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惹不起你们,总躲得起吧?
袁世凯差点没气炸了肺,见过无耻的,就没见过这么无耻的。你日本人硬要把黑的说成百的,将所有责任都栽到北洋头上,那也就不要怪我脚底摸油流之大吉。
他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把一个日本公使扔给手下小弟应付干瞪眼。
袁世凯的避而不见,更加激起了日本人的嚣张气焰。负责接待日本公使的北洋政府外交部官员苦不堪言,被日本人的无耻行径弄得火冒三丈,要不是担心被老袁秋后算帐,他真想就此拂袖而去:爷不侍侯了!
北洋政府的一再扯皮,让肩负重任而来的山座圆次郎炸毛了。负责接待应付差事的北洋官员被喷了一脸口水,厉声呵斥北洋政府要尽快给予答复,别闹得最后下不来台大家脸上都不好看。
陆军迟迟没有拿下青岛,反而损失不小耗费严重。军部的口子越开越大,要钱要物索求无度,掌握日本政府的文官集团不乐意了。前文有过介绍,日本政府的财政状况刚刚有所好转,根本就支撑不住长时间的跨海作战。
虽然日本政府掌握的旅顺与山东没多远距离,但单凭一个旅顺,也支撑不起十万人规模的战斗多久,而且还是在这样进展不大的消耗战中。旅顺基地也要留有足够的战略物资储存,以备有可能出现的不时之需。
更不要说那时候的台湾了,对于日本政府而言纯粹就是一个包袱。以日本当时的财政状况,根本就无力开发台湾。日军是在台湾建设了军事基地,对青岛的帮助也有限得很,最多也就是个中转站的干活。
本来就看军部那帮人不顺眼,控制政府大权的文官们纷纷出手。眼见战事不利再不出面打压,难道还要配合他们行动不成?
文官们认为,既然武力一时解决不了问题,那就没必要继续劳民伤财,改用谈判的方式解决问题。他们有这个把握,自从前清以来这样的事情不知道发生了多少,在谈判中北洋政府与前清基本上没什么两样。
日本军部一干大佬不乐意了,这不是在打他们脸吗?
当初出兵的建议是他们所提,把文官集团排除在外也是他们所为。原本的想法是军部独吞拿下青岛后的好处,可没想到最后却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青岛是块硬骨头,并不是想象当中那么好啃,十万日军在山东陷入困战的沼泽当中不可自拔。
不仅仅中国人好面子,外国人也同样如此。尤其是那些身居高位的,鲜少有面对打脸还能无动于衷的。于是,军部和文官集团闹腾起来,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针锋相对一点都没有要退让妥协的意思,事关手头权力也容不得他们退缩。
军部态度强硬,坚持要把青岛战事进行下去,他们认为日军一定会取得最后的胜利,关键是国内的物资支援不能断绝。为了表示军部的决心,青岛那边日军又展开了几次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可惜最后的结果依旧不令人满意。
文官集团也不客气,政府财政摆在那儿,时间拖得越久麻烦越大。他们也有自己的一套说辞,解决中国问题不一定非要军事行动这种过于激烈的暴力手段。历史事实证明,有时候在谈判桌上取得的成果要远远大于战场。
不趁着现在袁世凯不敢出头,北洋政府犹疑不决的当口出手,难不成真要等到中国上下一心抗‘日’时再后悔吗?
军部则认为只有武力打下来的地盘才算稳固,谈判神马滴实在太不保险。战争机器一旦运转起来很难停下,要是谈判不成再想顺畅的运转起来可就不那么容易了。
以眼下那该死的光复军的动员能力,到时候等待蝗军的,还不知道有多少中**队?所以,军部坚决反对文官集团这种没有脑子的做法。要加强青岛前线的兵力部署,国内不能拖了前线将士们的后腿。
双方谁都奈何不了对方,同时又坚持己见闹得不可开交。最后没有办法之下,两方人马找上天蝗,想请天蝗主持做出决断。
天蝗也很是为难啊,心中暗骂两方人马不识好歹,竟然将这样为难的问题抛给自己,良心大大的坏了……
青岛战事目前基本上已然明了,想要速战速决根本就不可能。除非在山东顽强反抗的中**队突然出现问题,但这可能吗?
天蝗比较赞同文官们的想法,但是之前他也是坚定的主战派,这时候突然转变,态度,有种羞刀难入鞘的感觉。不过最后,他还是默认了文官集团的做法……
很快,入侵山东半岛的日军突然改变战略。由战略进攻慢慢转变为战略相持,而且这种过程还是不经意间完成,没有一星半点征兆显露。等到革命联军察觉的时候,日军已经完成了战略部署,再想要下手就有些困难了。
“日本人到底想干什么?”消息第一时间传回后方,王进揉着眉心询问蒋百里。
“不太清楚,应该是日本国内出了什么变故吧?”蒋百里一针见血道。
“有没有什么具体的想法?”王进继续问。他知道蒋百里在日本有关系,而且都是混迹军界的硬靠,此时正好派上了用场。
民主进步党军情部不是没派间谍去日本,但是时间太短还在底层混悠着呢。想要打探到高层的情报,没个**十来年,再加上民主进步党的暗中运做,想都不要想。
“什么想法,估计日本政府财政支撑不住了吧。”蒋百里呀中精光一闪:“军情部收集的情报我都看过,没峡谷到看起来强大的日本也有这么一面。跨海作战不是开玩笑的,对军费和物资的消耗太过惊人,与日本方面速战速决的决策相差太远,他们可能要出什么妖蛾子!”
“哼哼,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而已,还真不信玩bu死这帮混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