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大文学移动版

m.dwxdwx.com

第564章 治治朝臣们的拖延症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信并不长,但王承恩越念越没勇气,最后索性停顿下来征询崇祯的意见,“陛下,还要念吗?”

崇祯脸色阴沉,牙关紧咬,问刘慧明道,“先生,此书何人所写?”

刘慧明从容道,“出自松江府上海县知县文逢吉,他也是荆州兵备使文安之之子,精明有干才,臣让其在南直负责筹措白杆兵的被服和船只,听说金华大旱,便传书与他,这是他给臣的回信,今日凌晨才到的。”

松江府大抵相当于现在的上海市,不同于后世的商业中心,这个时代的上海市以种植棉花、纺织加工为主产业,已经形成了初步的产业集群了,在大明有衣被天下的美名。

刘慧明给文逢吉搞了个上海县的知县的官当,一来是为了让他在那里筹集军资,二来是想把崇明岛辟作水师基地,控制海运。

崇祯伸手接过信笺,艰难地把剩下的部分看完,看到最后忍不住骂道,“混账,都是为富不仁之辈,圣贤书都读到狗肚子里了。”

刘慧明和王承恩早已习惯了崇祯的咆哮,朱之冯却吓得如筛糠,匍匐在地上就像在躲避地震一样,“陛下,保重龙体啊。”

崇祯把信往他面前一扔,冷冷地道,“你自己看吧,百姓的田产都快被他们侵吞完了,你还想着劝解他们放粮,当真是书生之见。”

朱之冯哆哆嗦嗦地捡起信纸,首先告了声罪,才仔细阅览起来,等到读完,也已汗流浃背,面若锅底了。

刘慧明道,“这些灾民若不能及时得到安置,只需要一个有威望的人站出来振臂一呼,就会变成乱民,江浙乃国家最为富庶之地,乃是赋税的根本,可乱不得啊。”

朱之冯默默地点了点头,江南有多重要,不需要任何人提醒。

刘慧明见他认可了自己的观点,接着道,“救灾就像打仗,兵法有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老大人不了解当地的情况,对灾情一无所知,所想的策略难免有失偏颇,现在有了一手信息,不如再好好思量思量。”

朱之冯思索良久,最后才缓缓地说,“只有尽快运粮入浙才成,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刘慧明道,“前天早朝我向皇上推荐了集中高产作物,你去了之后也要抓起来,虽然已经立秋了,但还可以抢种一茬土豆,三个月就有收成,到时灾情自解。”

崇祯也道,“朱卿可在江南试种番薯、玉米和土豆,待来年有了收成,可解部分种粮到京,朕再推广全国。”

朱之冯郑重地行了一礼,躬身道,“老臣定不辱命。”

刘慧明道,“老大人离开江南已有十年,不熟悉江南现在的情况,以后的信息,我会抄送一份给你,让你在到达浙江之前对当地有一个大体的了解。”

朱之冯发自内心的欢喜,连忙道谢,“如此,下官感激不尽。”

刘慧明仰头看着房梁,盘算了一会儿,“湖广的粮食应该已经启程了,有可能比你还先到。”

朱之冯吃惊不已,“此言当真?”

崇祯也问道,“爱卿果真已筹集好了粮草?”

刘慧明点点头,道,“二十九日早朝一结束,臣就飞鸽传书给夷陵知州张达中,今天是八月初十,想必他已经收到信了。张达中此人做事稳妥,定然已经备好粮食。”

崇祯呵呵笑道,“爱卿行动之快捷,满朝无出你之右者也。”

“臣做事最讲究效率了,一直都是雷厉风行的。” 刘慧明看了朱之冯一眼,道,“大明的官员有一个很大毛病,就是爱拖延,出个差还要告别亲友,做个践行宴,实在太耽搁时间了,要是臣去浙江的话,绝对用不了一个月,最多二十天就能赶到。”

“你说得对!”崇祯若有所思,道,“记得有一年东虏扣关,朕以张元佐为兵部右侍郎镇守昌平,以魏国征为内衬提督镇守天寿山,国征当日就赶到了天寿山,张元佐三日还未出府门,你说摊上这样的臣子,朕有什么办法!”

刘慧明哈哈大笑,拱手道,“服了,服了,真是服了!”

朱之冯听得尴尬不已,张元佐和他是同年,两人关系一直都很不错,没想到现在却成了皇上和阁老眼里的反面人物了。

刘慧明道,“我这人最烦拖延症了,掌管兵部以来第一把火就是治他们的拖延症,这一个多月下来,已经大为改观了。”

崇祯道,“你现在入了阁,朕希望你也能好好治一治臣子们的拖延症。”

“那是当然!”刘慧明又看了一眼朱之冯,道,“这不就从朱老大人身上开始了吗?”

朱之冯诚惶诚恐,一时不知说什么好。

说了会儿闲话,抽了一锅烟,刘慧明又把话题拉了回来,“这次调粮,不是以官府的名义运送的,而是以商社的名义送的。”

“商社?”朱之冯再次惊倒,不可思议道,“商社去赈灾?”

“对啊!”刘慧明肯定地说,“我已令惠民粮社和群益粮社分别运送粮食到浙江开分号,再加上赈灾粮,金华的粮食必定大为增加,到时再让两家粮社与当地的粮社打价格战,就可以把粮价拉下来了。”

崇祯不解地问,“何为价格战?”

“价格战嘛,简单来说就是比谁卖得便宜!”刘慧明解释道,“我已令两家粮社永远以市场价八折的价格出售粮食,到时就看金华的粮商跟不跟了。如果他们也降价,我们就在他们新的价格基础上再打八折,如此一步步把价格拉到正常水平,让老百姓受益。”

朱之冯问道,“为何不直接降到百姓可以接受的价位?”

刘慧明笑了笑,“倘若从十两直接降到二两,当地富户直接出手把咱们的粮食都买下来怎么办?”

崇祯也想问这个问题,听到刘慧明的解释仍然不太明白,“难道降到八两他们就不会全部买下来吗?”

刘慧明双手一摊,坦然道,“那就看是他们银子多还是咱们粮食多了。”

朱之冯道,“臣定不会让无良商贾胡来。”

刘慧明笑道,“他们真要买也不犯法,朱老大人可不好治他们的罪啊。”

朱之冯怒道,“难道任由他们胡作非为吗?”

崇祯也道,“万一他们不跟呢?”

刘慧明道,“那就再降价,降到七成、六成,甚至五成!”

朱之冯道,“若是此刻他们又跟进了呢?”

刘慧明想了想,“或许可以想点儿其他办法,比如限购,每日只能买五斤粮食,或者只能用大有钱庄、汇丰钱庄和崇信钱庄的银票来买等策略。”

没有统一货币就是麻烦啊,连打字都要多打几个!

崇祯不解地问,“每日只能买五斤粮食倒是很好理解,但是只能用银票来买是何意?”

刘慧明一脸坏笑地说,“这样一来,要买粮必须得先去兑换银票,咱们可以让钱庄故意拖延,时间一长他们自然吃不消了。”

崇祯哈哈大笑,“爱卿此策阴损至极,不过损得好,损得好啊。”

朱之冯听得面红耳赤,心道陛下已经被刘慧明这奸佞之人彻底带坏了,竟然连这种厚颜无耻的话都能说得出口了!

这厮竟然还当着皇上的面吞云吐雾,简直成何体统?

他正要进谏,却听崇祯吩咐道,“朱卿听到没,若你不能劝解当地富户放粮就用此策,卿可是立了军令状的。”

“臣……遵旨!”朱之冯极不情愿地领了旨。

崇祯又吩咐刘慧明,“先生速去传旨,让两家粮社和三家钱庄提前去金华开设分号。”

刘慧明忙点头答应了。

朱之冯一脸狐疑地看着崇祯和刘慧明,问道,“莫非这些商社也是陛下所开?”

“非也!”刘慧明笑着说,“这是朝廷开的,不是陛下开的,算是官办钱庄和官办粮社,朱大人到了浙江可要好好保护好他们哦,有他们在,保你能顺利完成赈灾任务,若是他们进不了金华,或者被赶出来了,你想救灾就只有靠祖宗显灵了。”

“朝廷怎么能办商社?”朱之冯三观尽毁,“朝廷经商,体统何在?”

“所以才要朱大人保守秘密啊”,刘慧明收起笑容,严肃地叮嘱道,“没有钱庄吸纳存银,朝廷哪儿来的银子招募新军、发放军饷,没有粮社哪儿来的粮食去赈灾?倘若朱大人出去乱说,让人知道大有钱庄和汇丰钱庄是朝廷办的,百姓不再往里面存银子了,那你的罪过可就大了……”

刘慧明突然转向崇祯,“陛下,这该怎么处理?”

崇祯从牙齿缝里挤出三个字,“诛九族!”

朱之冯终于知道朝廷突然多出来的银子是怎么来的了,他这人虽然迂腐,但还是分得清轻重的,闻言忙道,“老臣定当紧守机密!”

刘慧明道,“老大人,在赈灾过程中你慢慢就会发现这些商社的作用,我敢保证,你一定会改变看法的。”

崇祯道,“朕有意让崇信钱庄的银票与你那两家钱庄通用,爱卿以为如何?”

刘慧明一怔,随即笑道,“没那个必要吧?”

崇祯不解地问道,“为何?”

这个主意他可是想了很久才想出来的,自认为是一个妙招呢?

刘慧明道,“大明银行已经在筹备了,等待银行正式开业,第一件事就是发行统一的银票,当然也可以叫宝钞,咱们现在做这些不就白干了吗?”

崇祯想了想,笑道,“说得也是,朕还以为想了个妙招呢!”

“哈哈!”刘慧明哈哈大笑,“陛下能想到此妙招,说明您已经对商业有很深的造诣了。”

“朕天天听你讲商业模式、平台经济,难道就不能有一点儿长进吗?”

君臣二人你一言我一语就像说相声一样,早把一边的朱之冯看呆了。

崇祯看了朱之冯一眼,道,“灾情过后,你要协助这几家商社在江南打开局面。”

朱之冯已经放弃抵抗了,心道一只羊也是赶,两只羊也是撵,反正已经没有立场了,这清高就不用装了吧。

再说了,刘慧明这些商贾之道确实于国于民有利,他也不是食古不化之人,何 何必自寻苦恼呢?

崇祯又吩咐刘慧明,“先生从新军里拨出三千人随朱卿南下,一来保护朱卿的安全,二来协助朱卿赈灾。”

“是!臣遵旨!” 嘿嘿,这可是一个把势力渗透到江南的绝佳机会啊,刘慧明当然不可能放过了,有了兵,文逢吉的工作就要好开展得多了。

刘慧明短时间内就已经决定派王雷带部分人马随朱之冯下江南,自己再从夷陵守备秦永成那里抽调部分人马,组成一个团的兵力,再加上横行长江的水师,足可以让文逢吉如虎添翼了。

刘慧明看了看朱之冯,又看了看崇祯,迟疑道,“只是现在新军还未训练成熟,恐凑不齐恁多精兵,可能要从湖广调兵才成。”

崇祯二话不说就答应了,朱之冯心里也放心了不少,他也是带过兵的人,自然知道其中的利害关系,有了兵马,他才觉得此行真的有了几分把握。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热门小说
盖世双谐玄尘道途信息全知者五胡之血时代终末忍界我只有两千五百岁你老婆掉了绝对一番反叛的大魔王奸夫是皇帝
相邻小说
重生蟠桃,被猴子偷听心声花落西汉陷入我们的热恋在偏执的他心里撒个野灵气复苏:从血月开始重生斗破之小医仙高考失利后成了大明星九境之主容后传我在古代直播种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