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来院家已经和戚家军进行了战斗,现在再降服,肯定不如战前,就直接投降戚家军划算。
现在要求降服,肯定要被扣掉不少的土地,还有相应的俸禄,但至少入来院家的人,都能够活着,活着比什么都重要。
但是入来院重嗣依然想不明白,这俸禄和土地之间的关系,他不允许戚家军得到入来院家,已经传承了上百年的土地。
他只想要土地,不想要所谓的俸禄,这就是矛盾的地方。
入来院重博的建议最后他不能够采纳,入来院家的老三无奈之下,还是投入到了守城准备之中。
入来院家抵抗顽强,戚家军又打了两场,才将城池给攻下来。
打仗不是纯粹的数学题,第一轮进攻戚家军杀了一百二十人,第二轮还会杀一百二十人。
并不是说完全没有这样的可能性,战场之上什么都有可能发生。
虎居城内的守军,在戚家军的攻击之下,必然会慢慢变少。
城池上自然就会多出,一些可供攻击的空隙,这也正是之前不能顺利攻破城池的原因。
城池上出现了空隙,也代表着防守的士卒,就算用处更多的力气,也不一定能发挥出,上次战斗时因人数所带来的,那种顽强抵抗的效果。
特别是第三轮进攻时,城内还有将近两百二十余人,但是已经无法抵挡,戚家军倭国番队的脚步了。
虽说将虎居城攻下,但是戚家军这边损失也不少,各番队的倭国士卒死了差不多百余人,分摊到每个番队,还算是比较大的损失。
不过也不要紧,反正萨摩国多的就是吃不上饭的普通人,
这些人又是在整个九州,都算得上素质相当不错的兵源,大不了战后,让各个番队在萨摩国内,补充一些人马便是。
相信当他们知道,在萨摩国能够用相当便宜的价格,雇佣更多素质极好的人马时,他们一定不会错过这样的机会。
甚至可能之后再出现兵员损失,还会惦记着萨摩国的兵源。
位于平佐城东面的清色城和相对靠南一些的郡山城,都是入来院家的重要城池。
因入来院家主要的人物,以及大量士卒在虎居城的阵亡,此时基本上已经成为了空城。
每座城池还有着那么二、三十人,在低级武士的带领下进行防守,但这样的防守力量,面对戚家军任何一支倭国番队,都不可能翻出一丝浪花来。
在郡山城南边,由岛津家自己所修建的,极为简易的行军路,将之后的行进方向分成了两边。
向着西南面是伊集院家的一宇治城,向着东面是岛津家所属的清水城。
两边似乎都是戚家军可以攻击的目标,两边都并没有特别多的人马防守,是戚家军进攻可以走的路线。
不管从哪一边向南攻略,都可以到达岛津家的居城内城。
如果戚家军只有三千人前来,或许道路的分岔是一个棘手的问题,现在戚英带领着一万人,而对方的每座城池只有两、三百人,这就不是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