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州岛实在是一个相当美丽的岛屿,三季的它更加显得迷人,大概是因为它的“三多”,使它对于蒲金以及手下都有着足够的吸引力。风力,是马丁此刻在费莱凯岛以及索科特拉岛建立的,民用、军用工业的基础。
因为风力的使用,风力锻锤以及风力的织布机,使两个岛的工业迅速发展。由此从遍及整个阿拉伯地区的商路,他们获得了巨额的财富。如果前面所两岛一个过,另外一个距离这里太远的话。那么济州岛,即是将来此地的军事、民用工业的发源地,又是将来赵伏波自阿拉伯回来之时的仓库所在地。
这地方必然需要被牢牢的控制在自己手下,也是蒲金阻止杀戮如此艰难的原因。此刻固然他阻止了杀戮,但他心中却已经有了负担。倘若最后依然不得不征服的话,那么自己判断错误这件事,一定无法隐瞒赵伏波。
“派条船过去通知他们一声,告诉他们离开那儿,我们随后就要攻打了!”
蒲金拿着望远镜,指着济州城城外,靠近海港处的关隘。如同东方的所有海港相似,靠近码头的地方,有着一个军营。它带有一些城墙与垛口,同时城门也是官府收钱的地方。当然,也有着保持海港的意思。
只是这里的防护能力,与秦皇战船装载的,那些抛出“宫紫火雨”与“穆克飞弹”的配重式抛石机相比,自然要差得多了。虽然东方的射击系武器,比之阿拉伯、欧洲要强一些。诸如弓箭、弩弓之类的东西。但抛射系的,就要差一些。最少当时的“回回炮”,尤其是经过蒙古政权之中,那些波斯人改良过的“抛石机”,在协助进攻时的确起了相当的作用。
一条只使用着三角帆的的船,飞快的靠近济州城。作为一个标准的火山岛,实际整个济州岛平坦的,可以用于建设的土地并不多。只是相对于此刻济州岛的人口而言,整个城市的建筑,都给人一种空旷而又稀疏的模样。
不过,此刻的济州岛,却有一个重要的人物。这个人不是别人,恰恰就是此刻高丽真正掌权兵权的权臣崔皞。作为真正掌握着兵权,心中又坚决搞蒙人的将军,他不甘心此刻高丽的境地。
但高丽军对蒙古军时,连番的败北,却使他心境郁闷。同时朝中主张降蒙的人文臣们,不断向高丽高宗安孝王王皞进言,要求趁此兵败之际罢自己的官,以作为对蒙古和谈的前提。
“这些狗官!”
崔皞此刻已经年近五旬,他们家族一贯掌握着高丽的朝政。只是在他这一代,面对蒙古兵的入侵,高丽军却一败再败。家族的威望,几乎就全然败落在他的手中。
手里的酒杯重重的顿在桌,心情烦闷之下,他怔怔的想着高丽此刻局势,以及自己家族的未来。不由想得出了神。
高丽抗蒙的过程之中,也曾经胜利过。可谁知道在随后,蒙古军的势力越来越强大,尤其是那个可憎的叛将洪大宣以及其子洪福源。
他们的祖先是大唐王朝派往高丽,以教化他们的才子之一。到了这一代的时候,洪大宣以都领镇麟州,洪福源为神骑都领。在蒙古军入侵之时,父子皆叛使高丽军的掌军崔家,实在是丢尽了脸面。
随后,高丽对蒙古,时顺、时叛,总不赶忙臣服。最后,高丽高宗安孝王王皞,听从崔皞的建议,把高丽之民尽数纳江华岛,并迁都到江华岛。此刻的蒙古军队,还没有降服南宋,并没有足够的水军征服江华岛。
考虑到将来的崔皞,来这儿的打算,就是看看济州的风土人情。考虑未来更迁都于此的可能。虽然他不完全是为了高丽族人考虑,他主要的考虑是,倘若降蒙,则崔家死无葬身之地。
倘若不降,则崔家依旧可以掌着高丽朝廷的实权。倘若能够迁都至此的话,只盼望将来的大宋出一个中兴之主,到那时就可以与大宋王师,一起逐蒙古于漠北之地。
高丽于华夏,虽然同样是时战、时盟。只是高丽接受华夏之封,自唐朝开始已经历经多代。两国的交往,亦使得华夏的文化,影响了高丽民族的文化发展。作为当时整个东亚最繁荣的汉唐之国,对于周边民族、国家的影响,无疑是多方面的。
例如在明朝的时候,朝鲜就号称中华。当时被满族已经占领了大半江山的明,依然受到当时朝鲜王族的支持。
就算此刻的扶桑,同样受到中华文化的影响。可惜的是,中华文化之中,对于外人,总是过于善良,而对内的手段又总是过于苛刻。那么这一次,痛定思痛的马丁,自然绝对不会让历史,再重新回归到那种,“外战外行、内战内行”的愚昧状态。
“大元帅,刚刚海来了一队战船。其中有些仿佛是宋人的船,另外一些船则模样古怪。他们要攻打我们济州城码头的护城,并要我们的人离开,如何处理,还请大元帅示下!”
听到军情,作为高丽朝的天下都招讨兵马大元帅的崔皞,自然不能置之不理。此刻他在岛,自然一切的决断都要出自于他。
“难道是大宋朝已经与蒙古人媾和了吗?不然为何会有大宋水军的战船出现?又或者是,大宋的船被蒙古人夺了去?”
这是崔皞最担心的地方,蒙古人不大习水战,这是迁都江华岛最初的思考。可是倘若蒙古人要是得了宋船的话,那么无论江华岛又或者济州岛,就全都无险可守了。
心中虽然变得更加忧虑,可是作为天下都招讨兵马大元帅,他可不会轻易就害怕。无论如何,他都要去看个究竟,再决定该如何处理这件事。
“不必惊慌,传令下去,击鼓聚将。本帅要亲自前往一观,看看他们是什么来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