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大文学移动版

m.dwxdwx.com

第一百八十四章 广发矫诏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曹操回到陈留老家后,流着眼泪对父亲曹嵩说道:“父亲大人,孩儿不孝,今获罪而返,实在没脸见您。”

曹嵩自然也听说了曹操刺杀董卓的事,不管怎么说老曹还算是个开明的父亲。曹嵩闻言摇了摇头,欣慰地说道:“我儿为国除贼,虽未成功但也是我曹家的骄傲。为父知你向来坚忍不拔,此次回家必然再行义举,为父已经替你准备好些许钱财助你成事!”

看看,这才是真父子,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曹操当即跪拜在地,哽咽地发誓道:“父亲放心,孩儿定不辜负父亲的一片心意。”

曹嵩满意地点了点头,笑着说道:“我儿胸怀大志,欲成千古大事,首先必须解决钱粮之事。正好为父在乡间有一好友,名卫弘,家中钱粮堆积如山,为人又仗义疏财。你若能请动他来帮助你,一定能够事半功倍。”

三军未动,粮草先行!曹嵩建议曹操首先解决军粮问题,表明他对军事略通一二。有如此优秀的父亲,难怪曹操能成长为一代枭雄。

初听之下,这卫弘分明就是个土财主!这种腰缠万贯,肥得流油的义士必须得拉到同一面旗帜下战斗。曹操当即打定主意,要亲往卫家游说卫弘出资相助。

次日,曹操带着典韦来到卫府,见到了卫家家主卫弘。此时的卫弘正值壮年,虽称不上雄壮,但看起来倒也像条好汉。

判断一个人的性格犹如医生出诊一样,讲究的也是望闻问切!曹操进门后就一直观注着卫弘的一举一动,他在分析卫弘的品性!

经过观察发现卫弘为人颇为豪爽,举手投足之间不拘小节!曹操心中了然,当下也不啰嗦,直接道出了来意:“见过卫家主,在下曹家长子曹操,前些日子因刺杀董卓不成,不得已回家避祸。听闻家主为人仗义,操想请您资助些许钱物,助操招募乡勇成就大事。不过您放心,操不会白拿您的钱的,他日除贼成功必算上您一份功劳。”

卫弘自然知道来人是自己好友的儿子,方才听他所言又知其胸怀大志,于是存了考校之心:“呵呵,我若肯资助你,你当如何行事?”

卫弘算是问对人了,论天下大势、行军布阵,这世上还真是少有人能比得上文武双全的曹操。

曹操听后昂首而立,指天说道:“操当顺从天子心意,广发矫诏聚集四方义士,会盟共商灭贼大事。”

不得不说,曹操确实有魅力和魄力。只因卫弘是他父亲的好友,曹操就敢在他面前直言发矫诏起义除奸之事。要知道这擅发诏书可是灭门大罪,这曹阿瞒为了成事也是拼了!

不过卫弘倒没忌讳什么,反而对曹操这番话很是欣赏。如今董卓手上有傀儡皇帝刘协,可谓占据了天时,雒阳以东有虎牢、汜水等雄关,不得不说其也拥有了地利。曹操若想成事,当赢得人和,方能与乱臣贼子董卓较量。

不幸中的万幸,董卓上台后倒行逆施,惹得天下百姓怨声载道,要不然曹操此举还真没法赢得民心,毕竟灵帝在位时干得也不咋样。

卫弘对曹操的计划非常满意,笑着应承道:“曹家有子如此,何愁家业不兴?我愿资助黄金千两,粮食万石,只望你成事之日不要忘记这份恩情。”

果然是有钱的主儿,出手就是阔气。这种富豪曹操喜欢还来不及呢,怎会轻易舍弃?为了进一步拉拢卫弘,曹操对天发誓道:“无论此次起兵成功与否,操必牢记卫公资助大恩。若违此誓,天地不容。”

永汉二年十月,曹操从卫弘那得到了大批钱粮的资助,随后向各地发出矫诏,力邀他们共同举兵来陈留汇合,共商讨董大事。

为了造大声势,曹操在陈留家中立起两面白色大旗。一面上书“忠义”,一面上书“除贼”。不几日便有不少英雄好汉慕名前来投奔曹操,其中一人名乐进,阳平卫国人,勇武非凡,深为曹操所喜爱。

又过了数日,曹操族弟曹仁曹洪闻讯率数千甲士前来投靠。曹操自然知道曹仁曹洪的本事,二人武艺皆是不俗。曹洪擅长练兵,而曹仁更是精通用兵之法。

家族的大力支持让曹操感动不已,他拍着曹仁的肩膀称赞道:“子孝来投,操又多一上将也!”

再数日,沛国谯人夏侯惇听闻同族兄弟曹操起兵之事,私下叫来族弟夏侯渊,二人共领手下千余壮士同来帮助曹操。

值得一提的是,夏侯惇,字元让,乃是开汉功臣夏侯婴之后。少有勇力,自学枪棒之术,十四岁拜于名师之下,期间武艺更是大成。后因有人辱骂恩师,夏侯惇一气之下便杀了此人,为躲避官府缉拿,他便逃到了外地。夏侯渊,字妙才,和其兄长一样,自幼拜得名师学艺,也是弓马娴熟,还精通带兵之法。兄弟二人皆为万人敌,乃当世之虎将。

半月之内,曹操便在陈留老家聚集起上万兵勇,又用卫弘资助的钱物打造军械来装备士卒。曹操不愧是军事大家,他将手下兵士分为长枪兵、刀盾兵和弓弩手三营,各有四千余人,分别交给夏侯兄弟和曹仁统带操练,曹洪乐进等将在军中担任副职。

军队建立起来了,但身为主帅的曹操身边却无亲兵使唤。深通将帅之道的曹操可不愿成为战场上“擒贼先擒王”的典例,于是又从各军中选出五百精壮之士组成亲卫营,名虎贲军,由大将典韦担任统领一职。

远在幽州的宇信听说曹操广发矫诏的事,当即饶有兴致地说道:“诸位且看,这曹孟德最后还是走上了诸侯争霸之路,日后必成我军劲敌。”

郭嘉自从出山相助宇信以来,因为年纪尚轻,一直被宇信留在军中担任参谋。郭嘉听了宇信的话后,立即表示赞同:“曹操此时向天下发出矫诏不得不说是睿智之举。此举可获二利,其一自然是让那曹操在天下获得个好名声;其二此次会盟无论成败,四方贤士都将争先投靠于他。”

宇信对此不置可否,只是哈哈大笑道:“那诸位猜测此次诸侯会盟的结局会如何?”

田丰沮授郭嘉三人相视一眼,都不约而同地说道:“败多胜少!”唯有鲁肃一人闭口不言。

宇信大奇,转而问鲁肃:“子敬以为如何?”

鲁肃见宇信发问,当下坚定地回答道:“肃以为会盟必败无疑。”

宇信听后大惊,这鲁子敬果然独具慧眼:“愿闻其详!”

鲁肃低头深思片刻,整理好思路后才缓缓说道:“肃坚信盟军会败原因有三。主公方才也说了,乱世即至,此战必使汉家颜面尽失,诸侯最终将走上争霸之路,所以此次会盟他们必然不会齐心协力,反而会处处相互掣肘,此一败也;董卓久居西凉之地,手下能战之士多达二十多万,反观诸侯之兵疏于战事,恐难敌也,此二败;从陈留往雒阳,一路有雄关坚城无数,董卓手下亦有能人,他只需派重兵一一把守,诸侯联军要想前进就得大损元气,如此联军士气终免不了一落千丈,即便到时侥幸打到了雒阳城下,以这般疲惫之师岂能战胜以逸待劳的凉州大军?”

“如此说来,此次会盟我不应该参加了?”宇信故作吃惊道。

开玩笑,好不容易来一次三国,怎么可能错过十八路诸侯讨董的盛景?嘿嘿,这场群英会少了我宇子贤岂不残缺?说什么咱也是堂堂的一方大员!

“不!即便此战必败,主公也必须入盟。为了大义,这浑水必须趟!”四人异口同声道。(未完待续)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热门小说
反叛的大魔王奸夫是皇帝绝对一番盖世双谐五胡之血时代我只有两千五百岁你老婆掉了玄尘道途信息全知者终末忍界
相邻小说
柯南之我真不是白干原来我是大剑仙原来我是大佬转世我妻上将军,开局坑杀敌军四十万我,kpl教练,正在热身穿越四合院里做倒爷综漫之从一人开始的刀客从一人开始掌控诸天从一人开始攻略诸天重生之车企巨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