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o董卓迁京(四)
董卓虽然口上说“请勿怀疑我心”,可他绝不会大善心,轻松放过刘杲。
董卓盯着铺在案桌上的并州、河内郡、司隶军事地理图,不时添上些标记。而后,董卓又挥手招来谋士,商议当如何应对并州刘杲威胁。
与谋士商议半个时辰后,董卓敲定并州相关事宜应对基调:既敲打又拉拢;取河东予上党;离间幽并,孤其势;宠其声名,交恶袁绍。
四大策略基调定下,董卓很快行动起来。
董卓虽然回信刘杲,声称征辟刘杲入雒乃是刀笔吏撰文出错,但这并不意味着董卓愿意遵守昔日陕县和定下和解互不侵犯条约。
董卓针对刘杲,连续布局并州。
第一步,董卓令亲信张济,率步骑三万,过黄河屯兵河东郡安邑。
昔日董卓、刘杲缔结互不侵犯条约,划定各自辖区:中条山之南为董卓;中条山之北为刘杲。且河东郡诸县内,董卓最多戍兵两千步卒,刘杲最多保留四千步骑,并且四千步骑中,三千应归属于与河内郡交结的箕关。
如今董卓令张济屯兵安邑三万步骑,却是根本无视才签订不久的和解条约。这也是董卓将河东郡看的无比重要,宁可交兵刘杲,也不愿舍弃河东郡。
为稍稍安抚刘杲,董卓又将上党太守张辽,撤回雒京,防守小*平津、孟津渡口,对持袁绍;调迁故金城太守刘石,替补张辽为上党太守。这是董卓又把上党郡还给刘杲。
将上党郡还给刘杲,是经过董卓深层次考虑的。
其一,上党郡临近河内郡。袁绍为削弱董卓势力,花费不少心思策反张辽,一如真实历史上,袁绍拉拢上党太守张杨时。
不过,因为刘杲穿越关系,历史进程被稍稍打乱。
历史上,张杨奉大将军何进指令,返回上党招募兵员,助长何进屯戍雒阳兵力。张杨尚未募兵完毕,忽闻何进被杀,董卓入雒。从始至终,张杨未曾与董卓有过实际交际。
这时空略有不同。吕布杀丁原而并其军,张辽名义上自然归吕布掌属,属于董卓一系。稍后,董卓又因为听闻张辽与刘杲有些小过节,遂辟张辽为上党太守,逆势并州。因为种种因素,张辽之于董卓,却是比历史上张杨之于董卓,关系复杂、亲密许多,故袁绍虽然派人来策反,却不能令张辽立即举旗响应。
张辽虽然暂时拒绝响应袁绍,但因为考虑到帐下凉州系与吕布并州河内系矛盾丛生,董卓却不敢将所有希望寄托在张辽个人忠信上。前时韩馥、刘岱、孔伷例子尚如刀子一般,剜着董卓心脉,怎会再敢随意轻信部属?
其二,因为皇甫嵩入雒,关西十数万兵卒,一朝尽归董卓名下,董卓自然要派去大量亲信将校,去将这十数万兵卒收编、接收,纳为己有。且因为董卓心中早已定下迁都计划,遂派尽亲信势力入关内,掌权三辅、凉州,稳固西京长安。
因为大量亲信入关内,董卓手上大将严重乏缺。董卓之所以收缩防线,放弃外围郡县,屯兵固守雒阳八关之内,亦是其中原因之一。毕竟关内才是董卓未来根基所在。
当此时,董卓对雒阳八关的布防如下:胡轸率吕布,防守新城、广成、阳人、伊阙、陆浑阵线,对持袁术、孙坚以及孔伷;徐荣驻防大谷关、轘辕关、旋门关、成皋、荥阳、敖仓一带,防备孔伷、刘岱等酸枣联军、河内袁绍、王匡联军。
似吕布,才因斩杀丁原而纳入董卓体系,董卓虽然名义上收他为义子,但其实尚对吕布信任有限。自从吕布投降董卓以来,兵权日日消减。当初吕布以两千石官职骑都尉投降董卓,属于董卓帐下武官职位最高者,不料今日却被董卓部曲亲信胡轸统帅。
似徐荣,因其本幽州人,与凉州系多不合拍,故向来是凉州系排挤对象。也唯有董卓急缺人手的今日,徐荣才有机会独当一面,一肩背负山东诸侯大半压力。
董卓唯有亲自掌控吕布、徐荣,才能确保两人不会背叛逃离。之所以撤张辽回防小*平津、孟津,亦是因为董卓欲直辖张辽,避免张辽携军投向袁绍。
同时,董卓撤张辽回守小*平津、孟津,辟用刘石为上党太守,亦是为挑拨刘杲与袁绍之间冲突。
刘石就任上党太守,意味着刘杲重新接管上党郡。这么一来,刘杲势力便与屯兵河内郡的袁绍、王匡接触。
袁绍、王匡等山东联军,若欲图谋雒阳,则必攻略上党,要击董卓腹部。
这么一来,却是董卓将刘杲放在火炉之上。
刘杲若是主动放弃上党郡,董卓尚有安邑张济三万屯兵这道防线。刘杲若是不愿放弃上党郡,那么利益纠缠下,刘杲必会与袁绍、王匡起争执,继而矛盾丛生,如果再有董卓从中撩拨,必然可将刘杲态度从中立,转向对抗袁绍。
至于,若是刘杲起兵响应袁绍,董卓屯戍安邑的三万步骑,则立时可以奔击太原郡,覆灭并州。
简单的小小布局,却包含董卓无数心思,将刘杲未来扩展势力道路尽数封锁,并能进一步试探刘杲心意。
第二步,董卓又诏书策命刘杲为车骑将军,辞曰:“并州牧刘杲降西山贼,破西羌、收编白波,折服匈奴,所费不多,功绩甚大。先帝本欲赐之将军称号,却思刘杲年少,遂视刘杲为股肱之臣,留于太子,为将来重臣。”
……
“孰料先帝壮年早亡,幼帝匆匆嗣位,而叛贼图其饶幸,遂各自起兵,欲攻杀雒京天子,取代汉室。昔大周衰,诸侯纷起,其罪在于郑庄。今汉之郑庄起兵,聚兵二三十万,雒京危急,汉室危急。”
……
“时事急迫,不能固守常规。故特晋封并州牧刘杲车骑将军称号,总领冀并两州兵卒。务必荡平逆贼,安保大汉社稷,不使天子失望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