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是不是上次戚安国进攻时候的身姿,还留在对面那些府中城守军的脑袋里面,一看到是戚安国冲进城内,那些守军一个个都拿着长枪,没有上前战斗,反倒是向后退了一步。
他们手中拿着长枪,都是所谓的间枪,在长度上大概有两米左右,这样长度的长枪,虽说因为是用竹子做,有一定的韧度,不过如果真的想要去进攻敌人的时候,却并没有太大的杀伤力,而这些守军也不太自信,能够用这样的长枪来给戚安国造成伤害。
戚安国的嘴角露出了一个不可描述的笑容,这让所有的守军都有些惧怕。
他的手中长枪向着前面挥舞,他手里亮银枪也就不过是一米六的长度,在对方的长枪之中,似乎这个长度并不占什么优势,但是他的亮银枪却通体以精钢打造,既有韧度,又有强度。
从后面跟着他一起前来的那些戚家军士卒,差不多还是将近五百余人,这五百人带给了城墙后面对方守军足够的压力。
之前戚家军两千人,向着南边退了将近三、五里地的距离,就是为了防范有炮弹误伤到自己人。
之前城内的守军也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到了岸边的福船上,却有些忽视了戚家军本身的动向,包括他们之后的进攻。
就在炮击准备开始的时候,戚安国就已经带着队伍在慢慢向着北面移动,只是在炮击停止了之后,他们才飞速前进。
炮击只进行了一轮,就在城墙上开了口,戚安国带人来到城墙边上的,正好能够快速对城墙上的缺口展开攻击。
而后面戚英所带着的队伍,也差不多有一千余人,在城池东面分散排列着。
慌忙之中,宗义纯麾下那些侦查的人马,怎可能会去认真查看,戚英这边人数到底有多少。
就算是查看了,这慌乱之中进行的情报查看,一千四百人跟一千人远远的看起来,又能够有多大的区别?
此时陈化龙和王嗣元均不在军中,他们领走了正好一个把总编制的队伍,一人带了两百二十余人,已经从后方绕到了府中城的西面山地之中。
只不过他们两个按照戚英的要求,不会从同一个方向去进行进攻,而是要同时进攻城池的西北面和西南面。
虽说他们人数并不多,但是戚安国已经将对方主要的人马,全部都调动到了前方城池的东面,去进行防守,在西面这边并没有留下多少人。
如果说他们同时从两个方向,对城市进行进攻,只要时间把握得当,必然有一方可以突破到城内。
因为有两个点同时进攻城池,这又必然使得对方在西面,本来就已经少到不能再少的兵力,再次被分薄开来,以戚家军的精锐程度,再想要突入到城内,就变得容易了。
此时陈化龙和王嗣元两个,都带人来到了预定的地点,就在不久之前,他们已经听到前面厮杀呐喊的声音,他们知道戚安国应该带人在前面开始厮杀。
他们并没有擅动,刚刚戚安国开始厮杀的时候,并不是他们出击最好的时机。
只有当戚安国这边,有一定的人数杀入到城内,并且给对方带来了足够的压力,才能够最大限度的牵制住对手,那才是他们向前的时候。
时间差不多过了有一刻钟,前面厮杀的声音变得越来越大,很显然戚安国所带领的人马,已经有一部分突入了城内,并且给予了敌人非常大的伤害,前面交战也必然打得火热,才会有这样的状况。
陈化龙和王嗣元两个已经有了约定,他们两个手上都各自拿着两个火折子,只要觉得时机成熟,有其中任何一方点燃火折子,而另外一方也同时点燃,就说明对方同意一起前去进攻。
王嗣元年轻,没有陈化龙那么沉得住气,很快他就点起了第一个火折子,有一股烟在城池西面燃起来。
火折子的结果就是一丝烟雾,倒是没有引起府中城守军的注意,因为守军更多的将自己的注意力放在了东面,而且那火折子引起的烟雾是转瞬即逝的。
只不过陈化龙并没有回应,在王嗣元期待的眼神之中,在他北面的位置,并没有任何的迹象,这说明陈化龙并不觉得这是出击的好时候。
王嗣元差点就已经要按耐不住,准备要先带人冲出去,但是想了一会,他还是决定先压下来,终究他还是相信陈化龙的判断。
陈化龙毕竟跟着戚英已经做了快四年的副将,也有近四年的战场经验,这四年时间里,他们所面对的可是实打实倭寇和海贼的队伍,从战斗力上来说,甚至比现在宗家的人马还要更强。
连戚英都说陈化龙是他最为信得过的将领,既然陈化龙觉得现在还不是时候,王嗣元没有觉得自己比对方更有远见。
王嗣元虽说将自己的队伍压下来,但是他本身还有些沉不住气,在城池西面的小树林之中,左右来回踱步。
好在那片树林,本身处于山地的原因长得比较旺盛,他的行动不会被人发现。
又过了差不多有一刻钟的时间,也就是从戚安国开始进攻,已经过了差不多半个小时。
在王嗣元埋伏地方的北面,也就是陈化龙所在的位置附近,升起了一点点烟火。
王嗣元一直在注意那边,故第一时间就看到了,年轻人心中一喜,立刻点燃了第二个火折子,代表着自己马上也会带人去进攻。
王嗣元早就已经在等着这个信号,现在看到陈化龙已经有了回应,自然是无比激动,立刻带着人快速往前冲,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能够攻击到城墙。
陈化龙做事相对来说比较稳妥,并没有第一时间就把人派到前面去。
但他已经预料到,王嗣元在看到自己发出的信号之后,有可能的举动,就从刚刚他急迫的将第一个火折子点燃,也知道他必然会立刻冲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