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大文学移动版

m.dwxdwx.com

第50章 摄政大周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首日的傍晚,但凡是有资格上早朝的官员们,便收到了摄政公姬安于垂拱殿发布的诏令。

这份诏令只有简简单单的一句话:从翌日起,早朝延后至卯时。

对于这份诏令,收到消息的朝中百官倒也没什么感觉,顶多就是觉得那位摄政公殿下是一位‘很有想法’的殿下,谁能想到,那位昭文君殿下成为摄政公后发布的第一份诏令,居然就是延后早朝的时辰呢?

按理来说,在眼下这种敏感的时候,身为初上位的摄政公殿下,不应该发布一条能够稳定人心的诏令么?

比如说,对成周君信起兵反叛一事的处置。

仅仅一炷香工夫后,于甘露殿养歇的周天子,亦得到了相关消息。

对此,周天子亦是哭笑不得。

当然,他并不感觉意外,甚至于感到惊奇——那个小子,居然只延后了一个时辰?

要知道周天子原以为,他那个侄子很有可能直接废弃上早朝的规定。

当日夜里,在东周公府内鹃夫人的闺房,紫鹃亦好奇地询问自己的男人这个问题。

姬安颇有心计地说道:“立刻就废弃早朝,这会引起宗亲们的反弹,说不准明日我那些叔伯大爷就杀到垂拱殿找我理论了,所以说,这种事得缓缓图之,先延缓一个时辰,然后过一阵子,若是宗亲们没什么反应的话,再延缓一个时辰……”

看着一脸笃定的丈夫,紫鹃亦不知该说什么。

堂堂摄政公之位,那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

次日,姬安带着几名闲着无事的侍卫,于卯时前抵达了宣政殿,主持早朝一事。

今日朝中百官就没有像昨日那样站在殿外等候了,一个个早已进入了宣政殿,等着那位摄政公殿下的到来。

说实话,眼瞅着卯时将至,却仍然不见那位殿下的踪迹,太常杜佑与不少朝臣一样,心中很是无语——不是说好卯时早朝么?人呢?

结果,就跟昨日一样,摄政公姬安踩着卯时正刻的点急匆匆地来到了宣政殿。

看着那位殿下一脸庆幸的表情,太常杜佑忽然感觉自己很是心累,但最终,还是按捺心中的负面情绪,领着百官觐见这位摄政公殿下:“诸臣拜见摄政东周公。”

“诸卿免礼。”

姬安摆了摆手,随即目视着在场的朝臣说道:“在早朝之前,朕(战国朕并非皇帝专用自称,贵族大人不论男女皆可称朕)先宣布一个事。未来几日,朕会一定程度上整合各衙门,望诸臣到时候给予配合。”

听闻此言,满殿默然。

像卫尉陶尤、司农杨宜、廷尉郑图等由太子姬华提拔起来的大臣,在听到这一番后黯然叹了口气,心中暗想:自己终归是无法留任。

而其余一些朝臣,亦误以为姬安指的是这件事,故而默然不语。

在他们看来,姬安上位后,将曾经由太子姬华提拔的朝臣撸下去,这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

谁都没有料到,其实这位摄政公殿下说的,根本就不是这回事。

一个时辰后,姬安于昭文殿用完早膳,来到了垂拱殿。

此时,内史赵玉、与侍中虞子启、秘书丞冯玉三位内侍大臣也已陆续来到了垂拱殿。

待相互见礼后,姬安招招手示意三位大臣入座,随即笑着说道:“今日在批阅奏章之前,朕先跟三位商量一个事。”

三人疑惑地对视一眼,齐声说道:“请摄政公殿下示下。”

“是这样的……”只见姬安指了指内殿中央那一摞摞的奏章,沉声说道:“按照以往的制度,地方的奏章,直接送到垂拱殿批示,朕觉得,这种制度的效率太低……你们想,咱们在这里忙得不可开交,然而各衙门诸卿却能闲得在班房喝茶,这太不像话……不,我是说这样的效率太低,不利于整个国家的发展。”

『……』

三人对视一眼,表情无奈,暗暗苦笑:这话,可真不像是一位昨日一整天就只批阅了九份奏章的殿下能说出来的。

而此时,姬安却没有去关注这几位大臣的表情,依旧自顾自说道:“……所以朕觉得,应当加强九卿的职能。”

『放权?』

三人面面相觑。

要知道,无论是周天子还是太子姬华,对于朝中各衙门的制衡都把持地非常紧,比如二十几年来未设三公。

说句难听点的话,朝中九卿在王权面前就是打下手的,本质上属于是执行府衙,而不是决策府衙,所以才有「举国政令皆出自垂拱殿」的说法。

而如今这位殿下,却截然相反,居然提议增大九卿的权限。

『这可真是……』

三人对视一眼,不敢轻易开口。

也难怪,毕竟这件事利害实在太大了。

“三位大人对此有何补充?”姬安笑眯眯地问道。

『补充……么?』

赵玉眨了眨眼睛,顿时就把握住了眼前这位殿下的心思:这条政令呢,我是肯定要行使的,如果反对呢,就不用多说话了,我只要听补充建议。

想了想,赵玉客观地说道:“诚如殿下所言,增加九卿的职能,确实能令朝廷运作地更为顺畅,但……”

他看了一眼姬安,说出了一个历代周天子都在竭力避免的事,即朝廷的权利凌驾于王权之上,甚至于是王权旁落。

这是无法避免的。

打个比方说,大周曾经有「六军」将军,俨然是大周的军方一线人物,但由于这些年来,姬安带兵出征的次数比“六军”将军合起来还要多,以至于目前在军方,昭文君姬安已成为了旗帜般的人物,甚至于就算是在其他诸侯国,「周公子安」的名望也隐隐盖过了周显王。

跟这个道理一样,倘若历代周王、太子不抓权,而是叫朝廷九卿自主决策,那么长此以往,当底下的人逐渐适应、习惯向九卿负责后,王权与朝廷两者的天平,就会逐渐向后者倾斜,以至于到最后出现王权旁落的现象,导致君王的话甚至还没有九卿的话好使。

“这个简单。”

听了赵玉的话后,姬安笑着说道:“那就再增设一个内朝,凌驾于九卿之上,比如三位大人……可以这样,九卿对你们负责,三位对朕负责,若出了什么问题,朕找你们,你们找九卿,九卿再找手底下的人……”

“这个……”

纵使是赵玉,听到这一番话亦是怦然心动。

要知道,虽然他们三位贵为内侍大臣,但说白了,他们在朝中并无实际权力,说得通俗点纯粹就是周天子的私人幕僚,只是协助后者批阅奏章的笔史而已。

真正的决策者,只是周天子,或者监国太子。

可若是眼前这位殿下颁布了这条政令,那么,他们将真正成为凌驾于九卿之上的重臣。

忽然间,秘书丞冯玉插嘴问道:“殿下,「内朝」,是设在这垂拱殿么?”

“是!”姬安点了点头。

冯玉三人闻言对视一眼,心中不禁有些讶然。

内朝设在这垂拱殿,这就意味着「内朝」无法脱离周天子或监国太子摄政的掌控,意味着是在王权掌控之下,再让这个由王权掌控的内朝去监管九卿,纵使增强了九卿的权力,九卿也无法脱离内朝的掌控,无法脱离王权的掌控。

『……是个不错的提议。』

赵玉暗暗点头,作为忠于王权的臣子,他可不希望出现王权旁落的事发生。

当然,其实无论他们同意或者不同意,都没有资格与权力阻止摄政公的新政令。

摄政公姬安发布的诏令,很快就传遍了朝廷,在朝中引起了轩然大波。

要知道,朝廷九卿近几十年来只有削弱权柄的份,什么时候增加过权力?

然而姬安这份诏令,却是要将朝廷九卿从「执行者」变成「决策者」,哪怕只是阉割版的决策者,且诏令中明确表示会有一个「内朝」管制着朝廷九卿,但这依旧让朝廷九卿衙门的官员们感到雀跃。

王权主动放下权力,这岂不是意味着士族要崛起了?

当然,也有一撮人对这件事持反对态度,比如宗伯姬宁。

虽然说宗伯当年设立是因为限制王权,但反过来说,它也是为了维护姬姓王权统治而存在的,而如今,王权主动放松权力,这意味着士族即将崛起。

而士族崛起,虽然对整个大周利大于弊,但对于姬姓一族而言,却未见得是什么好事。

或许日后,虽然大周依旧还是在姬氏王权的掌控下,但姬氏一族却有可能被崛起的士族取而代之。『注:姬氏的王权,跟姬氏的宗族,这是两回事。简单说,宗族对王权负责,但王权对整个国家负责,而非只是姬氏一族。』

『……或许有朝一日,纵使是我姬氏一族的子弟,恐怕也得通过科举、军功才能出仕……』

姬宁暗自猜测道。

甚至于,他隐隐有所预感,这一天不会太远。

…………

“同僚?”从巩城急召入宫的姬平闻言很是惊讶,在经过姬安的解释后,他这才恍然大悟。

原来他和殿中几人,就是内朝暂定的大臣了。

别说姬平心中惊喜,就连杜佑等人,对此事亦是颇为惊喜。

只是……

“承蒙君上器重,让我内朝负责商议国事,那……您呢?”就在所有人都欢喜的时候,姬平幽幽问道。

“朕?”姬安眼神微微闪烁了一下,信誓旦旦地说道:“朕有别的……要事。”

『……』

殿内诸人对视一眼,眼眸中或多或少闪过几丝不信之色。

(本章完)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热门小说
奸夫是皇帝玄尘道途信息全知者我只有两千五百岁盖世双谐绝对一番你老婆掉了终末忍界反叛的大魔王五胡之血时代
相邻小说
偷窥的幽灵网游之神话三国剑魂风云录傲世剑魂剑魂惊梦三国之大周天下大周武皇主播教你如何打脸篮坛冠军主教深渊主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