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简单地说吧,大道无形,大道无痕,作为修士时期的悟道、入道和合道,那就是只要抓住其中的皮毛,你就突破了,更形象地说,不要说大道无形、大道无痕,就是大道三千,你只要对大道三千中的一条有所领悟,你就可以成为仙人了。WWW.tsxsw.COM
作为修炼者,每多领悟一条道,你的境界就会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当你领悟的大道三千,你就可以成为神界的佼佼者。
《造化天经》的第九重是大道无痕。大道无痕,就是宇宙的道有千千万,但万变不离其宗,不管是大道、小道,其源头都是来自一处,所有的道都可以归一,归一到哪里?那就是修炼者的身上是,千千万万的大道小道归于一条大道,而这一条大道又可以变化出千千万万的大道、小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你中无我,我中无你,最后是大道无痕,返璞归真,回归于自然,回归于宇宙,回归于鸿蒙混沌,回归于无极原始。
但只要需要,回归于无极原始的道有可以复归于鸿蒙混沌、复归于宇宙、复归于自然,这也就是无极而太极,太极出而两仪生,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不断地衍生,而后就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宇宙。
南宫平现在只能是初步记录下《造化天经》的第七、第八和第九重功法,根据先前的经验,他根本就不可能一下子把最后的三重功法一下子修炼成,何况他现在还吸收了远比乾坤鼎多得多的鸿蒙混沌之气,他的身体需要他运功吸收和分解这些鸿蒙混沌之气中的大量能量。
“临兵斗者皆阵列前行,临兵斗者皆阵列前行……………………!”南宫平一边运功不断地压制和分解身体中鸿蒙混沌之气的能量,一边口中不断地吐出九字大禁咒的咒语,只要南宫平每吐出一个字,他的眼前就会发出一阵的爆炸声。幸好他的洞府在加了禁止和阵法的,另外他吐出的咒语因为是针对虚空,而不是针对实体,因此咒语并不能形成大的破坏力,否则搞不好他闭关的大山早被他的咒语夷为平地。
让南宫平惊喜万分的是,他每领悟其中的一条咒语,他的境界就有所增加,而他现在的身体充满鸿蒙混沌之气的能量,他的境界提升的同时,他的行为不由自主地同步增加,根本就无须吸收外界的灵气来修炼。
咒语在不断地领悟,境界和修为在不断地突破和提升,境界和修为的提升,又不断地让他领悟更多的咒语,如此不断地往复。
更让南宫平惊讶的是,他只是吸收了鸿蒙混沌之气的能量,他紫府随着他的境界和修为的提升也在不断地扩大,紫府的能量也在不断的增加,与此同时,他紫府的五朵玫瑰花居然长出了根,而不再只是无根的花朵了。
与此同时,他的芥子空间也进一步开拓,进一步和他的身体融合,芥子空间中的植物飞快地在长大,小草茂密了,小树长成了大树,大树变成了参天大树,果树在开花、在结果、在不断地成熟。
“临兵斗者皆阵列前行、临兵斗者皆阵列前行………………”九字大禁咒还在不断地吐出,修炼还在继续,境界和修为还在不断地增加,但突然一条特殊的咒语‘临兵斗者皆阵列前行…………………………’从南宫平口中发出的时候,他感觉自己的境界和修为被自己的咒语掩饰了。
这一发现,让南宫平大为惊讶,他立即重复了数次,结果都是一样,因此他牢牢地把这条咒语记下,为今后自己掩饰境界和修为使用。
不知道过了多久,他又发现了一条可以改变自己脸形的咒语,他又牢牢地把他记住,又不知道多久,他又发现了………………。
咒语在继续,修炼在继续,境界和修为在提高,新的发现也在不断地增加……………………
难道南宫平在不断地吐咒语就不累吗?他的身体经得起消耗吗?还真的被大家说着了,南宫平还真的不累,还真的消耗得起,而且还不得不消耗,原因就是这次《造化天经》中给了他太多的鸿蒙混沌之气,这些鸿蒙混沌之气转化出的能量太多,要是他不能及时转化和消耗,他非得爆体而亡。
现在的南宫平终于知道为什么在得到《造化天经》的时候,那个声音提醒他不许让外人知道他有《造化天经》,也不许他传给外人《造化天经》,因为造化天经根本就是无法外出的,他现在才知道他每次得到功法的时候,功法其实都有给他一丝鸿蒙混沌之气,只是以前的两次量很少,他的境界和修为不够,他很难发现,不让外人知道是担心有人因为《造化天经》而加害于他,不让他传外人,是因为没有鸿蒙混沌之气,外人就是有功法也很难修炼成,修炼《造化天经》必须有鸿蒙混沌之气相助。
修炼的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就过了两百年,南宫平的《造化天经》第七重经过两百年的修炼,终于进入了后期,也终于稳定了下来,他的鸿蒙混沌之气大部分已经被他转化为身体的能量和消耗了,少部分被他吸收封闭在体内,这时南宫平知道,要想自己的《造化天经》达到第七重的大圆满,势必要经过实际的运用和熟练才能做到。
两百年的修炼,吸收了大量的鸿蒙混沌之气转化的能量,他的境界和修为也进入了天神七级,假如他动用《层层叠加》或者是《造化天经》九字大禁咒,他在神界御剑飞行是绝对没有问题了。
最后他再重温了一下自己的这次修炼,感到满意后,他出关了。
出洞府前,南宫平利用九字大禁咒的特殊咒语,对自己的境界和修为进行掩饰,让外人看起来他的境界和修为只是三级神人,特别他不想让甘十三震惊自己的修炼速度,免得他问东问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