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公说:“好!”就把卻縠找来,说:“寡人今天要拜你为三军元帅,你要为寡人倾心治军。”
卻縠感到非常突然,立即推辞说:“微臣有何德能?万万不敢承担这样的生杀大权。”
文公说:“寡人了解你,信任你,你就不要推迟了,为晋国,也为天下效力吧。”
话说到这种程度,卻縠明白文公知己,士为知己者死,难得这样的知遇之恩,再推辞就不对了。就跪地谢恩:“主公这样信任,微臣当肝脑涂地!”
文公下令扩军征兵,征收新兵三分之一,兵丁总数达到五万多人,组成了三军。文公命卻縠亲将中军,卻溱为副将,祁满掌管大将旗鼓。命狐偃做上军主将,狐毛辅佐。狐偃不接受,说:“应该哥哥在前,弟弟在后,臣不可以列在哥哥的前面。”于是就颠倒过来,令狐毛为上军主将,狐偃为副将。命赵衰为下军主将,赵衰推辞,另推荐三人。赵衰说:“臣坚持和慎重不如栾枝,计谋不如先轸,广见多闻不如胥臣。”改命栾枝为下军主将,先轸为副将。命荀林父管理车辆,魏犨车右护驾,赵衰为大司马。
三军集中在校军场,卻縠登上帅坛,发号施令,检校三军。三通鼓响过之后,开始演练阵法,年轻的在队列前面,年老的在后面,行进后退队列整齐。新兵多,有的动作不熟练,就让士兵互教互学,互相监督互相指导。演练到第三遍还有不掌握要领的,按违背军令处罚,该用刑的用刑。军兵个个用心,抽时间自己练习。连续演练三天,士兵都掌握了阵法的要领,阵势变化起来动作熟练,指挥如意。经过三天的短暂训练,部队的整体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众将官都认为卻縠懂得兵法,宽严得体,治军有方,是一个合格的元帅,都非常佩服。全军上下精神高涨。卻縠命令:“鸣金收兵!”
祁瞒刚要传令敲锣,帅坛之下忽然刮起了一阵凶猛的旋风,把大帅旗杆折断,众人都害怕了。卻縠看了看旗杆,说:“帅旗旗杆射断,预示将折主帅,我个人不能和诸将长期共事,但是这一点都不影响晋国的大业,主公的伯业必然成功。请主公尽早考虑我身后的人选。”
众人不明白卻縠为什么做出这样的判断,有的询问卻縠,卻縠只是笑笑,不再解释。这时是周襄王十九年(前633年)十二月。
一转眼新的一年开始了,正月元旦刚过,晋文公就把三军元帅卻縠找来,说:“我打算把兵马分成两部分,分别进攻曹国和卫国。”
卻縠说:“臣已经和先轸商量过了,我们这次出兵的主要目的不是单纯地要收拾曹国和卫国,而是为了转移楚国的注意力解救宋国和齐国,如果我们分成两军把卫国和曹国都灭了,楚国就不需要转移兵力相救了,很可能一怒之下把宋国灭了。主公应该以伐曹为名,向卫国借道通过。卫国和曹国是友好盟国,必然不允许。这样我们就更有理由打他,就从黄河南岸行军,临近卫国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出其不意直接进攻卫国,一定大获全胜。接着乘胜前进直捣曹国。等到楚国转移兵力解救卫国时,我们已经灭掉曹国。这样既救了宋国,又灭了曹国,双丰收。”
文公非常高兴,说:“你真有谋略呀,是个真正的帅才!”
于是,晋文公就派人去卫国要求借道通过去进攻曹国,卫国大夫元咺建议说:“当初晋军出亡路过卫国的时候,先君失礼闭门不纳,现在来借道一定要听从,如果不同意借道,他们一定是先打卫国,再打曹国。”
卫成公不同意,说:“寡人和曹公刚刚结盟,都是楚国的盟国,如果让晋军从卫国假道去攻打曹国,恐怕没有交下晋国,先使楚国发怒。晋国不满意,有楚国支持。如果再得罪楚国,我们还依靠谁呀?不能同意。”
晋国使者回来报告,晋文公称赞卻縠:“元帅神算,一切都在元帅心中。”命令起兵,从南线绕行。过了黄河,到达五鹿。文公很有感慨,想到卫文公驱逐,讨不到饭食,自己饿昏在这里;想起了介子推割股,心里酸溜溜地,牙齿咬得咯嘣嘣响,留下了眼泪。将领们也都感慨悲愤。魏犨说:“叹息什么?我们应该拿下这座城池,以削当年的耻辱!”
先轸说:“魏犨说的很对。臣愿意领着本部兵马拿下五鹿,收归晋国,让它从此以后为主公造福!”
魏犨说:“我去助你一臂之力。”
二位将军登上兵车,领兵前进。先轸命令军士多带一些旗帜,走过一处山林、山头,就在制高点插上一面旗帜,使得很远就能看到。魏犨说:“兵法说“兵行诡道”,你到处都插上旗帜,生怕敌人不知道我们来,不知是什么意思?”
先轸说:“这是心理战术。卫国向来臣服齐国,现在改为臣服荆楚,国人都有怨气,希望中原大国出来挑头主事,我们主公要继承齐桓公的霸主地位,所以不应该示弱,应该先声夺人。遍插旗帜,让卫国知道晋兵势不可挡。”
五鹿的百姓没有想到晋国兵马突然来到,站在城头上观望,到处都是晋国的旗帜,不知来了多少兵马,城内城外的百姓都纷纷逃跑,守城将领正要集中兵马,人们都跑光了,兵马集中不上来,也就弃城逃跑。先轸的兵马来到五鹿城门,没有人把守,当即占领了五鹿,派人向晋文公报捷。晋文公满脸喜色,长长地出了一口气,对狐偃说:“当年舅舅在这里说要得到地盘,现在已经得到验证。”命令老将卻步扬领兵屯守五鹿,大军继续前进,在敛盂屯扎。
晋国大军到达敛盂驻扎下来,三军元帅卻縠突然生病,文公亲自来到元帅大帐看望,带来了自己身边最好的医生。
卻縠说:“主公,臣本想再多辅佐主公几年,可是身体不允许了。”
晋文公安慰说:“元帅不要多心,人吃五谷杂粮,没有不生病的。寡人会给你在全国寻找最好的医生,给你治病,寡人还指望你做些大事呢!”
卻縠说:“谢谢主公的厚望。人生难得一知己,臣在晚年受到主公的知遇之恩,本想尽心竭力辅佐主公成就霸业。无奈人生有命,寿命有数,我的大限到了。校军场上旋风折旗,已经预示我这个元帅有难,现在就要应验,我将死在旦夕。臣死之前,有一个建议,希望主公能够采纳。”
晋文公俯首说:“爱卿有什么告诫,请直言不讳,寡人无不听教。”
卻縠说:“主公讨伐曹国、卫国,原本是为了抵抗或者抑制楚国,这是谋霸的关键。抵抗或者抑制楚国必然要有战争,要想彻底胜利,必须先联合齐国和秦国。秦国距离中原比较远,齐国距离近。主公赶紧派一名使者去去齐国结交齐侯,表示愿意和他结盟。齐国和楚国敌对,也想结交晋国。如果齐侯来结盟,卫国和曹国必然惧怕求和,中原诸侯归心,秦国也会主动和我们结盟。这样就能成为盟主,制服楚国也就比较容易了。”
文公说:“很好!”当即就派遣使者去齐国,叙说齐桓公在世之时两国先君的友好关系,希望两国结盟共同攘抑荆楚。
这时,齐孝公已经去世。齐孝公由于对楚战争失败,丢掉了阳谷,精神一蹶不振,郁闷而死。他的儿子舍即位,由于公子舍的母亲出身低微,没有得到齐孝公的宠爱,即位没有得到大臣的拥护。卫公子开方和齐孝公的弟弟公子潘合谋派人把公子舍杀死在路上。众大臣拥立孝公的弟弟公子潘为新君,后世称作齐昭公。昭公潘是齐桓公第四位准夫人葛嬴所生,刚刚上台,想收回被楚国占领的阳谷之地,正想联合晋国共同抵抗楚国。听说晋文公屯兵敛盂,当天就启程乘车去敛盂相会结盟。
卫成公看到五鹿已经失守,齐国又和晋国联盟,就派宁速的儿子大夫宁俞到晋文公大营谢罪请成。文公说:“卫侯不同意晋军借道通过,现在害怕了才来请成,不是出于真心,寡人三军将踏平卫都楚邱!”
宁俞回来向卫侯汇报。当时楚邱城内人心惶惶,那么一个小城,人口只有几万人,哪能抵挡住晋国五万大军。宁俞对卫成公说:“晋君怒气冲天,国内人心不稳,主公不如暂时出城避一避风头。晋君知道主公已经出走,就不能再攻打楚邱,我们然后再求晋国和好,可以保全社稷。”
卫成公叹息说:“先君对晋君是逃亡公子时失礼,寡人又一时没有看清厉害关系没有同意晋军假道,才导致今天的被动局面。连累百姓遭殃,寡人也没有脸面在国内了。”就委托自己的弟弟叔武和大夫咺共同摄理国政,自己离开卫国都城躲避到襄牛之地居住,同时派大夫到宋国地界的楚国军营向向楚王求救。
这时已经是周历的二月(丑月),晋国三军元帅卻縠在军中去世,晋文公非常惋惜,组织追悼,派人护送灵柩归国,封他的儿子为大夫。后人对卻縠很赞赏,唐代诗人姚合写诗《送杨尚书赴东川》赞扬“卻縠诗书将”;杜牧的诗《题永崇西平王宅太尉愬院六韵》提到“矫矫云长勇,恂恂卻縠风”;刘禹锡也有“自从卻縠为元帅,大将归来尽把书”的诗句。
卻縠死了,晋惠公根据能力和功绩提拔先轸为元帅,根据赵衰以前的推荐,用胥臣为下军副将。文公想灭掉卫国,对先轸说:“五鹿已经归晋,灭掉卫国应该是不费吹灰之力。”
先轸说:“先前卫国不礼主公,不予假道,我们夺了五鹿也就可以了,现在卫侯已经知错离开了卫国,这时我们灭掉他虽然不伤一兵一卒,但是好像欺人太甚。主公想要成就霸业,应该讨伐无道,抑强扶弱,使诸侯归心,现在留着卫国比吞并卫国有利。再说,我们的主要对手是楚国,卫国没灭楚国必然来救,这样可以解除宋国的危险。将来卫国再不听令,随时可灭。我估计楚国已经得到消息,很快就会移兵救卫。我们现在应该进军曹国,等到楚兵来到卫国,我们已经到达曹国。”(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