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前,朱云经常在网上看到诸如“唐太宗是鲜卑人”“没有纯种的汉人”“中国是一种披着国家外衣的文明”这类可笑论调,偏偏还有不少大棋党和团结癌信以为真,奉为圭臬。
世界上的确没有完全纯种的汉人,但论血统的纯正,世界上还真没有比汉人更胜一筹的民族了。
《龙的传人》有一句歌词:“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永永远远是龙的传人。”
这样的歌词放到欧美国家,就等着被扣上种族歧视的帽子吧。
为什么?没看到连德三都不敢光明正大的宣传俺们德意志都是“黄头发,白皮肤”云云。
但是这样的论调却可以在华夏大行其道。
至于李世民,人家的祖辈唯一和鲜卑扯得上关系的,就只有他外婆的父亲——宇文泰
至于长孙皇后,人家除了头上顶着个鲜卑姓氏,不论血统还是文化,都已经和鲜卑扯不上关系了。
也许这里你就会觉得奇怪了。
长孙皇后祖上可是北魏皇室,怎么血统和鲜卑就没关系了?
这里就不得不提一下“回交育血”。
假如十万鲜卑人和五百万汉人毫无限制的进行通婚,只需要三四代的时间,鲜卑人的后代就会被汉人彻底“换血”。
北魏皇室就是个最好的例子,皇后七成以上都是汉人,结果就让汉人给换血了。
而胡人被汉人换血的前提,便是汉人的数量占绝大多数。
辽阳府城头,原本的金国旗帜被登上城头的山海军丢下城头,取而代之的则是飘扬的三辰旗,朱云唇边泛起一丝笑意。
大局已定!
这次全军猛攻显德门,其他七处城门,朱云倒是没有去顾忌。
他早已将骑兵布置于外围,根本就不怕城内的守军从几处城门杀出。
“城内的渤海人太多了!”
取下凤翅盔,朱云扭动僵硬的脖子,骨骼咯咯作响,眼中充满着冷漠与冰冷。
“必须清理干净。”
屠城的提议,是朱云在军事会议上主动提出的。
朱云给出的理由很简单,辽阳城内的百姓多为渤海人,女真人和汉人反而为数不多,而渤海右姓又大多居于辽阳城内。
这些渤海豪族世居辽阳,势力盘根错节,根深蒂固。
山海军早已将渤海世家大族,视作为你死我活的大敌,如今攻破辽阳府,就势必要将这些渤海豪族连根拔起,彻底毁灭。
本着“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放过一个”的原则,朱云下令破城之日,屠尽全城渤海人和女真人。
但这只是朱云的另一番说辞,屠城之举,除了彻底消灭城内渤海豪族外,还有另一个深埋他内心的目的。
在未来,朱云统治的土地上,他会允许渤海人,契丹人,奚人等民族的存在,甚至只要说汉话,改汉姓,易汉俗,也可以给予他们公民权和参军权。
但这一切,必须建立在汉人的数量处于绝对优势的前提上。
他绝不会容许自己之下的百姓,会有一个数量可以与汉人势均力敌的民族存在。
凑巧的是,辽阳城内的渤海人太多了。
在辽国时代,辽阳的百姓以汉人和渤海人为主,高永昌造反时候,不但清洗了城内的契丹人和奚人,许多辽阳的汉人也跟着遭殃了。
不要以为渤海人汉化程度高,就会与汉人关系会有多亲密,其实在高永昌起兵前,东京的汉人和渤海人就积怨颇深,杀了不少渤海人,这也是渤海人愿意跟着高永昌起事的一个重要原因。
因为持续的战乱,辽阳的汉人大量被杀或逃亡他处,根据朱云搜集到的信息,现在辽阳城内的百姓以渤海人为主,差不多有三四万人左右。
这么多渤海人一旦被朱云强迁至辽南,定然会冲击山海军地盘原有的族群格局。
所谓的汉化,必须建立在汉人强势的基础上。
纵观华夏历史,在胡人处于优势的时候,他们根本就看不起汉人,更谈不上什么融入,反而是希望汉人融入他们。
历史上,胡人政权给汉人赐予鲜卑姓,蒙古姓,女真姓,妄图胡化汉人的例子比比皆是。
至于什么文化认同,人家就算用汉字汉制用的欢,也不妨碍胡人占据优势时看不起汉人,哪来的什么文化认同。
朱云强行将这么多渤海人,从辽阳迁徙至辽南,这些家破人亡,背井离乡之人未尝不会心生不满。
朱云可不想看到自己在前线和女真人死磕的时候,渤海人就在自己的大后方作乱,与金国互相勾结。
他的解决办法还是老一套。
解决不了问题,就解决带来问题的人!
不过放纵部队屠城这种事情,对于纪律的破坏是非常大,朱云不希望山海军是一支被兽欲支配的军队。
就算烧杀掳掠,也必须建立在有组织,有计划,高效的前提上。
恰好朱云手中就有一帮炮灰,用这些炮灰消灭城内渤海人,那是再适合不过的了。
反正这些炮灰都是跟着朱云来辽阳发财的,朱云也只是把他们当成白手套,用完后也会全部解散。
什么?你说山海军所过之处烧杀掳掠,与胡虏无异?
不不,山海军纪律严明,怎会去做这等禽兽之事,都是那些随军的“无赖”所为,与山海军没有任何关系。
“进城”
见入城的时机已然成熟,朱云扬手挥鞭,朝着城门绝尘而去,身后的亲兵紧紧跟随,扬起阵阵尘土。
刚刚行至显得门外,还未踏上吊桥,便有一骑从城内疾驰而出,见到朱云赶紧翻身下马,汇报道,“禀大帅,适才各家渤海豪族使人传话,愿献大笔钱粮,以保全族安危。”
“哈哈哈!!!”
朱云闻言,先是一怔,随即抚掌大笑,狂笑不止,笑声中的鄙夷尽显无余。
翻身下马,朱云一手拍在马鞍上,嘴角隐隐浮现一抹诡异的笑意。
“城破之日,尔府已为我府,尔妻子亦为我奴婢,尔财宝同为我财宝,我要取便取,何劳你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