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大文学移动版

m.dwxdwx.com

第421章 军营二三事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第二天,刘慧明又早早地来到新兵营视察。

新兵已经训练了两天了,刘慧明迫切地想知道训练情况。

可能是由于北方多战乱的原因,这一批的兵源素质远不如湖广,刘慧明在校场上看了一炷香的时间,发现每一营居然有一大半的人分不清左右脚。

“一,伸左脚出右手!二,伸右脚出左手!”一个晒得黝黑的老兵一边操起手里的藤条朝一个惶恐的新兵身上抽去,一边大声呵斥着,“左脚右手,左脚右手!你这夯货,就是不懂,就是不懂,老子抽不死你!”

那新兵被抽的龇牙咧嘴、眼冒金星,仍然不断出错,看得一边的刘慧明摇头不已。

“我去,这些人也太次了吧!”刘慧明看着火冒三丈的教官和被揍得龇牙咧嘴的新兵们,心中不禁感到一阵无奈,清军这几次入关,对北方造成的破坏实在太大了,搞得自己招兵都找不到好苗子了。

又看了一阵新兵挨揍,刘慧明终于不忍再看下去了,实在太残忍了,太没有人道主义精神了,要是在后世这些以老兵为主的教官个个都要上军事法庭啊。

回到签押房,刘慧明还是有些放心不下,把张勇和毛端找来嘱咐道,“对待新兵还是要友好一点儿,你们这么暴力,小心把人逼反了。”

毛端不以为然地道,“大人放心,这些人都是穷苦人家的孩子,都老实得很,只要能吃饱饭就不会有事。”

张勇也附和道,“毛先生说得是,这些人来军营就是为了吃口饭,只要有饭吃就不会反。”

“吃饭的问题你们放心!”刘慧明看了看账簿,对二人道,“咱们的粮草还够吃二十多天的,再过半个月南方就有粮食运来了。”

张勇大喜,“那太好了,只要有粮食末将就不担心了。”

刘慧明呵呵一笑,“不仅有粮食,还有服装和被褥?。”

张勇吃惊道,“还有服装和被褥?”

刘慧明点点头,“天马上就要变冷了,我已吩咐文三公子在江南采买冬装和被褥。”

二人喜形于色,大赞不已。

刘慧明看了一眼如人间地狱一样的校场,伸了个懒腰道,“新军训练有什么问题,尽管向我开口。”

张勇道,“目前没什么问题,只是请大人多到新军来一些时间,标下觉得像以前在夷陵和襄阳那样就挺好。”

毛端也道,“很多新兵都是冲着老大人的名声来,大人久不露面,士卒难免以为我们在哄骗他们。”

刘慧明想了想,觉得他们说得有理,袁世凯小站练兵不就是和士卒同吃同住,亲自发饷吗?

“你们说得对,这段时间我是有点儿忘乎所以了,以后我一定常来”,刘慧明深刻地检讨了一番,又立

了个规矩,“以后就每三天在军营呆一天吧,你们觉得怎么样?”

张勇走后,刘慧明找到何欢,二人一起除了兵营来到外面的商业街,兵营已经开始运转了,商业街自然也跟着开业了。

二人在唯一的一家酒楼吃过饭,又去钱庄晃了一圈,钱庄掌柜姓吴,见到何欢陪着一个莫西干发型的大人物进来,瞬间就知道正主是谁了,忙上前打躬道,“老朽见过大人,见过何先生。”

何欢嗯了一声,示意他头前带路。

三人来到后院坐下,刘慧明首先问道,“咱们的军饷可是从钱庄里发的,你们可有对接好?”

何欢点头道,“学生遵大人之意,专门成立了一个薪酬部,负责军饷的核对,负责人是谭兴悌。”

吴掌柜也接话道,“钱庄这边,老朽也派有专人负责,咦,小李子哪里去了?”

一个伙计闻言忙跑了出去,不多时就领了一个少年进来,吴掌柜指着那那少年道,“禀大人,这人名李忠,乃是第一旗算学班的学子,负责军饷之事就是他。”

李忠忙跪地磕头,操着一口地道的湖北话道,“小人李忠见过大人。”

是湖北来的,还是算学班出来的,刘慧明就放心了。

“军饷乃是机要大事,可马虎不得!”刘慧明盯着三人,嘱咐道,“不仅账要算明白,还要注意保密!”

三人不禁一怔,刘慧明接着解释道,“我给你们的薪酬表上面是不是分了军事营团旅的?这就是很重要的军事机密,因此,你们每月发完响以后,都要把这些资料还回去,不许留在钱庄。”

吴掌柜忙点头道,“是,是,老朽明了!”

“这只不过是我举的一个例子,还有很多地方需要保密的!” 刘慧明看了一眼三人,又叮嘱道,“你们下去好好思量一个方案出来,一定要做到万无一失。”

从钱庄出来,刘慧明又视察了军营的后勤部,由于是初创,后勤部显得还有些凌乱,除了粮食,什么都缺,特别是肉类和蔬菜,更是紧缺得很。

马祥龙简单地汇报了一下工作,最后不好意思地看了看刘慧明,请罪道,“属下办事不力……”

何欢的脸上也有些尴尬,军营的前期筹备工作是由他负责的,马祥龙是后来才接手的,他又是整个筹备组的大总管,出了这样的事脸上也有些不好看。

刘慧明摆了摆手,对二人道,“没事的,慢慢改吧!这么多人的衣食住行,可不是简单的事,你能做到这样已经不错了。”

肉和蔬菜的问题在后世很好解决,但在这个年代就有些恼火。蔬菜还好一点儿,为了解决蔬菜的问题,马祥麟这段时间疯狂地收购野菜,不管什么野菜,只要能吃就要,可让周围的老百姓赚了钱。

“咱们可以多买土豆和地瓜啊!”刘慧明想了想,建议道,“我记得天启年间大学士徐光启就在天津种过地瓜和土豆,现在这里应该有了吧?”

马祥龙摇头道,“属下并未购到土豆和地瓜。”

唉,刘慧明沉默了,都二十年过去了,这些高产的作物还没推广开来,大明朝廷的办事效率也真是够了!

蔬菜的问题还好一些,肉类就更麻烦了,这个时代的主肉已经是猪肉了,但这个时代的猪太小了,长得又慢,刘慧明就算想买都买不到。羊肉倒是有一些,但数量比主肉可差远了。

刘慧明不得不把目光投向长城以北,心道,等哥们儿端掉宣府那个毒窝以后,一定要从蒙古草原上进口一些牛羊。

说到最后,食盐的问题再次浮上水面。

何欢道,“现在吃的盐都是户部拨来的,最多还能吃十天。”

刘慧明拍了拍额头,道,“先去市面上买吧,管他官盐私盐,只要是盐就买。”

马祥龙点头应承。

河北的长芦盐场在后世可是中国三大产盐之地,刘慧明现在身居高位,有的是办法把它搞到自己名下。仔细思索了一会儿,刘慧明很快就想到了办法,对二人道,“你们先想办法买盐,我也会想其他办法的。”

二人来到算学班,学校已经建得差不多了,刘慧明让人叫来唐卯,吩咐道,“虎泽,你以后也不用再给我当秘书了,我现在给你分配一个重要的工作,就是当这算学班的山长。”

唐卯这人天生热爱数学,闻言大喜道,“学生一定做好这个山长。”

“咱们这个算学班以后要扩张,不禁要有算学,还要教授文学、哲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天文学、地理学,医学等学科。”刘慧明看着崭新的校舍,想了想道,“也该有个正式的名字了,你们想想叫什么比较好?”

何欢想了想道,“《礼记》有云: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大人的书院教授的是格致之学,不如就叫格致书院。”

唐卯也附和道,“嗯,好主意,学生也觉得‘格致书院’不错。”

“那好,就叫‘格致书院’”,刘慧明是个懒人,既然他们都认可了,他也懒得想其他的名字。

明末正处于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黄金时期,很多传教士在中国的土地上传播西洋之学,刘慧明的想法很简单,通过这个书院全面系统地引进现代科学知识。

“我记得钦天监有个叫汤若望的家伙!”刘慧明一边想一边对唐卯道,“这人统管所有西洋教士,我跟他约个时间,到时候大家碰个面,一起编写一套教材出来。”

汤若望在后世名气想当响亮,不过在这个时代还是默默无闻的,刘慧明早就想认识他了。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热门小说
盖世双谐玄尘道途信息全知者五胡之血时代终末忍界我只有两千五百岁你老婆掉了绝对一番反叛的大魔王奸夫是皇帝
相邻小说
重生蟠桃,被猴子偷听心声花落西汉陷入我们的热恋在偏执的他心里撒个野灵气复苏:从血月开始重生斗破之小医仙高考失利后成了大明星九境之主容后传我在古代直播种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