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七章何乐而不为
说着话,嘉靖皇帝话锋一转。
“但是,张扬虽然做的好,但是他的毛病也是存在的,现如今女真也好,鞑靼也罢,如今又加上一个东来县,这几部分的百姓,怕是只知张扬,而不知道我朱厚熜啊。”
杨廷和一听急忙站起身,向嘉靖皇帝行礼。
“皇上,张扬不过一介草夫,无官无职,每次皇上启用他,从无怨言,他乃是真君子,皇上完全不必担心他对大明的忠诚啊。”
嘉靖皇帝摆摆手示意杨廷和坐下。
“中堂大人不必焦虑,朕当然明白张扬对大明忠心耿耿,刚才也不过就是一句妄言,你不必当真。”
杨廷和心道,心有所想,言之所向,您是妄言,我们做臣子的可受不了啊。
嘉靖皇帝此时心中是复杂的,叹了口气。
“算了,咱们还是说说张扬的毛病吧,这些问题就是朕不提,百官也会揪着不放,我找您来主要还是商量这些事儿的,刚才的奏折你也看到了,这些百官不知道是不是对张扬心怀怨恨,还是派出去的人全部都是瞎子,只看得到张扬的毛病,却看不到张扬的成果。”
“现如今张扬有以下几大罪状,第一假传圣旨,第二,诬陷朝廷命官,私自将朝廷命官打入地牢,估计明天上朝的时候还要多加一条,无故杀人,那七个人可是几乎审都没审就掉了脑袋。”
“这七个市井无赖死就死了,不过罚张扬些银钱,但是前两条,如果揪着不放,朕可是会很为难的啊。中堂大人可有良策?”
杨廷和眉头紧锁,显然也很无奈。
如果让嘉靖皇帝发一道密令的话,张扬所谓的假传圣旨就不存在了,可是问题是皇上绝对不可能发布那种密令或者是圣旨。
只要没有密令,那么张扬后面的所有事情就都是错的,这几乎就是一个无解的问题,除非嘉靖皇帝不要面子了,发一个密令,可是那样无异于高速全天下的人,皇上也是一个纨绔,不然怎么会发出那种荒唐的密令来?
就在杨廷和苦思冥想之际,太监进来了。
“皇上,锦衣卫指挥使汪稚求见。”
“让他进来。”
太监出去,嘉靖皇帝竟然有些期待。
“估计是张扬那边又有新消息了。”
汪稚进来,对嘉靖皇帝和杨廷和各施一礼。
“皇上,中堂大人。”
“有什么新情况?速速说来。”
嘉靖皇帝有些迫不及待。
“回皇上,这是从东来县一家富户门前撕下来的告示。”
嘉靖皇帝接过来看完哭笑不得的把告示又递给了杨廷和。
“好一个张扬,这大印,比朕的玉玺还大,这要是让百官看到,定要说他张扬有谋反之心。”
杨廷和也看的直嘬牙花子。
“这个张扬,也太胡闹了。”
汪稚看到这份告示的时候也吓了一大跳,此时急忙解释。
“皇上,臣听手下说,这大印是张俊宝张少爷让人刻的。”
“哦?张俊宝?张平的儿子?”
嘉靖皇帝问。
“可能是,张俊宝自己说的,说这大印是他设计的。”
杨廷和一看嘉靖皇帝又要打张平的主意,心中暗道一声张扬对不住了。
“皇上,这几日张俊宝几人对张扬唯命是从,就算是张俊宝所为,怕也是张扬授意的。”
嘉靖皇帝撇杨廷和一眼。
“放心吧,朕分的清,不过这告示不知道贴出去多少啊?”
“回皇上,一百五十份,其中一百三十二份,分发给了各地的富户,其他的贴在县城的街道以及城门口。”
嘉靖皇帝更加发愁。
“这么多,瞒也瞒不住啊,中堂大人,你如果真想保张扬,那你可要给朕想个好主意出来,否则别说张扬脑袋不保,就是英国公那边朕恐怕也不得不做出一些惩罚啊,之前的事儿就不要多说了,单单这大印的事儿就够朕砍了他了。”
汪稚欲言又止。
“有什么话,你说。”
“回皇上,刚才只说了这告示的事儿,还有一件事儿。”
嘉靖皇帝不由皱眉。
“还有事儿?什么事儿?”
“昨天孔颂孔大人到了东来县后,就把田中来放了出来,还在朝堂上训斥了张扬几人一通,然后张扬几人就说要带他去体察民情,结果几个时辰后张扬几人就回来了,可孔颂却一直未归,到今天上午都没有再露面。”
“死了?”
嘉靖皇帝郁闷的揉了揉太阳穴,张扬的胆子也太大了,虽然自己派孔颂去不是本意着实是被百官说的烦了,但是张扬也不能这么干吧?
“这个……还不知道,七旗的大旗已经带人去寻了。”
“行了,还有其他事儿吗?”
嘉靖皇帝问。
“没了。”
“没了,你回去吧,有消息第一时间通知我。”
打发汪稚离开,嘉靖皇帝不停的在御书房里转圈儿,显然郁闷烦躁到了极点。
“中堂大人,还没想到应对之策吗?”
“皇上,容老臣再想想。”
杨廷和也很郁闷,也很纠结,张扬的所作所为没有一件事儿是对的,可是结果却是最好的,哪怕是朝廷送去一万石粮食,都不会比张扬做的更好,也不会比张扬完成的进度更快。
可是张扬的这诸多错误,又该如何解决呢?
假传圣旨,把一县知县下了大牢。私造官印,比玉玺还大,朝廷派个人过去监督,结果搞失踪了。
这随便一件拎出来都是杀头的大罪。
“这个张扬,总是给朕添麻烦。”
嘉靖皇帝忍不住吐槽,但是他却忘了,启用张扬是他的意思,倘若不是他一道圣旨,张扬如今还在京城暖和的小屋里美滋滋的吃着烤肉呢。
“皇上,不如这样吧,张扬的事儿咱们暂时搁置,朝堂上反对张扬者众,不如派他们去田和县赈灾好了,田和县灾情相对较轻,只要他们能做的比张扬更好,那么咱们再来谈张扬的事儿。倘若他们办的不如张扬,想必他们也不好意思再说张扬了吧?这样一来田和县的灾情或许也能省下一部分钱粮,何乐而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