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轰炸式推进的进行,太平洋共和国军队逐渐占到了上风。
从南北两个方向逼近中部主阵地。
中部主阵地的日军,虽然竭尽全力的希望能够向南北两个方向增援,但是由于太平洋共和国的海空军几乎每一天都在追整个岛屿进行狂轰滥炸。
1月1号在进行了非常长的战役时间之后,太平洋共和国的陆军终于从南北两个方向彻底截断了整个岛屿日本军队的连接,并将整个岛屿上的日本驻军分割成三个方向。
此时的日本军队已经意识到了最终的失败,他们已经开始向还跟随着他们作战的平民下手已经预示着失败的这些日本军队,强行要求平民跟随他们一起自杀,并酿成了非常巨大的惨案。
月1号北部和南部的日军相继被消灭,只剩下中部地区的日本军队还在顽强的抵抗不过他们的顽强抵抗,基本上已经没有太大的作用了,随着陆军兵力的持续增强,琉球群岛战役基本上已经进入到了最后阶段。
不过即便进入到了最后阶段,日本军队依然展现出了非常强大到垂死挣扎的能力,他们在中部的山地地区给予了太平洋共和国陆军巨大的阻碍,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太平洋共和国无论是海空军还是陆军都已经厌烦了这种无休止的作战行动,他们决心加快整个战役的进程。
月4号太平洋共和国海军运输了超过16吨的燃烧弹,然后经由陆军和空军联合投放在中部山地的地区,最终整个山西地区的通道全部被焚烧。
大火从月4号一直燃烧到月7号,在长达四天的时间里面,几乎所有日本军队已经被火焰烧得所剩无几,直到月7号的时候,太平洋共和国才最终占领整个冲绳。
冲绳战役的结束,标志着日本对于南方各个岛屿防守的崩溃。
这个基本上可以视为日本连自己近距离的岛屿都无法防守,而冲绳战役结束之后,太平洋共和国可以利用冲绳战役中获得的各种积分,来兑换足够多的平民以及更多的军队,不过对于日本人来说,除了损失大量的人力之外,几乎什么都得不到,而且重重的失败,也使得日本本土更加的恐慌。
日本大本营在召开的会议当中着重讨论了这一次重生失败,到底是因为什么原因讨论来讨论去,最后大家都知道重生失败是什么原因,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海军的失败,海军在冲绳战役的时候根本就没有出战,即便日本天皇站出来要求海军出战,海军也拒绝了海军出去,觉得主要原因就是因为现在海军无法和太平洋共和国的军队作战。
不过这样的原因也使得海军在陆军和天皇以及日本政府之间产生了巨大的矛盾,陆军此时非常的愤怒,因为这相当于日本海军把日本陆军扔在冲绳岛上不管了,而政府和天皇也显得非常愤怒理由更加简单,因为冲绳的失去实际上对于政府造成了巨大的打击。
伏见宫博恭王此时希望能够发动一次反击来为海军争取一定的面子。
不过这个态度遭到了山本元帅的反对,山本元帅依旧坚持联合舰队必须在拥有四艘航空母舰之后才能出战,而现在最后的两艘航空母舰依然在日本的造船厂里面遥遥无期。
其实按照正常的建造顺序,日本海军联合舰队的新式航空母舰会在194年的4月份左右形成四艘航空母舰的配置,但是由于太平洋共和国占领硫磺岛,对日本本土进行全方位的轰炸。
这几乎使得日本国内的工业企业无法正常运转,日本的大型船台被当作了首要的攻击目标。
在太平洋之后,国海空军的联合攻击之下,日本联合舰队几乎没有任何的空间来生产一些大型的战舰,即便是战列舰现在也全部停工了,而且更重要的一点是由于日本对外的所有通道全部遭到切断,现在日本能够动用的资源仅仅是日本本土以及朝鲜的资源。
这些资源根本不足以支撑如此高的消耗。
这样多重因素叠加,最终促使日本就遭遇了一场毁灭性的失败,而这场毁灭性的失败也最终使得整个日本政府内部越来越怀疑这次战争能否继续进行下去。
也正是在这样的因素叠加之下,日本内阁甚至提出了一个同美国以及太平洋共和国谈判的方针。
日本内部的温和派认为现在的战争形势对日本越来越不利了,不过由于德国在欧洲方向依然处于优势地位,虽然意大利崩溃了,但是同盟国应该也会担心德国会发动反击,所以日本希望能够和同盟国进行谈判,并且用参加同盟国并且对德国作战这种方式来换取同盟国,原谅日本发起对珍珠港的攻击。
这样的方式在日本内部有一定的争议,日本陆军是拼命反对这种方案的,但是日本海军以及日本内阁并不反对,日本天皇甚至从某种角度上来说也是默许这种谈判方案的。
由于日本还没有对苏联宣战,所以日本外相通过苏联和美国达成了联系,希望能够和美国进行谈判。
不过美国方面对于和日本谈判还是没有太大的需求的,现在太平洋方向上主要的压力都集中在太平洋共和国身上,而美国和日本谈判的话,是否要通知太平洋共和国呢?
如果要通知太平洋共和国的话,那么很显然会加大泄露秘密的可能性,如果美国和日本秘密谈判的话,让美国的媒体知道了,那绝对是一场腥风血雨,而另外一方面如果不让太平洋共和国知道的话,那么一旦这次谈判达成,美国和太平洋共和国的之间的关系,将会经历非常巨大的波折。
在这一系列错综复杂的关系没有搞清楚之前,美国政府内部无论是军方还是政府全部都不同意和日本进行谈判,仅允许美国驻苏联大使和日本驻苏联大使进行意向性的接触。(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