绝。

乐琳无奈,这种如同对这空气说话的情况,让她十分不适应,只好告辞:“我走了。”

临出门口之时,她听得乐琅轻声说:“抱歉。”

猛回头,却见他正低头阅卷,若无其事。

若不是四周寂静,听得真切,她还以为自己幻听了。

经过书房外面的藏书处,乐琳又想起一事。

……

昨日,听完那前情隐秘之后,乐琳问石氏道:“娘亲,今朝是什么朝代?”

石氏愣了愣,抚摸着她的额头,叹息答道:“本朝国号宋,今年崇宁十七年,你连这个都不记得了?娘亲等下便让人请大夫来。”

“崇宁?”

乐琳对这年号大吃一惊——宋朝崇宁年,这是宋徽宗早年的年号!

他晚年的年号,便是“靖康”。

靖康耻,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

这败家天子当朝,还袭什么劳什子的爵位,赶快逃去南方才是正经事。

为免错判,她想再确认一番,可惜乐琳偏偏想不起宋徽宗的名字,只好细问:“娘亲,先帝庙号是否哲宗?”

石氏想了想,答道:“先帝庙号仁宗。”

仁宗?

那后面的宋英宗、宋神宗呢,怎么一下子就到宋徽宗了?

后来,石氏又把话题回到“女扮男装”那里,她也差点忘了这件怪事。

于是,乐琳原路返回,推门又入,问道:“你是否有写本朝历史的书?借我看看,免得面圣的时候出纰漏。”

乐琅执笔写了几个字,递给乐琳。

他写得一手好字,秀丽颀长,方圆兼备。

是繁体字,幸好乐琳之前经常看港台的综艺节目,对繁体字虽不能写,阅读倒是没有太大的问题。

只见上面写着“东,甲,三十五,七十一,八十二,八十三。”

正要细问,乐琅却依旧是不理不睬的样子,乐琳只得自己思索。

回到藏书处,细看之下发现,书架按东南西北中分了五个区域,放着不同种类的书,书的封面都有编号。

她找到乐琅推荐的那几本,心中不免疑惑,宋朝有这种系统的图书分类方法吗?

到底,今夕是何年?

……

足足两个时辰后,乐琳才读完乐琅推荐的书。

如今,她总算明白是怎么一回事。

平行时空。

宋朝以前的历史,和她的时空是一样的。

时间的分叉,出现在宋朝立国之前。

后周世宗柴荣,他在这个时空里,并未病死于伐辽之时。

这一切,皆因第一代安国侯乐山,这个乐琳从来没有听说过的人。

——“乐山,字慕仁。家境贫寒,本军中小卒,于伐辽之时,献祖传良药治愈太祖顽疾,委以伍长一职,屡建奇功。遂升什长,升百夫长,官至偏校,传召面圣于太祖,秉烛详谈。太祖叹曰:‘朕得乐慕仁,胜契丹得兵马百万。’”

这段简介,来自《列相传乐山篇》。

此处写的太祖,是周世宗柴荣。

书里还写道,后来,柴荣将乐山破格升至殿前都点检,又根据他的建议,颁布了十条新军令,自此之后,军队战斗力便大大提升,大有孙子所言“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之势。

……

三年后,柴荣顺利收复雁门关、飞狐口和瓦桥关,契丹称臣。

随后,众将领于宋州设庆功宴。

《熙隆忠烈传》十分详尽地记载了此事。

——“宴上,乐山谓太祖言:‘陛下励精图治,南征北战,令契丹蛮夷俯首称臣,此乃汉唐以来一大壮举;唐宗汉武,尚不能及也,何况周文王、周武王乎?‘后周’此国号委实难与陛下之圣明匹配。陛下何不乘此良机,一改国号?’

“众大臣纷纷附和,太祖纳之,遂以宋州为名,改国号‘宋’,建年号‘熙隆’,迁都汴梁。

“及班师回朝,太祖亲封乐山为太尉,官至正一品。”

……

而史书《熙隆纪事》里头,则提及另一桩乐山的壮举:

“熙隆元年秋,太祖谓乐山曰:‘朕曾谓王朴言,朕当以十年开拓天下,十年养百姓,十年致太平足矣。然前朝战乱繁多,百姓至今未有温饱,更难言平天下。卿可有良策?’

“乐山问上曰:‘敢问陛下前朝因何战乱?’

“太祖答言:‘藩镇割据也。’

“然乐山曰:‘是也,非也。藩镇割据皆因土地集中而起,土地集中又因重农抑商而出。究其首因,乃重农抑商。’

“太祖惊问:‘农为国之本,农伤则国贫。卿焉能怪罪于此?’

“乐山言:‘陛下,古时人口凋敝,事农之技术落伍,产出甚少,若兴商,则削减从农之人口,故此策合宜。然而历朝历代人口大有增长,且农技、器具皆有进展,食用有余,勤奋多劳者,以多得之作物用于买卖,遂成商人,渐富;然历代君主并未察觉此事,重农抑商如故,商人有富余而无物可买卖,便将盈余之金购置土地,不断兼并,未有富起之佃农,只可租借土地;如是者,贫者愈贫,富者愈富;遂民不聊生。此乃乱世之首因也。’

“太祖笑云:‘卿家所言有理!惜朕草莽之时,亦曾为茶商,眼中所见,耳中所闻,商人未曾与民分利,且便利于民。商者,藏富于民也,胜于藏富于官也。’

“乐山跪叩曰:‘陛下真不世明君。臣有良策,愿助陛下治国平天下。’

“太祖笑言:‘善!纳之。’

“遂推行乐山之政令,休养生息、奖励农耕,减租减息,以农为先;然熙隆七年始,重商重工;商者、工者可穿丝帛,可乘马车。此后,工籍商籍地位渐隆。”

读到此处,乐琳不禁猜想,这个乐山会不会亦是穿越而来的?

……(未完待续)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热门小说
盖世双谐玄尘道途我只有两千五百岁信息全知者反叛的大魔王你老婆掉了绝对一番奸夫是皇帝五胡之血时代终末忍界
相邻小说
重生捡漏从1992开始重回1992大明烟火我是全职大明星一品侯爷大明的最后一个忠臣报告村官,我姓福骑砍之我是冒险家小领主的成长全能上门女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