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甚好!朕很期待先生的十年大治。”赵顼再次举杯给王安石敬酒。
“定不负圣上所望!明年大选,君实也会参选,以君实之才少不了一个执政的位置。圣上如果回汴京,最好在第一时间,先登门拜访君实。圣上切记,不是圣上诏他觐见,而是圣上亲自去拜访。”王安石嘱咐道。
“按政事堂的规定,政事堂成员的选举由四大学府的选举产生,但具体的职位还是由朕来任命。司马光即便能进入政事堂,能不能做执政,还得过朕这一关。上次司马光等人怂恿圣母娘娘立新帝,朕怎么可能把执政的位置给他?”赵顼不同意道。
赵顼知道王安石和司马光是好朋友,王安石为司马光说话,本没有错,但王安石说司马光少不了一个执政的位置,这就有点冒犯他这个皇帝的权力了。
“圣上,政事堂制度变了。四大学府分别成立了议政院,经过四大议政院决议,对政事堂制度进行了改善。政事堂的成员还是四大学府选举产生,但具体的职位是按选票确定的。宰相和两位执政自动由选票最多的前三名担任,其它职位,由圣上与宰相共同决定,圣上与宰相意见不合,则加上执政两人商议,若还是不能确定,便有政事堂讨论通过。”王安石笑眯眯地说道。
说完,王安石就盯着赵顼,希望赵顼能默认这样的改变。事实上,这样的改善,等于是剥夺了赵顼的权力。如果宰相等人由赵顼任命的话,赵顼肯定任命很听自己话的宰相,从而把持权力。现在的话,宰相不由他任命,那么宰相与他意见不合的几率就多了。
“参选者,由谁提名?若朕对政事堂不满,对宰相不满,怎么办?有人觊觎朕的皇位怎么办?权相把持朝政改朝换代怎么办?”赵顼没好气地问道。
赵顼脸色铁青,现在新法还没有巩固下来,这个时候限制了他的权力,那么新法出现了波折,他岂不是又得违法办事,动用自己的威信,调动军队,强行解散政事堂?如果出现权相,岂不是又会出现改朝换代?中华文明在改朝换代中丢失的东西太多了!
“圣上放心,若圣上对宰相执政不满,可以把意见反馈给四大政议院,四大议政院讨论通过的话,宰相会被撤职。选票第二的自动接任宰相。政事堂空缺,由圣上提名,经过四大政议院通过,可以任命职位。这样的话,大宋国祚不会动摇。参选者的提名由四大学府的所有的教员,百人联名即可提名,提名后由督部吏部进行考核,必须符合五个条件:四大学府卒业,地方任职十年以上,中央任职三年以上,政绩卓著,廉洁干练。”王安石知道赵顼心里不平衡,小心地安慰道。
“地方上各路州县,没有这样的选举制度吧?朕的将士们没有条件入选吗?”赵顼又询问道。
来自后世的赵顼,在一定程度上赞同民主,因为对于宋朝而言,文化不再像隋唐一般被贵族垄断。科举制度的平民化,加上现在四大学府教育制度的全民化,普通百姓已经有了一定的觉悟。
然而,赵顼不赞同绝对的民主,因为随大流的人太多了,他们自己的生活都顾不了,哪有时间参与到选举中去?最终的结果还不是随大流,被蛊惑,或者被收买。这样的民主一点用都没有。
后世各国的民主,赵顼是见过了,绝对的民主只会导致绝对的独裁,只会产生一系列的腐败和明争暗斗。其它的不说,单说后世中国的乡村,就因为民主选举,最后乡村的职位都被一些地痞流氓霸占,那些人根本不会考虑怎么发展自己的家乡,只会想着自己上位后倒卖集体财产,然后乘机发财。
能够具有主人公意识并且关注国家命运的人,有能力关注国家命运并且有使命感的人,只会是那些读书人。从这一点上讲,赵顼就很赞同后世的大学生当村官,因为大学生有使命感,有一展抱负的强烈意识,也有当好村官的能力。
当然也不是所有的读书人都有主人公意识,所以赵顼设立的选举制度,只限定在四大学府,只限定在中央。
“圣上放心,唐代藩镇之祸的教训已经很惨痛了,怎么可能放权地方?将士同样可以入选,条件差不多:卫国学府卒业,在边防军、联防军、海卫军服役十年以上,在龙卫军、铁卫军、军部兵部各司任职三年以上,战功卓著,廉洁干练。”王安石回答道。
“好吧,朕多心了,先生尽管去做,朕会全力支持先生的!”赵顼无话可说了,只能举起酒杯给王安石敬酒。
········
与山地兵团士兵们一起的晚宴结束后,赵顼责令基隆知县郑通安排好王安石等人的住宿问题。
因为基隆港口白天比较繁忙,港口还在进一步扩大建设当中,所以第二天,赵顼没有告别王安石,天不亮,就令山地兵团拔营前往基隆港口。
天亮之时,一百艘运兵船以赵顼的座舰龙舟为首,已经驶出了基隆港。航行了一天一夜,终于抵达泉州港口。
泉州港口很大,已经超过了广州,成为仅次于明州、上京的第三大港口城市。但港口上停泊着大量的商船,显得十分拥挤,运兵船不得不摆成一字型,在守望船的引领下依次进入泉州港。
此时此刻,赵顼率领着三万流求各族组成的山地兵团已经抵达泉州南门。
赵顼以前没有来过泉州,只在后世历史书上知道泉州这个名字,知道他是从宋朝到明朝时的中国第一大港口。
赵顼的到来很突然,泉州知州并没有来迎驾。赵顼也懒得等在港口,直接来到了泉州南门。或许在港口,赵顼并没有觉察出异样,但此时此刻,赵顼却有种身在他乡的感觉。因为来来往往的一半以上都不是大宋人的面孔,甚至几乎所有人的穿着都不是宋服。
赵顼望着南大门那奇怪的城墙,城墙上,用城砖镶嵌出天使与十字架的图案,而且南城门是和大宋建筑物格外不同的尖拱形,上面镶嵌出十字架和火焰、十字架和莲花,此外还有二十多行赵顼不认识的鬼画符般的文字。
当看到那朵火焰时,明王暗影卫指挥使*,还有他那两个徒弟方腊和石宝都连忙下马,跪在地上礼拜。
赵顼不知道,莲花十字架、火焰十字架是从波斯传来的基督教分支——景教的标志。这种十字架被人们称为“刺桐十字架”,也就是“泉州十字架”。他所看到的那行阿拉伯文,是称颂“圣父、圣子、圣灵”的。
景教是波斯与沃教、摩尼教并立的三大宗教之一。摩尼教是沃教的发展,而明教则是摩尼教的发展。景教起源于叙利亚,是从东罗马帝国东正教分裂出来基督教派,被东正教视为异端。后来在波斯找到大量的信仰者,改称亚述教会,成为波斯三大教派之一。
波斯三大教派和中国的三大教派一般,几乎不分你我。景的意思就是光明。沃教崇尚光明、摩尼教也崇尚光明,兼有三大教派特色的明教同样也崇拜光明,明教总坛光明顶上有一个不断燃烧的高塔,里面永远不会熄灭的圣火就是从波斯传递过来的。大宋各明教分坛的圣火则是从光明顶传递过来的。
赵顼后世是孤儿,是一个基督教徒收留了他,后来又送到了基督教堂赞助的孤儿院,赵顼的童年就是在孤儿院度过的。那时,他还参加过基督教堂的唱诗班,受过洗礼。可是说,他也是一个基督教徒,只是不是很虔诚。因为自从上了初中后,他的所有学费都是由国家提供的,一直到大学毕业参军,都是如此。慢慢地,赵顼对宗教的兴趣越来越低,成为了马克思的忠实信徒。
虽然不虔诚,但是赵顼对基督教十分的感激,如果没有那名基督徒的收养,他或许已经冻死街头了。毕竟赵顼小的时候,中国还非常落后,这方面的制度还不完善。所以,赵顼在当了特种兵,拿了高工资后,第一年的工资全部捐给了他小时候参加唱诗班的那所基督教堂,而他的整个人生却全部贡献给了国家。
当赵顼看到城门上那个十字架时,心里也在暗暗祈祷。只是赵顼祈祷错了地方,景教和他后世信仰的基督教并不一样。
打马进城后,三万山地兵团入驻了泉州联防军驻地。联防军驻地,顾名思义,就是驻扎联防军的军营。赵顼进行军制改革后,联防军数量不多,大宋一共也就十万联防军,还设立了十个团镇,由而,各州县的联防军人数就更少了。联防军人数少,但军营却修得很大,这也是为了调兵方便。一旦发生比较大的战事,联防军驻地也可以招募更多的百姓入军参战。
“你们知州在忙什么?怎么到现在朕还没有看到人影?”安顿山地兵团后,赵顼有意巡视泉州,那最好的向导就是泉州的知州了。
“启禀圣上,知州在和大食人谈出售寺庙道观地产的事情。”一名小吏拱手答道。
“哦,去看看。”赵顼显得十分意外。
宋代泉州的社会经济繁荣,特别是泉州的海外贸易繁盛,佛教寺院积聚了巨大的财富,僧人和善信兴起了历史上没有过的大规模的修寺、建塔、造桥工程。唐、五代遗留下来的规模较大的佛寺得到重修,也新建不少的寺庙,如崇福寺、南天寺、法石寺和小雪峰寺,在泉州开元寺建甘露戒坛等。而泉州的地方官大都延请高僧,改建院堂,改变了对佛教寺院的管理方式。
不过,自从赵顼任命了两大国师,裁撤冗僧之后,佛道两家大量裁员,凡是不懂经文的和尚道士尼姑女冠,全部要裁撤。裁撤过后,寺庙保留,寺庙的田产则均分给被裁撤者。没有被裁撤的合并到较大的寺庙。
这样一裁撤,很多寺庙就空置了下来,而百姓要上个香什么的,就得去大寺庙。大寺庙的田产虽然要纳税,但是因为寺庙少了,大寺庙的香火反而更加鼎盛,光是信徒的香火钱就足够供养寺庙了。
而且,僧道也不是修行那么简单,还得传播经文,各个寺庙都开设了讲经堂,免费为信徒讲经。同时,还得走街窜户,询问记录百姓的生活疾苦,百姓按了手印后,便是一项功德。这个礼部的僧道司会督察的,讲经少的,上报功德少的,不达标的寺庙,则要重新考核,不能通过的则要还俗。(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