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德看向走在后面的黄忠,一脸不可置信的问道。
“哦?是吗?侯爷还曾经听说过我和文和先生的名字?”
闻言,黄忠不由得轻笑了两声,旋即说道:“那是自然。
侯爷还知道文和先生是武威人士,和侯爷也算是同乡。
至于令明你,则是汉阳郡人士,如今跟随在文和先生身边。
除此之外,我家侯爷也知道,二位此刻正准备前往武都郡,投靠马腾将军。”
听到这里,不仅是庞德感到无比震撼,就连一直面不改色的贾诩,也是心中一阵大骇!
那位侯爷,竟然对他们二人如此熟悉?
这一点,着实是他们未曾想到过的。
不过,这样一来也好,省得他们还要在侯爷面前,屡屡展现自己的能力,才能赢得信任和重用。
既然侯爷听说过他们的名号,也就不会再小看他们,很快就会得到该有的重用。
“将军说笑了,我二人不过只是一介乡村匹夫,侯爷怎会认得?
不过,也不瞒将军说,我二人其实早就对侯爷仰慕已久。
只是,如今侯爷帐下谋臣猛将众多,我二人若是贸然前往,恐怕难以进入侯爷法眼。
如果将军能够为我二人引荐一番,诩自当不胜感激!”
贾诩也没有隐藏自己的想法,直接就告诉黄忠,他们也想为高临效力。
但是,一直以来却是报国无门。
如今,恰巧遇到了他黄忠,自然希望他可以正式引荐二人,成为高临手下可堪重用之人。
“哈哈!二位壮士还请放心,如果没有你们,某今日恐怕就要与帐下这七百军士葬身于冰雪当中。
幸亏遇到了二位,得到二位的倾囊相助,这才逃过一劫。
某虽然不才,但是一定会在侯爷面前,为二位多多美言。
二位若是以后,有什么用的着某的地方,还请一定言明,某一定竭尽全力做到。”
黄忠很是庄重严肃的朝着贾诩和庞德二人抱了抱拳,说道。
俗话说得好,滴水之恩,都应当涌泉相报。
更遑论这救命之恩,再怎么报答也不为过。
在贾诩和庞德的带领下,一众兵士很快便来到了一处废弃的村庄。
村庄规模不大,很多房屋也都在风雪交加的恶劣天气当中,显得摇摇欲坠。
但是,这个地方却可以救活黄忠等人的性命。
不过几里路的路程,七百余将士在途中,又有十多人扛不住,彻底的留在了冰雪之中。
而且,就算是那些成功走进了房屋当中的军士,很多人也感染了风寒。
最终能不能保住性命,现在还尚未可知。
庞德和贾诩二人,在村庄里面藏有不少物资。
等到大军到达之后,也是尽数拿出来,让将士们可以吃上一口热食,可以有一个温暖的环境休息。
晚间的风雪并没有任何减弱的迹象,甚至还愈演愈烈,俨然又是一场暴风雪即将降临。
窗外的北风呼啸声音,冰雪砸落窗台、地面的声音,让所有人心生恐惧。
一千五百人的精锐步卒,竟然在这场暴风雪当中,英勇牺牲近千人!
他们跟随高临这么长时间,也打过大大小小很多场战争,从来没有出现过如此之大的伤亡。
黄忠坐在窗前,面色凝重,心里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子龙,但愿你率军成功的击退了边章叛军。
否则,一点五千铁骑兵临池下,城中只有百余人驻守的张掖县城,恐怕结果不堪设想!
若是张掖县城失守,整个武威郡也会彻底落入边章叛军之手。
若是那般的话,我黄忠就成了千古罪人了!”
与此同时,张掖县城,府衙当中,高临的面色同样凝重。
黄忠大军直到现在,还是没有一丁点儿的消息传来。
大雪封路,就连各地的天网飞军战士,也没法及时的传送回来消息。
更别说是让斥候出去寻找了,根本就不可能寻找到他们。
在冰天雪地当中整整的待了一天一夜,高临心里十分清楚,黄忠等人恐怕是凶多吉少了!
不论是一千五百人的精锐步卒,还是黄忠这员绝世猛将,高临都不愿意失去。
但是,这个时候的他,也只能坐在县衙当中干等着,毫无办法。
天公若是不作美,他就算是紫宸帝星在世,也没有用。
在雄伟的自然伟力面前,人力显得无比渺小。
“侯爷,黄将军吉人自有天相,肯定会平安归来的。
说不定,现在大雪封路,他们只是找到了一个躲避风雪的地方,暂时性的躲藏了起来。
等到这场暴风雪过去,他们应该就会平安归来了。”
站在高临身后的赵子龙,不由得劝慰了一句。
闻言,高临沉默了良久时间之后,忽然摇了摇头,说道。
“是啊!子龙,你说得对。
汉升吉人自有天相,一定不会被这场暴风雪夺走了性命。
因为这场暴风雪的缘故,再加上边章已经身亡。
那些羌胡叛军应该不会再对武威、安定一带出兵了。
这个冬天,咱们应该可以过上一个好年,新政也该按部就班的推行了!
这件事,就劳烦子龙你多多费心了。”
赵云当即颔首,双手抱拳,肃声说道。
“喏,侯爷放心,末将一定完成任务。”
赵云一直以来都是在临戎一带推行新政,对于内政方面也算是十分熟悉。
所以,武威、安定和北地三郡的新政,高临还是交给了赵云,让他全权处理。
若是遇到绕不过去的阻力,已经开了杀戒的高临,也不打算继续进行怀柔政策了。
眼下,羌胡叛军已经彻底乱了套,对于三郡之地俨然没有了多少威胁。
这个时候,他自然可以安心的处置内部事务,那些棘手的世家大族,该拔除的还是要毫不留情的拔除掉。
“嗯,子龙办事,本侯还是放心的。
咱们在凉州也算是站稳了脚跟,下一步就是离间那些羌胡叛军的首领了。
边章已死,羌胡叛军只会越来越乱,咱们还要再添上一把烈火和干柴。
毕竟,咱们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高临仿佛是自言自语一般,又像是说给赵云听。
但是,他并没有提出任何问题,赵云自然也就不会出声回答。
侯爷的脾性,赵云也算是非常了解了。
“来人,将本侯亲笔书写的信件送给北宫伯玉。
不过,务必要确保这封信件,一定要落入李文侯的手中。
另外,也给马腾送去一封书信,记得一定要落入韩遂的手中。”
高临招了招手,几名隐藏于黑暗当中的天网飞军战士,悄无声息的出现在高临身后。
将书桌上的两封信笺取走之后,几人当即单膝跪地,说道。
“属下谨遵将令,一定完成任务!”
他可以在东北三军好生的过上一个冬天,养精蓄锐,只等明年开春,便兵出武威、安定,彻底收服凉州大地。
但是,他可不想让那些羌胡叛军过上一个好年。
他们打的越凶,高临的处境就会越好。
边章死后,他那一部分大军很快就会分崩离析,被北宫伯玉和李文侯分别吞并。
北宫伯玉和李文侯的关系一直比较好,算是凉州羌乱的两个始作俑者。
但是,后来边章逐渐做大,他们二人反而落入了下乘。
为了共同抵抗边章大军的威胁,他们二人也在不久之前达成了暂时性的联盟。
只是,随着边章大军陨灭之后,这份同盟很快就会分崩离析。
这个时候,高临再来上演一出离间计,虽然手段不怎么高明,但是却可以激化这二人之间的矛盾。
只有北宫伯玉和李文侯在汉阳、金城两郡之地,上演一场终极对决之战,才能最大程度的削弱羌胡叛军的势力。
否则,瘦死的骆驼比马大,高临大军还真未必就能打得过这些羌胡叛军。
“子龙,你说,李文侯和韩遂会上当吗?”
窗外的景色一成不变,满眼都是银装素裹,高临很快便审美疲劳了。
走到自己的主座上坐下之后,他这才朝着赵云开口问道。
一直在旁边冷眼旁观的赵云,自然也看明白了这其中的道道。
“回禀侯爷,那韩遂会不会上当,末将不敢断定。
但是,脾气暴躁的北宫伯玉,肯定识别不出这等离间计。
那李文侯只要敢质问北宫伯玉,或者是调兵遣将,防守金城郡的兵马。
那北宫伯玉肯定会立刻发兵,攻打李文侯。
届时,侯爷再让文远率军攻打汉阳郡,便能够坐实了我军联合北宫伯玉这一事实。
到那时,李文侯就算是不愿意相信,也不得不相信了!”
听着赵云的分析,高临不禁笑着点了点头,旋即说道。
“子龙,你说的很对,李文侯和北宫伯玉之间必有一战。
但是,文远如果真的出兵汉阳郡的话,就算是北宫伯玉再怎么愚钝,也会发现其中的蹊跷。
我们不仅不能够帮助北宫伯玉攻打李文侯,相反还要故作姿态的兵出武威,进军金城郡!”
闻言,赵云的眉头不由得微微蹙起,显然并不明白侯爷所言,究竟有什么深意。
见状,高临也没有细说,只是笑着说道。
“呵呵,子龙,你应该也知道,本侯对你的期望非常之高。
不仅是内政,亦或是军事,本侯都希望你可以成为当世一流。
内政方面,本侯倒是没有那么担心。
但是,军事这一方面,你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很多东西要学!
这一战,不会如同咱们想象中的那么简单。
很有可能等到最后,咱们只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不过,其实说句实在话,能不能拿下凉州全境,对于本侯而言,并不是那么重要。
好了,天色也不早了,你先下去休息吧!”
说罢,高临摆了摆手,示意赵云可以先行离开了。
“喏,属下告退!”
心中虽然有着许多疑虑,但是既然侯爷不打算多说,他也就不会多问。
因为他知道,该他知道的,侯爷一定会告诉他。
而那些需要他自己去领悟的,便没有人可以代替他。
看着赵云逐渐远去的背影,高临捏了捏略微有些酸痛的眉间。
这两年来,他无时无刻不在征战沙场,建功立业,开拓属于自己的疆土和势力。
不敢有丝毫的停歇,也不敢有丝毫的懈怠。
这个冬天,也是一样。
不能让自己停下来,否则一旦升起怠惰之心,那就有些麻烦了。
新政的推行,交给赵云等人去做就可以了。
不过,除此之外,第二轮的军制改革也该开始了。
第一轮军制改革,目前看来,效果十分优越显著。
所以,为了更进一步的提高军队战斗力,同时也给自己帐下的这些军士找点事情做。
第二轮军改有必要提前展开,他没有更多的时间去等待了。
二轮军改内容同样简单,那就是将现有的兵种彻底精细化。
东汉末年时期的汉军官兵,主要分为骑兵,轻步兵和重步兵。
当然了,因为国力的日渐衰微,重步兵如今已经很少见到了。
就连身着铁甲的步卒都十分稀少,能够穿上一身皮甲就算是精锐步卒。
因此,也可以说这个时代,就只有两大兵种:轻步兵和骑兵。
而高临要进行的二轮军制改革,就是精细化兵种。
骑兵这方面的精细化分类比较少,大概分为轻骑兵和重骑兵。
现阶段,重骑兵暂时不会出现,但是也会逐渐小规模的培养。
而轻骑兵主要又分为:轻骑步兵,轻骑弓兵,以及轻骑弩兵。
顾名思义,轻骑步兵主要就是用来冲杀敌人军阵,用手中的马刀和长枪,近身与敌人格斗,冲垮敌军阵型。
至于轻骑弓兵,则是负责远距离的骑射,保证火力覆盖,掩护轻骑步兵的冲锋。
这也是高临帐下了轻骑兵,都装备了骑兵三宝——马镫,马鞍,马蹄铁。
否则,这什么轻骑弓兵,根本就不可能大规模的成为一个兵种。
而轻骑弩兵,他们的任务则是将战马骑到战场附近,用手中的单兵强弩近距离有效射杀敌军。
单兵强弩的杀伤力,远远要比骑射弓箭的威力大得多。
骑射弓箭的威力和准头,都是一个很值得怀疑的东西。
当做火力掩护还差不多,若是指望他们可以有效射杀敌军,那简直就是痴心梦想。
像现代电视剧里面放的,那种箭雨之下,敌军纷纷被贯穿身体的场景,现实中根本就不可能出现。
一来,是因为弓箭的威力有限,而且准头也比较差。
二来,则是因为大军行进之际,都会随身配备小型木盾牌,可以有效地抵挡箭雨威胁。
只有威力强大的单兵强弩,才有机会在近距离的时候,射穿这些小型木盾,造成一定的有效杀伤。
所以,弓兵和弩兵,其实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兵种,他们的战斗任务也完全不同。
只是,这个时代的人,还没有细化兵种的思想。
骑兵,主要就是这几种,而步兵的分类就要更多了。
和骑兵一样,步兵也分为轻步兵和重步兵两种。
重步兵的战斗力极强,大家所熟悉的魏武卒,以数千兵马硬撼秦国十万大军,反而将十万大军打的落荒而逃。
这些魏武卒便全员都是重步兵,全身佩戴铁甲头盔,寻常刀剑根本就破不了防。
后来,因为魏国国力逐渐凋敝,也就满满的养不起精锐的魏武卒,这才被秦国吞并。
而秦国用来吞并六国的主力兵种,其实恰恰就是重步兵!
秦国的军队,其实就是效仿魏武卒,代替了战车兵,成为战场上的主宰。
那个时候,也就只有秦国有这个国力,可以养活大量的重步兵。
所以,打仗很多时候,打的就是一个国家的国力。
你手里面有多少钱,就可以有多么强大的战斗力。
强国吞并弱国的战争,永远都显得十分轻松。
高临对于重步兵的看法,就和重骑兵一样,短时间内不会大量出现在军中。
依靠并州和凉州两州的财力,很难养活大量的重装兵马。
哪怕高临一直在推行新政,还弄出了白酒这种暴利的产品,却仍旧改变不了这个局面。
至少,在三、五年内,肯定是没法根本性的改变这一点。
不过,这个问题,等到他占领洛都、司隶校尉部(司州)的时候,就会迎刃而解。
很多人都认为,司隶校尉部和洛阳一带就是一个四战之地,对于征战天下,夺取九州没有半分帮助。
其实,不然!
司隶校尉部绝对是全天下,最富庶的地方,比豫州还要更加富庶!
良田无数,钱财无数,人才更是不知几凡。
占领了司隶校尉部和洛阳,就等于占领了半个天下。
就像董卓、王允之徒,他们便是靠着司隶校尉部一州之力,与整个天下为敌。
他们为何会有这样的胆量?
自然是因为,这一州之地,便是天下之一半。
所以,高临这才一直期待着,成为上一世的董卓,进驻洛都,占据关中,挟天子而令诸侯。
届时,就算是关东有十八路诸侯一起讨伐他,他也毫不畏惧!
重步兵的战斗力,就是如此之强,完全是冠绝天下,仅次于重骑兵。
高顺率领的陷阵营,以及方宇率领的黑甲军,其实都是削弱版本的重步兵。
但是,即便如此,这两支军队也是轻骑兵最大的敌人。
重步兵和重骑兵一样,都是属于战力的天花板。
但是,这也不是说他们就没有缺点,拥有了他们就可以纵横天下九州。
机动性差,持久力差,是他们最为致命的弱点。
也正是因为,每一个单独的兵种,都有很大的致命缺陷,高临才准备组建一个混合兵种的军团。
细分兵种,便是为了让这些兵种之间,可以得到最好的配合。
重步兵的机动性和持久性确实比较差劲,但是如果己方的轻骑兵将敌军,全部赶到一个疙瘩角落里面。
那时候,再让重步兵直接碾压过去,那么就是一场惨绝人寰的大屠·杀。
重步兵,同样会得到一些细分,主要分为重步刀兵和重步枪兵两种。
以后若是有特殊需要,还会再添上其他的一些兵种。
重步刀兵,主要负责碾压敌军,近距离击杀敌军主力。
而重步枪兵,则是高临专门用来对抗敌军骑兵的一个特殊兵种。
他们手中的长枪全都在四米以上,在敌军骑兵攻来之时,直接向前树立长枪,便可以将敌军骑兵全部挡在军阵之前。
不过,因为考虑到重步兵花费太大,现阶段无法成规模的列装军队。
因此,在轻步兵里面,他也单独设立了一个长枪兵的兵种,用来对于骑兵的冲锋。
只是,这些长枪兵因为没有身着锁子甲,自身重量有限,所以很可能会被敌军骑兵直接冲倒在地,受到致命的践踏伤害。
而重步枪兵,基本上就没有这个缺陷。
轻步兵除了长枪兵之外,还有刀盾兵,弓箭兵,轻弩兵,长矛兵以及工程兵。
刀盾兵和长矛兵,主要负责近距离的厮杀,人数肯定是最多。
而弓箭兵和轻弩兵,就和骑兵的两大细分兵种作用相似。
至于比较特殊的工程兵,则是负责攻城拔寨,设立路障等等杂活累活。
这个兵种,也算是高临开创这个时代的先河,直接将后世的兵种拿到这个时代来用。
只要培养的足够好,这些工程兵往往能够给敌军,带来意想不到的恐怖杀伤力。
关于这一点,高临毫不怀疑。
细分兵种,便是高临第二轮军制改革的重点所在。
除此之外,高临还打算在军中设立军医司,让华佗那些得意门生和弟子担任军医司军官。
这样一来,他们就会真正的融入军队当中,成为军队的一份子。
同时,军医司的设立,也可以更有效的医治各种病人,而且还可以培养新的军医司郎中。
在军医司当中任职的郎中,都会被统一称呼为医生,属于低级军官的一种,享受军官待遇。
至于在军医司当中设立大小官职这件事,高临暂时还不打算这么去做。
所有医生都人人平等,这才能经过不断的探讨,让彼此的医术得到最大的提升。
这也算是高临的一片苦心吧!
改革,总是要将不好的东西,或者是不够好的东西,逐渐替换为好的东西,或者是更好的东西。
所以,高临若是不动手改革也便罢了,一旦决定开始改革,就一定会大刀阔斧,一步到位。
当然了,他也不会贸然行动,这一轮轮的军制改革逐步推行,便是最好的说明。
所有的改革,都必须建立在已有的经济、政治基础之上。
一旦脱离了当前的时代,脱离了现有的生产力,那么改革就会变成一场空谈,甚至是灾祸。
就比如说,在这个时代推行什么君主立宪制,推行什么民主共和制,那简直就是脑子瓦特了。
不论你的权势有多大,都不可能在这个时代,成功的推行这样的制度改革。
很多历史小说当中,主角都会冒天下之大不韪,强行推动民主政治,实则都是扯淡。
再者说了,高临也没有这样的觉悟,自己辛辛苦苦打下来的天下,然后将之免费的拱手让人?
呵呵,那是想都不要想,根本就不可能。
家天下的封建制度,在这个时代,才是最正确,也是最好的制度选择。
步子一下子跨大了,总是会扯到蛋的。
军制改革很快便推行了下去,但是窗外的大雪却没有停歇的意思。
一连好几天,都是暴风雪裹挟着无尽的西北风,呼啸着降临人间。
高临在张掖城内视察百姓生活的时候,看到许多百姓都在这场暴风雪中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墙房屋。
而且,在这种极端的严寒天气下,很多百姓家中就连柴火都烧不起,只能硬生生的挨冻。
若不是高临及时调集了大量物资,将之分发了下去,这个冬天不知道要死掉多少人。
武威、安定和北地三郡的民众,都开始高歌颂德,将高临当做是下凡的神仙。
就和在并州一样,高临的权威和恩德,逐渐弥散到每一个人的心中。
特别是那些还未长大的孩童,每每听到家中父母长辈对于高临的称赞,都会潜移默化的受到影响。
在不久远的将来,他们都会成为高临治下,最忠心的子民,心甘情愿的服兵役徭役。
这样的局面,在整个东汉末年,乃至是三国时代,都是非常少有的。
嗯,大概只有蜀汉能够做到,和高临差不多的地步。
刘大耳朵贼虽然虚伪,但是对待民生却是比较仁慈宽厚,这一点没有人可以否认。
否则,就凭借着益州一州之地,却能够稳固蜀汉江山数十年的时间,简直就是不敢想象。
切莫穷兵黩武,仁者天下无敌,这句话多少有些道理。
中平二年十二月三十日,也是这一年的最后一天。
(古时候,使用的历法都是阴历,一个月最多为三十天)
整个张掖县城,逐渐从高临刚刚入城时的肃杀冷寂,走向了热火朝天。
很多民众都自发地来到了县衙门口,朝着高临提前拜年。
虽然他们手头也没有什么好东西相送,但是这一腔热情和滚烫的心意,高临却也能够清晰地感受到。
这,便足矣!
高临给与这些民众的恩惠,永远都是一些小恩小惠,但是得到的东西,却让所有人为之眼红。
民心所向,也是高临能够百战百胜的根本原因所在。
在并州作战的时候,军中的粮草还未告罄,只要他稍微透露出一丁点儿的风声。
当地的百姓便会主动捐献家中的存粮,甚至自己一家人别紧裤腰带,选择每天忍受饥饿。
高临若是说要用钱收购,这些人反而会跪地不起,请求他一定笑纳自己等人的心意。
高临的各种新政,将他们从饥寒交迫,随时可能身死魂灭的地步,带到了如今家有余粮的境地。
这份恩情,他们永生永世都不会忘却。
对于民众们的歌颂,高临选择默认接受。
不过,他素来不喜欢在城中随意走动,更不会去城中找寻快乐。
因此,除了偶尔的视察民情,大家伙儿便很少能够见到这位年轻的侯爷。
整个张掖县城,乃至整个武威郡,东北三郡之地都洋溢着浓浓的热烈过年气氛。
这一天,大雪新停,天朗气清。
虽然气候依旧寒冷,却挡不住众人心中的暖意和热情。
去年的冷清凋敝,他们还历历在目,与今年的热烈哄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高临来到这里,前后不过一个月的时间,却让所有人感受到了活下去的希望。
“启禀侯爷,祖厉县尉张济奉命,携带子侄张绣请求面见侯爷!”
县衙大堂之下,一道雄浑有力的声音传来,却是张济、张绣叔侄二人,来到了张掖县城。
闻言,正在大堂中小憩的高临,当即站起了身,亲自迎接了出去。
“在下高临高子近,两位将军还请尽快入席。”
高临的亲自迎接,让张济和张绣二人不免有些面面相觑,震惊非常。
身为一方列侯,更是掌拥并、凉二州数郡之地,帐下兵马数以万计,这样的一位当世权臣,竟然亲自出来迎接他们叔侄二人?
这份殊荣,让张济和张绣感到无比惭愧。
“下官张济(张绣)见过侯爷,侯爷千岁千岁千千岁!”
说罢,两人就要双膝跪地,朝着高临行拜大礼。
只是,高临却眼疾手快,提前了一步,将张济和张绣全都扶起。
“哈哈!二位将军不必行此大礼,你二人在祖厉一带功勋卓著。
祖厉县城里的百姓,多亏了你叔侄二人,这些年才能安平乐业。
我高临最欢喜的,便是此等爱民如子的好官。”
高临面带笑意,拉着张济和张绣二人的衣袖,一起联袂走进县衙大堂。
不过,张济叔侄二人到底也是知道,他们和高临之间身份地位的差距,始终落后了高临一步。
等到高临落座之后,二人这才行拜了一礼之后,战战兢兢的跪坐在自己的座位上。
宽广的大堂之中,只有寥寥几张木桌,上面摆满了各种食物和酒水。
木桌一旁,还有一些侍女陪同,为他们温热酒水和饭菜。
这毕竟不是在军中,年轻娇羞的侍女,总要比那些粗犷的大汉看着舒服许多。
所以,私下里,高临也是非常喜欢有侍女陪在一旁的。
“两位将军还请稍等一会,我军中还有一位将军,也是如今的武威郡守,很快就会赶到!”
高临笑吟吟的看向下座的张济和张绣二人,对这二人十分满意。
张济看上去年纪大概在三十岁出头的样子,身长在八尺有五以上,虎背熊腰,十分不凡。
而张绣身长差不多在八尺左右,和高临一样高,年纪也是相差不多,应该比他年长两岁。
张绣的身材不像其叔父一样魁梧,显得十分清秀俊朗,但是却不会有丝毫单薄的感觉。
这一点,倒是和赵子龙差不多,都属于那种儒雅风格。
不过,张绣到底是凉州人,看上去会稍微粗犷一些,不像赵子龙那般柔和。
“无妨,侯爷宴请,乃下官之荣幸,当怀感恩之心。”
张济和张绣二人不愧是叔侄的关系,言行举止几乎就是一个模子里面刻下来的一样。
基本上张济说什么话,张绣就会跟着说什么话。
看得出来,年纪尚轻的张绣,在面见高临这样位高权重的侯爵之时,显得非常紧张。
倒是张济面容上看不出来什么,但是那双眼眸当中的躲闪,却也逃不过高临的眼睛。
对此,高临只是笑笑,并没有点破。
他们畏惧自己,这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毕竟,他在凉州诛杀的世家大族,已经不知凡几了。
他们张家是祖厉的第一大户,也是武威郡排得上名号的大族。
但是,他们心里却十分清楚,只要自己敢违背了高临的意思,很快这个家族就会被彻底抹除。
因此,他们对高临那是十足的畏惧。
不过,高临这一段时间,在凉州三郡推行的新政,他们也已经知晓。
对于新政,他们自然是举双手赞成。
没有过多的剥削世家大族以及地主的利益,但是却大大增加了普通民众的收入。
这样的举措,显然不是常人能够想出来的。
高临此人,绝非池中之物!
“呵呵!”
高临只是轻笑了一声,也没有继续开口说话。
在这种静默的环境当中,张济和张绣二人那是如坐针毡,觉得嗓子都已经快要干裂了。
但是,身处高临的府衙当中,他们却不敢随意的多做任何动作,更别说是喝水了。
他们只能万分焦虑的跪坐在原地,等待着赵云的到来。
随着时间的推移,二人的后背竟然在如此寒冬之际,变得汗流浃背!
当然了,这些汗水肯定都是冷汗。
高临并没有释放出多少上位者的威压,他只是平静的坐在首位上。
但是,张济叔侄二人就是感受到了,这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压迫感。
就在张绣都有些呼吸不畅的时候,赵云的身影终于出现在了门外。
“拜见侯爷,末将赵云求见!”
门外走来一个白衣少年,面容俊朗非凡,貌比潘安。
眉宇间的英气和杀伐,根本无从掩藏。
“子龙,快快进入大堂里来吧!
你要是再迟来一会儿,两位张将军就要心思不安了。”
高临嘴角含着一抹笑容,打趣一般的说道。
闻言,赵云不禁笑着说道:“那子龙真的是罪过了!
两位张将军,军中事物繁忙,这才晚来了片刻,还请两位见谅。”
赵云看似是在赔礼道歉,但是实则却是没有半分赔礼的模样。
甚至于,他都没有去看张济叔侄二人,而是直接走到了自己的座位上。
这倒不是他目中无人,而是自己的身份地位使然。
他作为武威郡守,是张济叔侄二人的最高上司,若是他真的赔礼道歉,这二人反倒是不知道该做些什么才好了。
“赵将军说笑了,下官不敢!”
随着赵子龙落座之后,这场除夕宴会便也就正式开始了。
没有歌舞的助兴,也没有丝竹的悦耳声。
高临和赵云都是一句话不多说,直接开吃,而张济和张绣二人则显得有些畏手畏脚。
不过,既然主人已经开动,他们也不好不吃,只能提心吊胆的吃着饭。
这一餐饭吃下来,两人的额头上竟然是布满了汗滴。
“呵呵!两位将军,饭可吃好了?”
坐在主位上的高临,从身旁侍女的手中,接过擦嘴的白布,轻轻地擦拭过嘴角的痕迹之后,突然开口说道。
一直都在小心盯看着高临一举一动的二人,立刻停止进食,放下手中的碗筷,跪坐直自己的身体。
“回禀侯爷,下官已经吃好了!”
毕恭毕敬,不敢有丝毫放肆和骄纵。
高临颇为满意的点了点头,旋即笑着说道。
“那就好!这俗话说得好,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
若是饭没有吃好,就是走黄泉路也不得劲,是吗?两位将军!”
高临的嘴角依旧带笑,但是那抹笑容看在张济二人眼里,却是比最大的愤怒,还要更加让人感到恐惧。
“侯爷息怒,下官知罪,还请侯爷息怒!”
张济看了子侄一眼之后,便立刻双膝跪地,朝着高临拜服道。
一旁的张绣,一开始还没有听懂这话的意思,但是看到张济的动作之后,也是立刻照虎画猫,跪倒在地上。
“哦?两位将军一直为国为民,何罪之有呐?
本侯爷倒是没有听说过,两位将军犯过什么罪责啊?
难不成,两位将军还在私下里,做过什么小动作吗?”
这话说到后面,张济的后背冷汗直流,因为他已经听出了侯爷话里话外的意思。
侯爷言语中的那份阴冷,让他感到一阵强烈的心悸。
“侯爷息怒,还请侯爷息怒。
下官在羌胡叛乱之际,曾经私通董卓,帮助羌胡叛军 攻占武威、北地、安定三郡。
此乃满门灭族之罪责,还请侯爷能够法外开恩,饶恕我张家满门一条性命!”
说罢,张济的脑袋狠狠地埋在地上,恨不得将之藏到地里面去。
“呵呵!这事儿,本侯爷倒是第一·次听闻。
不过这私通叛军,危害地方的罪责,确实是株连九族的大罪。
你让本侯法外开恩,这法该如何开恩呐?”
高临嘴角的笑容,俨然变成了一抹阴寒的冷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