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治废除土地改革制度,再次从百姓手中夺走土地,归还士族,一时间百姓怨声载道,多地发生暴乱,武媚娘铁血果断,派人镇压这些暴乱的百姓。
丰州,夏王府。
“启禀大将军,武媚娘夺取内阁政权,助李治恢复帝制,废除了土地改革制度,九年义务教育和军队服役制度,夏王建立的内阁政权土崩瓦解。”封千玺朝裴元庆道。
裴元庆拳头一握,冷声道:“李治好大的胆子,竟敢恢复帝制,废除夏王施行的政策,毁掉夏王多年的心血,千玺,传令下去,调集五万大军,攻打长安,诛杀李治,武媚娘。”
封千玺掷地有声道:“末将遵命。”
裴元庆一脸寒意道:“夏王,你放心,我裴元庆定会守住你的天下,谁敢祸乱天下,我就杀了他。”
不久后,裴元庆调集五万大军,率军出征,征讨李治和武媚娘。
长安,皇宫大兴殿。
李治一脸忧色,朝武媚娘道:“媚娘,裴元庆出手了,派了五万兵马来攻打长安,如今朕刚刚恢复帝制,尚未稳固政权,如何抵挡裴元庆的五万大军。”
武媚娘却是没有焦急,反而智珠在握,道:“陛下无需担忧,裴元庆虽然英勇,武艺高强,可天下也并非没有能与之抗衡之人,他麾下那五万老兵也不足为虑,本宫已经下了旨意,命各郡招兵。”
“夏王施行的军队服役制度却是给我们做了嫁衣裳,天下男子皆服过兵役,不需要训练,就可上战场,堪比精兵,至于武将,陛下也无需担忧,那些武馆培养的弟子中武功高强者不在少数,皆可为将。”
李治点头道:“有媚娘在,朕当可安枕无忧。”
武媚娘下达旨意,比武夺帅,一时间天下习武之人皆为之趋之若鹜,赶往长安,欲夺取帅印,成为兵马大元帅。
一座深山老林中,一个男子拿着一杆枪练习枪法,枪法极为精湛,武功之高,天下少有人能出其左右。
一位白发老者出现,望向正在练习枪法的男子,开口道:“仁贵,过来。”
男子正是薛仁贵,而白发老者正是当年败给夏王陈毅,隐居山林的李靖。
“师父,找弟子何事?”薛仁贵上前来。
李靖道:“如今天下大乱,外族入侵,反贼谋反,祸乱天下,百姓民不聊生,为师要你下山辅助当今陛下,守卫大唐,建功立业,实现师父当年为尽之功,为师要你攻破丰州,江南,彻底毁灭夏王这个逆贼建立的政权,还天下太平。”
薛仁贵道:“师父,夏王征服西域诸国,平定天下,功盖秦皇汉武,为何要叫他逆贼。”
李靖冷声道:“他当然是逆贼,他作为臣子,却是架空陛下,废除了帝制,此乃不忠,他杀戮无数,不知多少人死在他手中,此乃不仁,外族大举入侵,也是因他而埋下的祸根,此乃不义,这等不忠不仁不义之辈,不是逆贼是什么?”
“当年为师比武输给了他,这是为师一生的撼事,若是他没死,为师要你打败他。”
“师父放心,弟子若是能见到夏王,定将他打败,为师父报仇。”
“下山去吧!以你的武功,必能建功立业。”
薛仁贵虽然不舍,却还是跪下,朝李靖磕头拜别,道:“师父保重。”
望着薛仁贵离开的背影,李靖负手而立,“夏王,这就是我培养的弟子,他的武学天资不比你差,武功或许不如你,可早晚都能达到你的高度,我已经将我毕生所学都传授给他,天下间除了你,无人能够与之媲美,可惜你已不在,这是我最大的遗憾。”
而幽州的攻守之战却是越演越烈,新罗文武王起兵百万谋反,西域诸国,也纷纷响应,派出大军进攻逐郡,诸国臣服中原这些年,国力强盛了许多,唯独突厥没有派兵,突厥也无兵可派,因为陈毅严令突厥不得使用兵器,根本无法组织武装。
秦琼,程咬金,尉迟恭等诸王也早已经率军赶至逐郡,双方大军历经数次交战,胜负难分。
罗通朝秦琼道:“秦叔叔,叛军的兵力越来越多,西域诸国差不多都起兵谋反了,以我们的兵力根本无法抵挡。”
秦琼道:“绝对不能让西域诸国踏入中原半步,派人前往丰州,找裴元庆裴大将军出兵,丰州有夏王留下的十万特种兵,那才是精兵中的精兵,足以抵挡百万大军,有这支大军相助,必能将西域诸国叛军剿灭。”
“开城门。”城楼下传来尉迟恭的声音,尉迟恭率军出城迎战,却是不敌,率军撤回城中。
城门开启,尉迟恭率军入城。
来到城楼上,被弄得灰头土脸的尉迟恭漫骂道:“真是可恨,那群新罗人竟然以多欺少。”
新罗大军再次兵临城下,先锋大将金世忠大喝道:“你们不是夏王麾下大将吗?有胆出城跟我一战,别做缩头乌龟,落了夏王的威名。”
暴脾气的尉迟恭怒声道:“可恶,竟敢骂我缩头乌龟,让我出城去一鞭子打死他。”
说着就要再次出城迎战,却是被秦琼拦下。
“他是在激怒你出城,此时出城迎战,不是明智之举,让他叫骂,以我们的兵力,虽然无法打退他们,可守住逐郡却是不难,等待援兵到来,就是我们反击之时。”
程咬金也劝道:“是啊大老黑,你还是忍耐忍耐吧!不难冲动,冲动是魔鬼,就跟他们耗着,耗死他们。”
而秦琼等人却不知道中原发生了大事,李治,武媚娘夺权,恢复帝制,如今的天下已经改天换地,再次恢复了封建皇权的统治,中原是内忧外患。
长安城正在举行比武夺帅,江湖上各路英雄豪杰皆纷纷来到长安,参加比武夺帅。
薛仁贵拿着一杆长枪来到长安城。
“这里就是都城长安,果然气派。”他第一次来到长安。
向路人询问比武夺帅的地方,直接朝擂台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