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封张口就要河东郡。
卫臻脸色变得很难看,来出使之前,虽然他已经意料到不会顺利,但怎么也没想到,刘封会这般咄咄逼人。
“蜀主要是这么说的话,那我大魏对和谈的条件,就只有一个,洛阳。”卫臻铁青着脸,摆出一副滚刀肉的架式,在殿前大义凛然,无有惧色。
本来,他还想尊称刘封一句“蜀国皇帝陛下”,现在被刘封给气着了,干脆直称“蜀主”,语气也是生硬得紧。
“卫公振,慎言。”刚刚被任命为大鸿胪的蒋琬脸色难看,不等刘封发话,就冲出来将卫臻一把扯到一边。
大鸿胪掌国之外事,地位相当的显赫,蒋琬对这个职务很是看重,卫臻这一回面见刘封,要是惹得刘封动怒起了杀意,那他蒋琬接下来的事情就难办了。
刘封沉声道:“卫公振,你可知道,脚下的这座宫殿,正是你们魏国明皇帝所建,现在却落到了大汉的手里,要想拿回去,靠谈是谈不出结果的,唯有刀枪,才能解决这个问题。”
蒋琬出列看似在斥责卫臻,实际却是在保护卫臻,这士人之间,总有那么几分惺惺相惜。
蒋琬这人才学、能力都很不错,但就是心慈手软。
比如蒋琬的那个堂侄蒋舒,刘封再三提醒蒋琬要慎用,但他却囿于族中子弟的血缘关系,在刘封不注意时屡屡提拔,这让刘封很是不满。
宁作傅佥死,不作蒋舒生。
蜀汉在历史上亡国,有刘禅贪图享乐的因素,更直接的原因,就是蒋舒在阳安关出卖蜀汉,引魏军入关,使得汉中这一道天险屏障失去了应有的作用。
前几年,蒋琬从大汉朝堂的尚书令位置上退下来,让给费祎接任,就是刘封对其用人策略表示怀疑的具体表现。
不过,看在蒋琬劳苦功高的份上,刘封也无意为难于他。
重要的岗位,蒋琬不可能担任,大鸿胪这个主管外交的差使,正适合蒋琬来做。
有蒋琬周旋,刘封也不想再和卫臻多费口舌,直接下了逐客令:“卫公振,你且回去转告曹髦和司马昭,想要洛阳,可尽管派兵来攻取,朕就在城中等着他们到来。”
“不过,有一件事,朕看在同是汉人的份上,要提醒在河东郡的士族,从我们获得的情报,并州北部的胡人正在集结南下,要是与离石的匈奴、胡羯聚成一股,下一步的动作必是劫掠河东,不知卫家、裴家可有应对之策。”
卫臻本来对刘封横眉冷对,在听到刘封这一句话后,惊得张大了嘴巴半响说不出话来。
魏国近年对胡人多有优待,朝政也有纵容其壮大的倾向,朝堂有识之士,对此颇有担忧,卫臻也是其中一位。
河东郡隶属司州,与匈奴胡人聚居的并州离石一带分属两州。
相比来说,河东靠近关中,又有解盐出产,汉人大族在此定居几代,富庶天下闻名。
而并州则不一样,除了太原周围、汾水流经之处还算富饶之外,其余地方多为山地,东面太行山,西面吕梁山,胡人在此游牧定居,困顿不堪。
曹操、曹丕在位之时,对胡政策主要是分而治之,也就是把匈奴五部迁于并州离石等五个地方,派出护匈奴校尉进行管理。
这个政策在魏国国力强大时,很有效果,也基本控制住了胡乱。
但在曹叡执政后期以及曹芳在位期间,魏国国力衰退,已经无力压制诸胡的势头,而为了对抗蜀汉,司马懿父子还几番游说匈奴大单于刘豹出战,这样一来,控制匈奴也就成了一个笑话。
匈奴的情况是如此。
并州以北九原、美稷一带的鲜卑、羯羌等胡族的情况也是一样。
历史上,西晋立国之初的294年,在并州上党地区就爆发了匈奴人郝散、郝度元之乱,参与动乱的民众达数十万人之多,晋军几番围剿,历时五载方始平灭此乱。
胡乱的苗头,其实早已种下。
刘封提醒卫臻,也是不想河东郡的汉人士族遭遇折损,可以预见的是,胡人难制之后,北方的诸州汉人处境会越来越难,刘封希望卫臻他们能早日醒悟,提高防备。
“臻多谢汉国皇帝陛下提醒,刚才莽撞之言,还请见谅。”卫臻心中震惊,在向刘封郑重的一揖后,匆匆离开回转。
蜀国皇帝,汉国皇帝,只差了一个字。
但在卫臻心里,却已是大不一样。
刘封靠着姜维从河套送回的准确情报,以及对历史大势的判断,让卫臻心悦诚服而回。
这是收服河东士族的第一步。
刘封期待,等匈奴等胡族的骑兵,杀到河东郡安邑城下时,卫臻、裴秀等人救援的对象,不是隔着太行山的魏国,而是一河之隔的汉国。
蒋琬、费祎、董允等人见刘封三言两语,就把卫臻给忽悠了回去,心中大为佩服。
刘封对此倒是不以为然,在这个国家意识、民族意识还未完全觉醒的时代,士人官员把家族利益放在首位,也是正常。
到了五胡乱华的时代,北中原还会出现相当多的汉人士族举族投降胡人政权,出仕为胡人效力,这些人在后世被叫做汉奸,但在当时,却是识实务者为俊杰的明智之士。
刘封希望卫臻、裴秀等河东大族的后人,不要成为汉奸中的一员,作为河东郡的地头蛇,他们一旦成为胡人的帮凶,那对汉军收复河东,收复并州就会有很大的阻碍。
“好了,恭维的话不用多说了,卫臻无功而返,对大汉来说,顶多就是口头上得了些好处,具体的利益,魏国不可能让出来,我们还需要统筹协调,先把洛阳及周围的豫州等地治理好,勿让魏、吴两国的势力渗透进来。”
“还有,安乐公向朕提出,在长安居住水土不服,身体有恙,想要回转成都,你们议一议,看看合不合适,会不会有人在背后指使?”
刘封朝着费祎等几位大臣召了召手,把话题转到刘禅的安置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