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华芯技术服务部,弟兄们照常开始一天的培训工作。
姚小聂和杨若儿一起来了。
姚小聂召集所有的弟兄,宣布了他们办公司的决定,还有初步的人事安排。
包括,杨若儿担任副总经理,兼管财务和行政工作。
周年丰担任总经理助理,全面辅助总经理工作。
侯子强担任技术部总监。
巩向阳担任市场部总监。
………………
弟兄们各自接受了任命,这些年轻人都是初出茅庐,他们担任这些重要的职责,自是热情激扬,摩拳擦掌。
姚小聂打量这个团队,这个团队还是相当不错的。
第一,这个团队清一色都是年轻人,平均年龄20岁,年轻热血,这是创业团队必备的素质,而且这些年轻人勤奋好学,团队人情关系稳固,大家不会太计较个人一时的得失,心态都是奔着把事业做成而去,这些都是重要的优势。
第二,这个团队专业素质高。
这个团队虽然年轻,但他们学习的都是前沿的计算机科技知识,尤其是经过姚小聂的培训课程,他们对计算机产业的认知是国内最先进的。
至于说他们缺乏管理经验,缺乏办企业的经验,说实在,在1984年这个年代,国内没什么人拥有现代企业的管理经验,也基本没有在制度上真正称得上实现“现代化”的企业。
这些管理和企业运营的问题,姚小聂慢慢引导调教,多花些工夫,总能做好的。
姚小聂在人事布局上最重要的安排就是让杨若儿全面负责所有的工作。
不仅业务工作交给杨若儿,包括财务和行政工作都交给杨若儿全权负责。
这是给予了杨若儿最高度的信任。
他相信杨若儿的人品,包括她的出身和家庭背景。
杨若儿这种出身优渥、从小接受良好教育的二代,她只要认同姚小聂的理想,认同姚小聂要做的事情,她就会全力辅助姚小聂去做,她不会干一些明里暗里的事情。
姚小聂觉得他只要把握好大的方向,杨若儿能够落实他的战略意图,并把具体的工作做好。
当然目前小杨同志还是比较嫩,但只要给她成长的时间,她会很快成长起来的。
姚小聂人事布局中的另外三个重要安排:
让周年丰当总经理助理,他直接向姚小聂负责,姚小聂则会让他来辅助杨若儿的工作。
这样姚小聂对公司的掌控就形成杨若儿为主线,周年丰为辅线的格局,这个格局是比较完整的。
周年丰一直是姚小聂计划中最可倚重的人之一,他特长不算突出,但胜在能力全面,另外他处事沉稳,心胸宽广,有牺牲精神,他当第三把手,姚小聂可以放心不会后方失火,周年丰还能够辅助杨若儿稳定军心。
让侯子强当技术部总监,这是姚小聂早就想好的。
侯子强技术能力是杠杠的,在目前他能够完全扛起华芯汉卡的技术问题,这能为姚小聂分担掉不少工作。
再给侯子强成长的时间,引导他点对科技树的路子,他会成长为一个非常牛批的计算机工程师。
让巩向阳担任市场部总监,这是姚小聂一个比较冒险的人事安排。
市场销售和推广工作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
华芯汉卡虽然品质和售价都是具有绝对的竞争优势,但是销售和推广工作要搞好仍然是不容易的。
要开拓销售渠道,要将华芯汉卡卖到全国去,抢占市场份额,这有很多工作要做。
巩向阳为人看似木讷,但其实精明灵巧,他来干这销售推广工作应该是合适的,可以先让他试一试,不行的话再看看怎么调整。
接下来,姚小聂花了两天时间和每个骨干都做了充分的沟通,将公司的人事安排调整落实好。
然后,姚小聂就带领公司的骨干团队正式运作起来。
首先是办申请成立“华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的手续。
这个事情由杨若儿直接负责,她和学校沟通,然后跑工商,跑税务,跑政府……
同时,姚小聂要着手创业基地的重新装修。
按照姚小聂的规划,创业基地将成为华芯汉卡的出厂地,需要将整个创业基地的一楼改建为工厂厂房。
华芯汉卡会在鹏城冯汉义那边的代工厂完成硬件代工,硬件成品运到花城来,由华芯科技有限公司接收硬件,之后华芯科技有限公司将完成产品的最后两项工作:录入软件和成品测试。
也就是说,华芯科技有限公司的工厂要做的工作是:将软件录入硬件,测试成品性能正常。
华芯科技有限公司完成这两项工作后就可以将产品出厂销售。
因为公司这边的生产工作比较简单,所以厂房不需要大,目前创业基地整修整修,一楼三百多平米的空间足够了。
完成了创业基地的厂房的整修,然后就是第三个工作,要采购生产设备,包括计算机和EPROM录入器等等……
姚小聂最需要忙活的,还有第四个工作,就是人才招聘的工作。
姚小聂自己培养了骨干班底,另外还需要招聘一批员工。
公司目前比较简单地划分四个部门:财务,行政,技术生产,市场推广。
财务和行政需要的员工不多,两个部门各要一个人就够了。
技术生产部门和市场推广部门要招聘的员工比较多。
生产部门计划要招十人,推广部门计划要招五个人。
姚小聂计划一下,公司目前起步的员工总数控制在二十五人左右,这是一个合适的规模。
公司的人才招聘工作姚小聂必须自己把关。
其他事情可以交下去,但是招人这一块,姚小聂是必须自己办的。
人才招聘一概采用校内招聘的途径,也就是全部员工都在岭南工学院内部招聘,这是他们作为“校办企业”的优势所在。
周年丰将华芯科技有限公司招聘人才的消息发布出去,立即在岭南工学院引起轰动,三天之内,简历就递过来好几百份。
甚至有许多岭南大学、岭南师大的学生也递过来简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