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梁说:“胜败本是兵家经常发生的事,只要吸取教训,还可以发展起来。”
随侯问:“现在应该怎么办?我完全听你的。”
季梁说:“应该马上派人到楚国大营向楚子认错,恳请恢复盟友关系。”
随侯说:“谁能担当这个任务?”
季梁说:“现在只能由臣去周旋。”
随侯说:“不行不行,他们如果把你扣下,我还依靠谁呀?”
季梁说:“感谢主公对我的重视。楚子熊通和令尹斗伯比都是正直大气的人,不会做出那样苟苟且且的事。主公尽管放心,我们诚心认错,楚子会答应我们的。”
随侯说:“今后就依赖爱卿了。”
季梁来到楚军大营,熊通见到季梁大怒:“你们主公背叛刚刚签署的友好同盟,不去参加会盟,寡人前来问罪,你们还以兵相抗。现在兵败了才来求和,不守信用,没有诚心,怎么让人信任你们!”
季梁面不改色,从容平和地说:“先前奸臣少师,恃宠贪功,强迫主公背盟对抗。现在少师已经死亡,主公已经知罪,才派遣下臣来到麾下代他认错。如果楚君赦免宽宥他的罪过,我主公将率领汉东各诸侯臣服楚国。请楚君考虑作出决策。”
熊通说:“随侯无知无能,难得有你这样一个忠臣。”
斗伯比说:“天意灭掉了随国的奸臣,也是随国不该灭亡。就请主公答应与他们恢复盟友关系,让随侯领着汉东各诸侯国去洛阳,向周天子汇报楚国的功德,请求晋升楚君的爵位,以镇服蛮夷,对楚国和天下也是一件好事。”
熊通说:“当今天下秩序混乱,诸侯互相侵略杀伐,楚国有精良的兵马,欲观中国之政,打算参与管理中原的事务,请随侯领着诸侯朝见请求周天子赐给我王号。”
季梁明知这样的事情办不下来,也只得暂时答应下来。
季梁回到随国营盘,把熊通的要求向随侯说了一遍,随侯也不敢不办。就去洛阳朝见周桓王,说是代表汉东各国诸侯,向桓王汇报楚国的功劳,要求朝廷封楚国假王的称号,便于镇服南方蛮夷。桓王一听气坏了,坚决不答应。
随侯回来亲自到楚国,向熊通传达周桓王的态度。熊通非常气愤地说:“现在周天子也只是个名称,没有实力。诸侯尊敬你,你就是天子,不听你的你也没有办法。我们楚国有功劳你不奖赏,郑国箭射你的肩膀你却惩罚不了,你还算什么天子?徒有其名!你不同意给我王号,可以给我公爵、侯爵,就是伯爵也可以。我们的先祖给你们文王武王当老师,你们才给个最低的子男爵位,我保你南方平安,这是多么大的功劳!你周天子不给我进爵,我就自己称王。”于是宣布恢复楚王的称号,熊通就是楚武王,向上追溯到熊通即位那年作为楚武王元年,恢复王号的年份是楚武王三十七年。熊通上殿称王,文武百官朝贺。随侯也朝贺楚王,表示服从楚王,再次和楚国盟约。
楚武王派使节通报各个盟国,周边小国都来朝贺送礼。西方的巴国也派来使节韩服拜贺楚武王。巴国这些年不断向东扩张,灭掉许多小国,达到了邓国边境,邓国出兵打败了巴国。巴国求和,邓国不许。巴子知道邓国和楚国是姻亲关系,楚国又刚刚称王,就借着祝贺的机会求楚武王帮助调节,求邓国和巴国和好。楚武王就派遣道朔同巴国的韩服一起去邓国,走到邓国南部边境的邓国的属国尤国时,尤国人抢夺了他们所带的礼物,并杀了道朔及巴国韩服一行人。楚庄王对此非常生气,就派人质问邓国,邓侯说:“这是尤国干的事,与邓国无关。”
楚使说:“尤国听邓国的,邓国应该管教尤国。”
邓侯说:“尤国的事,我们管不了。”
使节回来报告了楚王,楚王说:“既然邓国管不了尤国,那么我们管!”就派大将斗廉率领兵马联合巴国的兵马包围了尤国。
邓国听说尤国被围,就派大将养甥、聃甥率领兵马救援尤国。三次和巴国对阵,打跑了又回来。斗廉和巴国军队联合在一起,和邓军对抗,诈败向北方撤退。邓军追赶的时候,楚军和巴军分离。邓军追赶巴军的时候,楚军从后面上来,巴军回师和邓军交战。邓军腹背受敌,被夹击,大败溃逃。楚军和巴军共同灭了尤国,尤国人全部逃跑,投奔他乡。
熊通称王以后,周边各个诸侯国年年都给进贡。有些诸侯国表面进贡,但是内心并不归附。楚王一面加强练兵,积累财富,一面采取措施征服有二心的诸侯。为了分化汉江以东各国暗中的联盟,楚武王四十年(公元前701年),楚武王派遣莫敖屈瑕领兵东行,以期与贰、轸两国会盟。与贰、轸两国相邻的郧国探听到这个消息后,认为楚与贰、轸结盟将不利郧国。于是郧国就策动随、绞、州、蓼诸国联兵截击楚军。随国没有响应,绞、州、蓼三国虽表示响应但是按兵不动。郧国急不可耐,就在郧郊的蒲骚部署兵马准备袭击楚军。
屈瑕带领着楚军雄赳赳气昂昂地度过汉水,来到汉水东岸,侦查人员就得到了上述情报,报告了屈瑕。屈瑕优柔寡断,不是一个主帅的料,遇到这种情况就不知应该怎么处理了,好在他有一个好的副帅斗廉在身边,就对副帅斗廉说:“我们是来和贰、轸两国会盟的,没想到蹦楚来个郧国捣乱,如何是好?”
斗廉说:“郧国是个小国,又没有和其他国家真正形成联盟,在绞、州、蓼三国迟疑之际,我们立刻出兵解决他就是了。”
屈瑕又问:“其他四国怎么办?”
斗廉说:“随国本来就没有答应郧国,对他可以不管。打败郧国之后,其他三国谁出兵就解决谁。我判断,他们是碍于面子答应了,又明知他们抵挡不了楚军,不敢贸然出兵。他们不出兵,我们也就不用管它。这件事之后,汉东各国就不会有真正的联盟了,这正是大王派我们这次出兵的目的。”
屈瑕说:“谁敢保证在我们打郧国的时候其他国家一定不出兵?”
斗廉说:“对其他三国是不能放松警惕。我建议:大帅你带领主力,屯兵郊郢(钟祥县西北和宜城县东南),以放备随、绞、州、蓼有什么动静,阻止他们增援郧国。给我一支精兵奇袭郧师,一定能够大获全胜。”
屈瑕还是游移不定,打算卜问吉凶。斗廉认为没有卜问的必要,就说:“现在情况非常清楚明白,打胜这一仗也是必然的。有疑惑占卜,现在没有什么疑惑,不用占卜,就这么办吧!”
斗廉异乎寻常的坚定,促使屈瑕打消了忧虑。于是斗廉带领精兵兼程东行,夜袭蒲骚。蒲骚根本不是出国的对手,斗廉一阵猛烈冲击,斩杀蒲骚主将,打得他们七零八落,一举击溃了郧师。郧人自食狂亡的恶果,楚国在胜利的喜悦中与贰国、轸国会盟不误。
这一仗使屈瑕打出了信心,也取得了荣誉,受到了楚武王的嘉奖。
武王四十一年,武王要向绞国、郧国合谋袭楚的举动问罪,兴兵代绞。主帅仍为屈瑕。这场战斗情况明了,任务单纯,而且是以石击卵,屈瑕指挥自如,一场战斗就解决了问题,打得绞国胆战心惊。绞子害怕灭国,被迫签了城下之盟。当时为城下之盟等于战败者向战胜者认罪,是战败者的奇耻和战胜者的殊荣。绞国人为此而忍辱含垢,屈瑕则由此而趾高气扬,把自己当做常胜将军。
就在屈瑕领兵讨伐绞国时,楚国都东南的罗国企图借机偷袭楚都。罗国君派出大将伯嘉带人到彭水(今南河)侦察。伯嘉一而再、再而三地点算楚师渡过彭水的人数。伯嘉带回情报,得知楚师主力没有全部出动,罗国也没敢轻举妄动,以为就此了事。但是,他们的侦查行动被楚国人发现了,楚武王非常气愤,米粒之珠也放光华,小小的罗国也敢算计楚国,我非灭了你不可。当时因为集中精力讨伐绞国,不能分兵北上,楚武王就记上了这笔账。屈瑕伐绞回来,第二年,楚武王出兵伐罗,屈瑕主动请缨。武王就任命屈瑕为帅,领兵奔向罗国。
屈瑕出兵,德高望重的老令尹斗伯比为屈瑕送行,看见屈瑕傲气冲天,神奇十足,就产生了担心。屈瑕出发后,斗伯比就去面见楚武王,对楚武王说:“应该再给屈瑕派人。”
楚武王愣了一下,心想,我已经派出了全部兵马,那有人增派。他以为是斗伯比老糊涂了,就没有吱声。斗伯比看武王没有说话,也就没再说什么。楚武王对于斗伯比的话向来都是重视的,没有不采纳的。回到宫里休息,还在想,斗伯比是个明白人,今天怎么能提出这样的建议?就对夫人邓曼说了一遍。
邓曼明达事理,善解人意,她对武王说:“令尹斗伯比所担心的,怕不是士卒寡不敌众吧?他所担心的是莫敖轻敌致败呀!”
武王恍然大悟,立即派人去叮嘱屈瑕,可是为时已晚。
屈瑕只能指挥*的战役,遇到复杂的情况和变化多端的战局就束手无策。伐罗不像伐绞那样单纯,表面上看罗国是一个小国,兵少将寡,实际上不是那么简单。罗国虽然是一个子男爵位的小国,但是历史悠久。罗人和楚人同宗同祖,都是祝融的后人,都是先姓芈后姓熊。所不同的是罗人的祖先善于制作使用罗网捕捉飞鸟,人们就把这个部落称作罗。周朝初期罗人在罗山一带,首领在朝为官。后来被周朝移民到湖北荆山西北一带,就是后来的罗国。
楚国发兵讨伐罗国,罗国就得到了消息,立刻就做好了准备,还请来卢国助阵。屈瑕本来以为楚国打罗国就象石头碰鸡蛋,必胜无疑,骄傲而且心急。(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