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节上,最重要的两件事:第一是竞赛,第二便是派对。
竞赛自不必说,是电影展公信力和影响力的来源,无数或年轻或老迈的导演希望借助这个平台来展现自己的思想,获得更大的推广。当然,更深层的价值则是,实现艺术上的交流。
酒会,或者说是派对,是各大电影节的传统,多则几百场,少则几十场。电影节举办期间,当地的豪华酒店里都是夜夜笙歌。
电影节不只是放电影,还是时尚品牌的秀场。跟广告植入一样,时尚品牌和电影产业如今是密不可分的状态。时尚品牌会请自己的代言明星开派对搞活动,电影发行方也会举办各种酒会,两者没啥差别,有时候还直接搞在一起。
除了竞赛之外,派对也是影展的核心项目,电影的放映前后都要举办,不同地区的电影人还都相互捧场,属于重要的交际场合。
上影节已经实现了后一点,剧组会举行宣传派对。等啥时候竞赛环节比派对宣传热闹,估计也就能有点含金量了。
比起戛纳和威尼斯,柏林这边要稍微冷清一点。
德意志老叔们兴许是觉得前几年跪舔好莱坞太过分,这几届都在坚持去好莱坞化。
而影响也很明显,你不让老美的电影入围,那好莱坞明星就不来。就跟去年的威尼斯红毯似的,从头走到尾只有乔治克鲁尼一个大牌,从主席到记者,谁脸上都是一副尴尬到要死的神情。
今年的柏林也不意外,仍旧秉持着艺术要求,拒绝了不少好莱坞作品。
18部入围影片中,只有《杰恩曼斯菲尔德的赛车》是美国片,剩下的大都是亚欧非兄弟的电影,去好莱坞的意向非常明显。
于是乎,今年的柏林电影节便越发的寒酸:节目更集中,日程更短,竞赛影片更少,展映电影也愈发减少,只有360部。
美国电影带着好莱坞明星,好莱坞明星则跟着各种国际赞助商。没有赞助商,难道柏林电影节还真能靠着政府拨款活下去?
别逗了,这是柏林电影节,又不是大众电影百花奖···
不让人家入围主竞赛单元,那就只能让人家来展映。
所以,波茨坦广场周边的大街小巷都是《碟中谍4》、《复仇者联盟》等好莱坞大片的海报。
如此一来,柏林影展就被嘲讽成了“二手好莱坞”。
科斯里克老爷子估计也是存在主义电影艺术家,一切为了存在,存在就是一切,为了柏林电影节的存续,被骂两句又能怎么样?
青年影视当然也要举办自己的酒会,毕竟今时不同往日,当年还得蹭酒会宣传的小公司,此时已经成了国内巨头。
“青年之夜”!
还是那般土鳖且直白的名字,没救了···
······
12日,清晨。
今日便是《消失的爱人》首映的日子。
大清早,万倩便从沉沉的睡眠中苏醒。
她倒也没什么不舒服的感觉,十二月在哈市待了一个多月,现在一来柏林,感觉还挺亲切,尤其是酸菜和大骨头,特别有东北的那个范儿!
望着陌生的天花板发了一会儿呆,她起身洗漱,换上宽松衣物。
刚从卫生间里出来,外边便传来敲门声。
“咚咚咚!”
她打开门,只见万年提着两个袋子晃晃悠悠走了进来。
“你还真一点不避嫌啊。”
万年奇怪道,“有什么好避嫌的?姐弟俩,房间里吃顿饭,难道还能上花边新闻啊?”
她摇摇头,没说什么,回身靠在了沙发背上。
万年把两个纸袋子放在桌上,一样样掏出来,正是面包香肠牛奶鸡蛋套装。
老外就是这点不好,早餐一点创意都没有,整点疙瘩汤也行啊!白瞎了酸菜这个科技点!
“看着你好像一点都不激动,当初我第一次来的时候,首映那天都激动的睡不着觉!”万年啃着面包笑道。
“我又不是第一次出国。”万倩摇摇头,“大学出国演出的时候倒是紧张过一次,后来就好多了···”
“成,您厉害,我这边还得学英语呢,你几年前就出国演出去了!”
“哎,你以后真要去国外拍戏啊?”
万年也愁这个,“我不想去,要不你去?正好你英语好!”
“别!”万倩摇摇头,“前几年还挺向往好莱坞,但是那年跟巩丽姐拍戏的时候,她说了挺多那边的事情。听说亚裔在那边挺难混的,没基础,或者没财阀支持完全找不到好角色。”
基础,指人脉,要不然你连演员协会都进不了。
财阀,指金主,不提大甜甜,渡边谦就是典型的财阀势力生产出来的国际巨星。生生靠钱冲进了好莱坞,混的还不错。
除了这两类人,别的都不好混。
不多时,两人吃完早餐。
宣传人员早已等待多时,拉着万倩就去化妆换衣服去了。
红毯一套礼服,首映一套礼服,派对还有两套礼服轮着换。
整个上午,万倩都像是个木偶一样在化妆师和服装师手里头转来转去,她自己倒是乐在其中,有种国际巨星的感觉。
下午一点钟,首映礼即将开始,一帮人赶赴电影宫。
正式放映两点钟开始,大厅2000个座位,这几日已经全部售出。宁皓的前几部电影在这边还算是有名气,当年的《猎凶风河谷》还接受过柏林的邀请,可惜没赶上时候。
电影宫门口,人声鼎沸,红毯艳丽,一看就有种电影圣地的感觉。
寒风吹起,细细的雪在空中飘落,像极了电影里的场景。
除了观众和记者,华语电影人也有不少来助阵的,不提蹭红毯的几位女星,张一谋以及王权安等人倒是十分友善。
入场不久,喧闹声渐渐消失,灯光暗淡,银幕亮起。
《消失的爱人》开头是从一段第一人称镜头开始。
万倩伏在男人的怀中,一只宽厚的手掌爱抚着她的黑发,旁白响起:
“当我想起我妻子时,想到的总是她的脑袋。
我想象着打开她可爱的头颅,
研究她的大脑,
寻找答案。”
“一切婚姻中最根本的问题是:
你在想什么?
你感觉怎样?
我们对彼此做了什么?”
接着,万倩抬起头,那张脸一出现在镜头下,全场惊叹。
为什么?
太吸引人!
看上去精致柔弱美丽可爱,却仿佛有操控一切的实力与欲望。
你会为这张脸感到惊讶,万倩就是如此令人惊艳,而且不是那种非常典型的美。
那张脸像雕塑一般轮廓优美,像是猫一般可爱,冷漠。
甫一出现,你就能知道,真正主宰这段关系的到底是谁。
猫其实很高傲的,你为它服务,你却不能控制它,而且它时刻在防备你。
电影采用了典型的非线性叙事,从四个角度:社会舆论,警官,男主角,女主角,多个角度的故事,逐层深入,逐层展开。
第一个角度,社会舆论。在结婚五周年纪念日当天,倪科的妻子艾弥失踪了,他果断报警,寻找帮助,但是在之后的调查中,倪科发现,所有的证据都在表明是他杀了自己的妻子艾弥···观众们像是个旁观者,跟随着镜头看着男主角倪科的生活,看着他的妻子失踪,看着他跟姐姐抱怨妻子,看着他外遇。
第二个角度,经过警官的调查,大家发现了倪科的供词和凶案现场存在的冲突,观众开始将矛头指向男主角。
第三个角度,倪科的自述。在前面的剧情里,倪科俨然就是个渣男中的战斗机,家暴妻子,搞外遇,花天酒地,还吃软饭。
可是,从倪科角度开始的故事却变了样子。在他的描述中,妻子艾弥才是婚姻中的施暴者,她用金钱控制自己,用孩子威胁自己,让自己无法离开。
到这里,观众开始将信将疑,因为他的描述同样合理,似乎把之前的故事全部推翻。
第四个角度,艾弥的自述。她伪造了所有证据和日记,意图将罪责嫁接到自己丈夫倪科身上,最后的目的是通过自杀来让丈夫被判成死刑。
倪科和艾弥这两条故事线是从故事的中心点分开建置的,所以观众在开头是通过倪科的视角来了解故事的,观众无法读到他的内心,只能从倪科局限的视角中了解到剧情的一个角落,直到在故事的后半段——艾弥的出现将我们的视角打开,观众才因此了解到故事的全部。
结尾处,那段独白再现。
妻子抬头,碰及丈夫手,丈夫的手立即回缩,妻子表情先是严肃,然后渐渐缓和,似有笑意,丈夫手再放回妻子头上,一如先前轻抚妻子···全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