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0号,在洛川号航空母舰编队抵达苏门答腊岛的时候,新加坡附近的局势发生了重大变化。
从各个英国空军基地起飞的侦察机,在向南中国海海域,进行大规模的搜索之下,英国人终于有了重大发现,他们发现了天城号航空母舰。
此时的天城号航空母舰和其护航的四艘驱逐舰,正在新加坡正北方的750海里以外,并没有和葛城号以及飞龙号两艘航空母舰在一起。
在发现天城号航空母舰之后,英国远东舰队的司令官,希尔中将,突然意识到,自己现在可以和联合舰队一战了。
在英国空军如此大规模的搜索之下,南中国海,基本上是处于完全透明的状态,竟然只发现了一艘航空母舰,那么也就代表着联合舰队可能只派出了一艘航空母舰和一艘战列舰组成的舰队,前往新加坡地区,这简直严重低估了英国远东舰队的实力。
退一步讲,就算联合舰队的主力还在英国人搜索的范围之外,那么这个时候英国远东舰队也应该集中自己的力量,对已经发现的天城号进行攻击,即便日本人,有足够的后备力量,那么也不足以快速支援天城号航空母舰。
所以,在1月0号的晚间,希尔中将下令,英国远东舰队准备从新加坡和沙劳越出发,向天城号发农机集中攻击的主力就将是皇家方舟号航空母舰。
此时的日本机动舰队,其他两艘航空母舰正在菲律宾的南部,对于南云忠一让三艘航空母舰分开到底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历史上一直有巨大的争论,但是有一点可以确定的是,南云忠一,此时命令天成号前往新加坡正北方是给正在攻击位于马来亚半岛最南端的英国,最后的几个据点的日本军队提供空中援助的。
而剩下的两艘航空母舰前往菲律宾南部可能是因为南云忠一担心,之前出现在菲律宾的洛川号航空母舰,可能再度趁着联合舰队前往新加坡的时候北上,用来先搜索一下菲律宾南部有没有敌方的航空母舰。
就这样,葛城号航空母舰和飞龙号航空母舰脱离了英国的侦察范围,使得英国远东舰队误以为他们的正面只有一艘航空母舰天城号航空母舰。
在1月1号,由皇家方舟号航空母舰,狂怒号战列舰,汹涌号战列舰,4艘霍伯特伍德级重型巡洋舰,1艘驱逐舰以及其他辅助舰只组成的远东舰队主力开始向新加坡正北方前进。
英国远东舰队的大规模出动,并没有瞒过日本人的侦查,日本在新加坡地区拥有大量的间谍,他们混迹在新加坡的华人里面,装作当地的华人,为日本军队探取情报。
远东舰队如此大规模的出动,不可能没有一点风声,在出动之前,日本间谍就已经把相关情报向日本情报经构,海机关作出的报告。
海机关在把所有的报告整理完之后,向联合舰队发出了警报。
事实上,即便是没有海机关的提前预警联合舰队也发现了,英国远东舰队的踪迹。
在新加坡北部的天城号航空母舰的侦察机,在天城号以南450海里以外发现了,英国远东舰队的前置巡逻舰。
本来,天城号航空母舰的侦察机,以为这只是英国人的一艘巡逻舰而已,并不代表着有大舰队在后方,但是随着海机关的情报,所有人都意识到了不对。
在得到了海机关的相关情报以及天成号的报告之后,南云忠一马上意识到,天城号航空母舰现在正处于危险当中。
但是他本人并不想让天城号马上撤退,如果天城号马上撤退,向北靠近泰国湾或者向东和联合舰队的其他两艘航空母舰会合的话,毫无疑问,英国远东舰队很有可能,选择后撤,脱离和联合舰队的接触。
这对于歼灭英国远东舰队是不利的,所以在思考了一会儿之后,南云中一向天城号发出命令,要求他向东南,准备和筑前号战列舰带领的炮击编队会合。
然后自己率领的两艘航空母舰以及一艘战列舰编队,将以最快速度和天城号以及筑前号汇合。
此时在东南亚的海域上,正有六支舰队航行其中。
天城号战列舰编队,开始转向东南准备和筑前号战列舰编队会合,筑前后战列舰编队并没有改变航向,依旧在向着新加坡前进,而还在菲律宾南部,距离战场非常遥远的南云忠一率领的,葛城号航空母舰和飞龙号航空母舰正在快速向预设战场前进。
在整个东南亚的南端,洛川号航空母舰编队已经抵达了苏门答腊岛在把运送的陆军放下之后,洛川号航空母舰就将直线向新加坡前进,准备参加,远东舰队对日本联合舰队的海上作战。
而在洛川号航空母舰的北方,已经提前出发的荷兰驻印度尼西亚的舰队此时已经在新加坡以南75海里。
马上就要抵达新加坡了,而美国人的战列舰编队和澳大利亚的,驱逐舰编队,此时还在莫尔兹比港外,刚刚从莫尔兹比港出发。
在英国远东舰队出发之前,希尔中将在和自己的参谋们进行了一系列讨论之后。
最终决定不向同盟国的其他舰队报告,英国远东舰队现在的动向,因为他担心日本联合舰队可能会破译电文。
虽然说他的担心,不是空穴来风,但是希尔中将这个行为间接导致了整个同盟国的其他舰队,并不清楚,英国远东舰队居然已经发动了攻击。
如果其他的,舰队能够得知英国远东舰队现在动向的话,很可能会劝说希尔中将,至少也要等到洛川号航空母舰编队和荷兰人的舰队到位之后,再发动攻击,而不是现在就想拿着英国远东舰队的主力去进攻天城号航空母舰。
希尔中将的这一系列操作,事实上没有瞒过日本人,却把自己的所有,盟友舰队全给骗了。
不过这个世界没有如果,英国人要为自己的所作所为付出代价。(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