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汤打了声招呼:“汪姐我去送餐了。”然后就走了。
“你要什么?”汪姐毫无表情的看着排在第一位的中年妇女,“半份儿圆白菜、一个花卷儿。”说完递过来一个饭盒。汪姐一边重复着,一边从0厘米宽,70厘米长的不锈钢食盒里盛了一勺素炒圆白菜,把饭盒放在餐车尾部托板上的同时说了声:“四块”。这时杨姐已经从她面前的不锈钢托盘里取了一个花卷装进塑料袋,放在饭盒前,从中年妇女的手中接过绿色的饭卡,在pos机上确定好消费金额,将饭卡对准pos机下端的扫描区,伴随着一阵清脆的“哒哒哒……”的声音,一张收据打印了出来,杨姐麻利地撕下收据和饭卡一起递给了中年妇女。
这个时候,汪姐已经在给一位年轻人盛菜了,嘴里还在叨念着:“一份儿肉片茄子豆角,半份儿炒豆芽,16。再要一盒米饭,18。”就在她将饭盒放在餐车托盘上的同时,杨姐也同时把装好米饭的塑料袋放到了饭盒旁边,开始收年轻人的饭款了。
就在汪姐给年轻人盛菜的时候,我注意到,从队伍后面缓慢地走来三位身穿病号服的病人,站到了队伍的最前面。
第一位病人正在打吊瓶,推着移动点滴架;
第二位病人插着导尿管,尿袋从腰部一直垂到右腿的膝盖处;
第三位病人行走最为缓慢,可以说是一步一步挪过来的。这位病人着实吓了我一跳,我真的是有生以来第一次见到这样的人:光头,眉毛以上直至脑顶百会穴前的部分,塌陷得象一个碗。头顶的塌陷导致他的脸部也有些左右不对称、变形了。一米七八的个头儿,人瘦的程度比皮包骨稍强些,所以病号服显得有些宽大,象挂在衣架上一样垂着、飘着。
汪姐见到有几位病人就急忙问:“吃什么?””
“我们都排了半天队了,别加三儿啊!”队伍里发出了不大不小,刚好能听见的牢骚声。
汪姐猛地抬起头,双眉紧锁,紧盯住牢骚发出的地方有两三秒,突然大声说道:“病人不用排队,可以先买,一直是医院的规定!麻烦其他人,您稍等一下!”接着又狠狠瞪了一眼牢骚声发出来的地方,继续为病人售餐。
我觉得汪姐敢于批评不正确思想的做法是对的。想想平时,我们有个头疼脑热都不舒服,更何况是住院病人呢?不到万不得已,谁又会去住院呢?他们是需要照顾、理解和关怀的。
同时也对医院制定如此人性化的、具有正能量的举措深表赞同!
我特意观察了一下那位头部塌陷得病人,灰白的脸上没有一点光泽,他说话已经不利索了,像是“大舌头”一样,而且说话很慢。颤颤巍巍地点了一个炒豆芽菜,反复说了三四遍汪姐才听明白。他付款、拿东西的动作也很慢,汪姐连续叮嘱了他两遍:“你别急,慢慢来。我们等你一会儿,没事的。”紧绷的面部表情难得的显现出一丝微笑。
几位病人买完饭走了,一位头发和眉毛全白了的慈眉善目的老先生向前走到餐车前,我看到他喘气的幅度很大,胸部一起一伏,不知是哮喘还是因年老而体力不支。
汪姐好像和他很熟识的样子,热情地打招呼:“来了大爷!今天您和大妈吃点儿什么?”老人也微笑着连连头,算是回应,站在原地重重地喘了几口气,眯起眼睛贴近餐车前的玻璃向食盒里仔细看着。汪姐连忙介绍:“今天的肉菜有肉片茄子豆角、红烧鸡块。素菜有炒豆芽菜、素炒圆白菜。”杨姐的声音又长又高,恐怕老人听不清楚。但老人还是“这是什么?”、“咸不咸?”、“硬不硬?”反复询问着。汪姐始终在一遍又一遍地耐心地介绍着。最后,老人说:“哎!今儿没我们能吃的。”汪姐忙说:“大爷,要不您和大妈来两碗龙须面吧。又软乎还有生菜。”老人脸上马上露出了笑容:“还有龙须面?好!就吃这个!”杨姐连忙把两碗龙须面和两双筷子放进塑料袋里。等老人结完账,还不忘叮嘱道:“您慢走!”
最后几个买饭的是身穿蓝色短袖工作服的护工,他们无论男女没有年纪太小的,看样子都在40岁左右,听说话口音也是来自祖国的四面八方、五湖四海。
每个护工手里都拿着几张饭卡,他们是帮助还在照料病人而不能来买饭的老乡、朋友带的。他们很节俭,只捡素菜买上半份儿,再加上一个馒头或是花卷。因为要给别人代买饭,所以一个人要刷卡两次、三次,甚至四次。
我看到,汪姐每次给这些人盛菜的时候都要微微的多来一些。杨姐给他们刷卡也是不嫌麻烦,一一核对,逐个刷卡,没有嫌麻烦。
长长的队伍消失了。餐车前恢复了安静。
不知不觉中,四十多分钟过去了,我估算了一下,买餐的人数大约有六七十人。餐车上四个食盒基本上空了,只剩下不到一勺的圆白菜,还有两个馒头孤零零的躺在托盘里。
汪姐和杨姐说:“今天的菜盛的合适,要不还得下去取。幸亏今天打饭的人不多。”
听到这话我不禁在想:“她们配合的这样默契,动作如此麻利熟练都用了四十多分钟。那人多忙起来会是什么样子呢?””
“走了!回去了!”杨姐一边收起大餐车尾部的托板,一边说道。
汪姐则把筷子、勺子、pos机放进大餐车下面的储物柜。两人各推一辆餐车向电梯走去。
因为少了小汤,我连忙上前帮助汪姐去推那辆大餐车。
不一样的售餐,紧张而忙碌。
同时也让我感受到了人情味儿。(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