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烛所需要的两个重要的东西就是强碱和盐酸。
强碱其实在晋国就有的卖,那玩意是盐湖中的伴生物,多的到吓人,而且还不值钱,余夏一说要买,不知道弄来了多少。
盐酸有些难,想要制作盐酸需要用“明矾“+“食盐“混合饱和溶液蒸发冷凝...食盐余夏不缺,但是明矾,余夏确确实实找了一个星期。
最后才通过李葳蕤找到了。
接着在经过了多次试验,余夏才终于将便宜的蜡烛给制作了出来,不过,等余夏将蜡烛制作出来以后,忽然发现用火镰点燃蜡烛很难。
很快第二个好东西又被余夏想了出来。
火折子...一个一吹就有火的长条,制作工艺十分的简单,稍微好点的,是以树蔓浸水中泡浓,取出捶扁,再泡加棉花、芦苇缨子再捶,晒干,加硝、硫磺、松香,樟脑等易燃物质和多种香料而制成的。最后折成长扁筒或拧为绳,晚间燃之似无火放在竹筒里,用时取出一晃即燃,很易燃。
一般的火折子的纸只是普通未打孔的纸钱也可是草纸。制作时把纸裁成比竹筒还长的长度来剪下来,在卷起来,松紧度适中,卷成于竹筒内般粗大小,最后插进竹筒里。然后点燃,并盖住通风的盖子。到需要用时,把盖子拔掉,然后对着火折子轻轻吹,当然要吹的有技巧才行。
......................
蜡烛和火折子一起被余夏制作了出来,说真的,落樱台的所有人都对余夏佩服的那是五体投地,跟着大规模的生产就开始了,也因为这样,香皂和肥皂工坊产量足足减了一半。
盐厂那边也稍微的停滞了一下,现在盐厂那边,余夏给的指标就是一个月一百万斤,差不多完成了,就可以来蜡烛工厂和火折子工厂去帮忙。
一个月的时间,余夏制作了一千万根蜡烛和三千万根火折子。
一经投入市场,第一时间就受到了大量的好评,一千万跟蜡烛和三千万根火折子那是一销而空,蜡烛一根是二十文的盈利,火折子一根是十文银子。
两个加起来,一个月的时间,余夏盈利有了五十万两白银,这样巨大的利润,让一群人都眼红了起来,其中不但包括鸠鹚城的林承佑,那位一直驻扎在鸠鹚城姓周的皇帝亲信也对余夏的蜡烛和火折子起了心思。
而就在余夏获得了五十万两利润的同一天,余夏落樱山的瓮城也终于建造好了。
余夏的这座瓮城可以说是下足了功夫,因为它是余夏以后青山城的第一道防御,所以,这道瓮城一共设有三门。
每一道门都有可以上下启动的千斤闸和双扇木门,若是两军交战,将敌军放入城门截为三段,分而歼之,好像传说中典故描写的“瓮中捉鳖”,不仅如此,瓮城上下设有藏兵洞13个,左右马道下设藏兵洞14个,可在战时贮备军需物资和埋伏士兵,据估计可容纳三千人。
瓮城东西两侧筑有宽11.5米、长86.1米的马道,马道陡峻壮阔,是战时运送军需物资登城的快道,将领亦可策马直登城头。
试想,在战火纷飞之间,两军交战之际,城上旌旗猎猎,击鼓呐喊,将领威风凛凛,站在二十几米高的城墙上俯视敌军,暮沙裹草、纵马长啸。那气势,那神态、让人心潮澎湃、热血沸腾啊!
为了这瓮城,余夏还专门设计了床子弩为守城武器。
床子弩又称“八牛弩”,箭矢以坚硬的木头为箭杆,以铁片为翎,世称“一枪三剑箭”,床子弩也可发射“踏橛箭”,发射的时候蔚为壮观,箭支有如标枪,近距离发射可以直接钉入到城墙里面,齐射的时候,成排成行的踏橛箭牢牢地钉入城墙,攻城兵士可以藉此攀缘而上。
床子弩最著名的还是它可怕的射程,最著名的事件,那就是宋朝宋真宗景德元年(公元1004年),契丹二十万大军侵入宋朝境内。
和之前的入侵不同,这次契丹不仅是倾尽全国之力而来,而且就连他们的国主以及萧太后,也都一并而来。
这次,契丹是抱着灭亡大宋王朝的决心而来的。
在得知契丹二十万大军进犯的消息后,宋真宗开始组织力量进行抵御。
然而,在最初的交战中,宋军是节节败退,契丹大军的先锋直逼离大宋都城不到二百里的澶州城。
在宰相寇准的一再劝谏下,宋真宗决定御驾亲征。
然而,当宋真宗到达澶州城的南城后,却得知二十万契丹大军已经全部驻扎在了澶州北城外不远处。
此时,跟随宋真宗一起来到澶州城的多数文臣,开始有些胆怯,纷纷建议宋真宗不要渡过黄河到澶州北城,先在南城详细了解一下最新的敌情(及至南城,契丹兵方盛,众请驻跸以觇军势)。
然而,寇准确认为,如果宋真宗不过黄河,在黄河北岸抵御契丹大军的几十万宋军,就会因为看不到皇帝的身影而士气低落,影响作战效果。
随后,寇准又联合太尉高琼,一并劝说宋真宗过黄河。
最终,宋真宗在大批御林军的护卫下,来到了黄河北岸的澶州北城。
在北城的城门楼上,宋真宗头顶上高大的黄罗伞盖,随风飘扬。
城下与契丹大军对峙的宋军,在看到宋真宗的黄罗伞盖后,群情激奋,连呼万岁,声音在数十里外都能够听到(远近望见御盖,踊跃欢呼,声闻数十里)。
顿时,宋军士气空前高涨,充满了战斗激情。
相反,契丹士兵原本满满的底气,却在此时丧失了很大一部分。
于是,契丹大军的主帅挞览,开始有些急躁了,便亲自到战斗的最前沿来督战。
然而,就在契丹主帅挞览骑着高头大马,在澶州城下耀武扬威的时候,在城墙上的宋军将领张瑰,发现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战机——契丹主帅挞览,已经进入到了自己身边床子弩的有效射程。
床子弩,是宋军改良后的一种巨弩,其外形类似于睡觉的床,故而叫做床子弩。
这种巨弩,有效射程三千步(约一千五百米),而且精度还非常的不错,命中率很高。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床子弩弩箭的外形,类似于长矛和标枪。
一旦命中,非死即伤。
于是,宋军将领张瑰,赶紧命令操作床子弩的士兵,瞄准契丹主帅挞览。
很快,随着床子弩上的几支弩箭的飞速射出,契丹主帅挞览当即倒在了血泊之中——弩箭直接命中了契丹主帅挞览的额头,挞览当场死亡(弩撼机发,矢中挞览额,挞览死)。
在看到自己主帅被弩箭击毙后,契丹大军当即不战而败,溃不成军。
很快,契丹人便送来了请和的盟书。
最终,宋朝和契丹在澶州城下,达成了盟约。
由此可见,在战争中,武器往往会起到很大作用。
甚至,在关键时刻,还能够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改写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