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行业一个特殊的地方就是和国家粮食政策联系很深,有什么风吹草动都会对整个行业产生深远影响。
97,98年对白酒行业来说是多灾多难的两年,国家产业政策收紧,原材料价格上涨,外部经济环境受金融风暴影响更是堪忧。
杨平之这货就这么逆市闯了进来,不过他选择的切入点很好,从文化入手,文化策论从来是不过时的,中国人够买商品都喜欢有个好彩头,而杨平之就抓住了这个好彩头。没经历过90年代永远不知道广告对消费者的影响有多大!即便是在后世也有很多人深信广告的宣传,更可况是是在这个思想未必开放的年代,这年头的人还没经历过大广告时代的洗礼。
金志姜也真是个人才,他除了正常时间段的广告之外,还根据杨平之的提议,复制了还未上市的脑白金广告,抢先投放在电视台垃圾时段。
“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武侯酒!”
金志姜和刚刚上星没几年的东山省台还有市台签订了大量的垃圾时间段广告合同。
啥是电视台的垃圾时段?
和黄金时段想对应的,上午六点到七点,九到十点,下午两三点钟,每天晚上十点以后。因为观众工作学习时间冲突的关系,这几个时段的电视观看人数低的时段。
电视台的收视率低,传播人数少,广告价值自然就大幅度的降低。
这样的时间就是垃圾时间。
而另一方面来说,电视台为了争取更大的收视率,往往会将优良的节目放在黄金时段播放。而收视率低的时段,就会重播一些之前的节目或者有的电视台干脆自暴自弃,重复的放以前买了版权的老掉牙的电视剧。
最著名的就是央视。
中央电视台可是许多年上午九十点钟都特么放《西游记》,翻来覆去的播,来来回回的放,最后看的他连猪八戒偷西瓜吃吐了几个籽儿都他娘的数清楚了。
中央台这样自暴自弃,地方台就更不用说。
杨平之和金志姜就是看准了这个时间段,没办法啊,得用小钱办大事。但另一方面,在垃圾时段看电视的又是什么人?
老人、闲人、家庭妇女、儿童。
而这几个人群又是信息传播的优质媒介!谁还听到过几句老头老太太的闲话?有时候你不听都不行,那可是你家老头老太太不是!
这一人群虽然消费能力不高,但却能够影响消费决策,你说是不是?
广告制作的很快,又不需要什么著名演员,就是找个几个老头老太太。以金志姜的素质,广告两天就搞定。
4月,被后世人骂成这就是一坨屎的武侯酒广告面世了,每天十五遍。
你想象一下,只要你打开省台和市台就他喵的能看到几个看头老太太在哪吆喝:
“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武侯酒!”
简直就是磨难啊!
不过效果真的是不错,五月份之后新更名的武侯酒销量就起来了。
月销售额竟然达到400余万元,靠,杨平之厂子投资回本了。相信用不了几个月所有的投资都会赚回来还有盈余。
白酒真是赚钱啊,杨平之前世就从酒桌上知道这个,但从没想到会这么赚。
杨平之还是有良心的,武侯酒的中端酒是浓香型白酒,算的上粮食酿造,所以需要40多天的时间。低端酒就只能用液态酿酒工艺,也就是俗称的勾兑了,但好歹是食用酒精,可不像那些用工业酒精的黑心商人,那是会死人的。而春鹏酒厂所有以前就是勾兑酿酒。
高端酒杨平之打算等两到三年之后推出,因为不添加任何化学原料和食用酒精的酒只有一种,那就是酱香型白酒,技术上的全称叫——纯粮固态大曲酱香型白酒。而一款好的酱香型白酒其制作周期起码是一年。
杨平之可不是来赚快钱的,他打算好好经营这个酒厂。
本来杨平之感觉自己那点钱未必能够,还忙活着写书再赚一笔,现在可好,没动力了,酒厂赚钱了!
夜晚,高凌云新家
高凌云和杨平之搬家了,新房子简单装修了一下,两个人就他喵的没羞没臊的过起了二人世界。
又是一个激情结束之后。
“平之,真没想到赚钱这么容易啊,现在已经有外地的经销商拿着一麻袋钱打算来代理我们的产品了。”高凌云感叹道。
高凌云算是大贵之家,但也从没想到赚钱还能这样,今天就有一个周边市的白酒经销商拿着两麻袋现金来厂子里要求代理那个市的武侯白酒。高凌云也是第一次见到两大麻袋现金是什么样子。
杨平之抚摸着高凌云顺滑的腰身,“赚钱是很容易,但你的看那是什么人来赚。我们厂子有你,有金志姜,又不错的创意才能够这样,换了别人可就未必了?”
李大富不知道换个名字再销售吗?
实业是最难得,上上下下不知道多少眼睛在盯着你这块肉!
谁让你只要赚钱大家都知道了呢!
“平之,今天银行的人也过来了,说是问我们要不要贷款扩大规模!”高凌云又说道。
杨平之笑笑,资本的逐利性还真是反应迅速。
“要,当然要贷款,他们给我们怎么评估价?”杨平之问道。
高凌云回忆下,说道:“最多可以贷800万。”
我靠,杨平之投资翻倍了,一百万投资的厂子现在值800万了。
“那就贷800万,我们除了要巩固周边市场,也的确需要扩大一下企业规模。还有香港那边也可以再投入一点。”杨平之考虑了一下说道。
“好的,我就找人去办。”高凌云边说边慵懒的像只喵咪一般向杨平之怀里挤了挤。
杨平之看着怀里的女人轻笑起来,还真是一个小女人。杨平之已经让厂里的会计变更股权协议了,里面有高凌云的10%。以后他
所有的产业都会有怀里这个小猫一般女人的一份!
《大秦》已经快写完了,杨平之又没啥操心事,一天到晚就忙活这本书的创作,他已经和苏芸联系过了,还是由东方出版代理发行,不过他和高凌云的平云文化也会参与进来,就当是培养一下人才了。
平云文化现在还是空壳一个,连人员都还没有完全到位,只有几个后勤人员,账户上也没什么资金,都让杨平之抽调到酒厂了。
高凌云也是在忙活着酒厂的事情,而一直没有回首都,她家老太太可是打电话催了好几次,无论是创业还是由家里安排工作都是北京更方便一些。
杨平之也在考虑着是不是直接也去首都得了,把基础立在首都会不会更适合一些,毕竟首都是当之无愧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哪里的便利条件和人才的储备都不是这个小地方可比的。
高凌云也很愿望杨平之和她一起回首都,那毕竟是她的主场,许多事情可以很方便的操作,而不用如同现在还要拐上几个弯。
小山村
杨平之又在母亲的注视下和螃蟹奋战,这已经成为了杨平之回家的保留节目。老杨为了儿子可是专门找个一个地放活螃蟹,杨平之现在已经不吃老杨拖的螃蟹了,专门买新鲜的。
“娘,你也吃啊,就是不怎么肥。”杨平之边吃边说。
母亲看着儿子很高兴,又是一个多月没回来了,“你吃就行,我可不爱吃这东西,太麻烦。你怎么又拿这么钱回来啊?”
杨平之回来又带十万块回来,还给母亲淘换回来一个玉镯子,母亲可是爱不释手。
“赚钱了啊!对了,我现在开了个酒厂,就是那个武侯酒。以后让我爸别买酒了,我哪里有好酒。还有娘,你劝劝我爸别让他干了,回来随便干点什么事都成。”杨平之看着母亲说道。
母亲撇撇嘴,看着儿子说道:“我可劝不了你爸,你爸那脾气你还不知道?他说又帮不上你,但是干点别的又怕给你添乱,还是老本行好!”
杨平之有点无奈,父亲虽然不怎么说话,但是个倔脾气,可不是别人能说服的。
看来还得给老头寻摸个活干着,不然母亲还得跟着担惊受怕,虽然前世没什么问题,可这辈子许多事都改变了,杨平之可不敢赌运气。
“那行,我过几天去区里看看有没有门面房,让我爸去开个超市啥的,总比在海上靠运气强。”杨平之边考虑边说道。
母亲微笑的点点头,看着儿子的眼神充满了骄傲,儿子成为大人了,已经能够当家做主了。
以前还只是写书赚钱,现在也越来越厉害了,都开始开什么酒厂了。什么都不用她和他爸操心,反而要操心他们两个了,真好!养儿防老,养儿防老,中国人那么殷切的扶养一个儿子不就是为了将来老了有个依靠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