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大文学移动版

m.dwxdwx.com

第22章 选拔人才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姬安在根除境内匪患后,深感对基层的掌控不足,给了不法分子生存的土壤。他决定模仿后世将政权深入乡村,覆盖到田间地头,这些地方要是自己不去占领,别人就会占领。

姬安拟定了一份选拔人才然后作为基层官吏下派的计划书,叫了姬平一起商议。在书上姬安说除了罪犯之外,其他任何人都可以报名来参加他的这个‘考举’。然后通过层层选拔,最终从所有参考者中选出三百人,作为基层官吏,赐他们秩比百石的官身名额,用来授予这选拔出来的三百人。这个考举,简直是闻所未闻。

但姬平通过书上的聊聊数百字,瞬间就联想到了,大周自立国以来,就饱尝人才匮乏的苦恼。所有官职都是世袭的,其中人才没几个,没有足够的人才就等于没有足够的合格官吏,没有足够的合格官吏来治理百姓,社会发展停滞。现在世袭的官吏大多不堪一用,所以各国君主都纷纷招揽人才,但也只能靠举荐。可这人才不会平白无故从天上掉下来,就算能从天上掉下来,作为君主,又怎么知道对方是有真才实干的真能人还是滥竽充数的庸才?朝堂上来来去去的大臣却还大都依旧是老面孔或者官二代,从底层爬上来的少之又少。无疑,这对于君主的江山来说不是一个好消息!三家分晋、田氏代齐都说明了臣下有举荐权并不是什么好事,尤其是大臣还位高权重有官吏任免权的情况下。而这书上所说的考举,却完美的解决了这个问题。“以后或许官吏再也用不着举荐什么的了,这考举若是能实行开来,命天下读书人,都来考这考举,那么,自然当可野无遗贤!”姬平心里想着,他自是知道,若这考举真的推行开来,那些怀才不遇或者自认为怀才不遇的人都会来参加。只是,问题是,这个考举是否存在风险?另外,又该如何保证考举的公平公正公开,以及这考举采用什么标准?是考黄老派的思想还是法家的刑律,或者儒家的经典呢?贵族会不会激烈反对?姬平将这些疑问全都告诉了姬安。

姬安说:我的封地没多少贵族更重要的是,他们手里没兵……枪杆子里出政权,枪杆子里出声音。没有枪杆子,就没有发言权。更何况,这科举现在进行明明是对贵族的保护!要知道,此时纸还未普及之前可是用竹简来记录知识的时代,竹简笨重、抄写困难而且保存不易。这就意味着,一般的穷人想要获取知识,难度比之隋唐是几何式上升的。因而,实际上知识是被贵族垄断的。像是许多后世随便可见的典籍,譬如《诗经》《论语》《尚书》,此时全部是被私人所霸占,藏在家里的,而且大部分是残卷。再者,读书也是要成本的,没有足够的家底,几个贫民能供得起一个人脱产读书?所以呢,所谓的科举,真的施行天下的话,那么必然是贵族豪强的盛宴,跟平民基本没关系!就算偶尔漏出几个平民中了,那不也无伤大雅吗?

试,先考应考者的识字水平,能默写出任意一篇先贤文章,并能写下一篇自己见解的,就算通过!”嗯,这是语文考试,基本上能默写出一篇先贤文章,并且还能有所阐发的,肯定属于知识分子了。“然后是复试,我会出四道题来考应考者的算术水平,答对者进入下一轮……”连个算术都不会的人姬安肯定不会要,数学是一切的根基,连数学都不会,要你何用?“最后我会亲自面见所有通过前两轮的应考者,从中选出三百人……”

(本章完)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热门小说
奸夫是皇帝玄尘道途信息全知者我只有两千五百岁盖世双谐绝对一番你老婆掉了终末忍界反叛的大魔王五胡之血时代
相邻小说
偷窥的幽灵网游之神话三国剑魂风云录傲世剑魂剑魂惊梦三国之大周天下大周武皇主播教你如何打脸篮坛冠军主教深渊主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