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大文学移动版

m.dwxdwx.com

第869章:杨广出招治群臣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高颎说的“启民可汗进贡的用心和动机尽皆不纯”、“不能因小利上当”、“凡事不能一概而论”,不但提到了问题的关键,而且和杨广心中的想法不谋而合。就在杨广听得高兴、引为知音良臣之时,高颎却是峰回路转,来了句甩包袱般的“不若等到卫王班师还朝再做定论”?这让杨广很不爱听、很不高兴了。

杨广虽然没有当众发脾气,可是也不想就此放过高颎,他不悦的看了高颎一眼,平静的说道:“卫王远在安东都护府作战,战后还要安置百姓、还要部署守军、还要和海东三国制定边界,他纵有千千万万条奇谋也解不了当前之事;高卿有何高见,但说无妨。”

“老臣姑且言之,不当之处,还望圣人海涵。”高颎深施一礼,他知道皇帝不喜欢苏威这种左右逢源的圆滑臣子,要是自己一边明哲保身、一边又想捞好处,结果不会比苏威好多少。所以他说了最后那一句话以后,心中也是非常后悔。好在皇帝步步逼问,要是不再逼问了,说明皇帝放弃了自己。

高颎缓缓平身之时,眼角余光不禁看了看苏威,发现苏威脸色一片苍白,心中稍微一想,便猜到苏威回过神来了,估计他此时后悔得肠子都青了:皇帝刚才问他的时候,要是苏威勇于担当,多少还能让皇帝刮目相看、挽回一点形象,但是他却死性不改,硬生生的错过一个修补裂痕的天赐良机;此事过后,皇帝定然失望透顶、彻底放弃。

这就是前车之鉴啊!不可效彷之。

杨广哪想到高颎在瞬息之间就动了这么多念头?他听了此番话,神色稍霁的向高颎抬手示意说:“高卿请说!”

“老臣遵命!”高颎定下心神,神情肃然、语气铿锵的说道:“启民可汗在生死关头,因我大隋而幸存、因我大隋而兴盛;可他却一而再再而三的利用大隋、欺骗大隋。步迦可汗南侵凉州之时,他不但隐藏实力,还在大隋与步迦之间左右逢源;之后,又令其次子率军袭击大湖区、抄卫王后路,其狼子野心、昭然若揭。正是有鉴于此,老臣认为‘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这句警世名句,在启民可汗身上得到了最好体现。要是与之讲仁义,那就是为虎作伥、养虎为患。”

苏威澹澹的看了康慨激昂的一眼,心中鄙夷的想道:‘你以前可不是这么说的,当年要不是提议再派公主和亲,也不至于落得丢官弃职的下场了。’

虽是如此想,可这话却是只能闷在心里,若是不识趣的说了出来,一定引火烧身。

就在苏威胡思乱想之时,只听高颎又说道:“我们过去讲仁义,启民可汗过去虽也年年派遣使者入朝进贡,可是他的贡品没有一次超过百万只羊,如今却忽然要进贡如是之多牲口、主动加修白道,足以说明我大隋兵锋已然令他胆寒,同时更担心我大隋灭了高句丽以后,刀口向北,故而想贿赂我朝。”

“贿赂也就罢了,可他还打起了联合各部之名,若是我大隋听而信之,启民可汗定然以我大隋之名攻伐各部、略夺各部钱财。各部不明就里,定然以为是我大隋索求无度,继而离心离德,投靠启民。如此一来,启民可汗就能兵不血刃统一草原,而后,便是如同沙钵略和步迦那般纵兵南下、犯我边疆。”

最后这话一出,宣政殿群臣哗然。一些主张和平共处的臣子也慢慢冷静了下来,他们听说启民可汗进贡的牲口如此之多,便欣喜若狂、欢欣鼓舞,当真以为启民可汗对大隋忠诚无比,纷纷为他高唱赞歌。但是经过高颎这么一一剖析,也都省悟了过来:以启民可汗之前的所做所为,真有可能又在行骗。

杨广听得暗自点头,高颎不愧是高颎,一旦认真起来,比谁都精明,此话一出,定然可以令许许多多随波逐流、人云亦云的“主和派”闭嘴。

“圣人,臣附议!”左仆射杨达出列道:“启民自立自强不到二十年光景,即行反叛之举,兴十余万雄兵直逼大湖区,其不轨之心,路人皆知。”

“这一次若非我军在辽东进展喜人、大胜连连,启民只怕早已举兵响应高元了。如今他分明就是迫于无奈而使出了惑敌之计,他所想要迷惑的对象,就是心存幻想的衮衮诸公!就目前情况来看,他的目的已然达成,只因替他‘仗义执言’者,占据了大半个朝堂。”

御史大夫张衡亦是走出班列,向杨广深施一礼:“圣人,普通老百姓和小官小吏没有明辨是非之能,他们为突厥人所诓骗,情有可原。朝堂官员皆是当世人杰,然而许多人窃居高位,却置江山社稷于险地、拼命鼓吹敌酋忠诚。是故,臣建议彻查一番。”

说到这里,张衡面沉似水的一挥手,语气森然的说道:“凡是收受突厥贿赂者、恶意推波助澜者,一律以叛国罪论处,诛其三族,以儆效尤。至于动辄‘先贤有云’者、以及人云亦云者,无不是夸夸其谈、才干平庸、德不配位之辈,此等庸才无实干之才、缺官员应有之学识与远见,留之无益、用之有害;当踢出朝堂、永不录用。”

张衡这话,宛如一道惊雷在宣政殿中炸响,震得在场文武官员头昏目眩、目瞪口呆。一些盲从大众的官员更是听得心惊胆跳,他们承认自己是有一定的私心,可却没有想过出卖大隋王朝、没有想过要帮启民可汗,他们不过是就事论事而已,怎么就成了夸夸其谈、才干平庸、德不配位之辈?

如果说收受突厥贿赂者、恶意推波助澜者,那么朝廷将其诛之,理所当然。可动辄‘先贤有云’者、以及人云亦云者本心并不坏,如果也要惩治,日后谁敢仗义执言、谁敢说话?

一时之间,言和者尽皆义愤填膺、对张衡怒目而视。

一般官员不敢呵斥身为为御史大夫、议事堂宰相的张衡,可薛道衡、李纲、徐文远这类方正纯厚的儒者,却不在乎张衡是什么官、什么职。他们迂腐虽然是迂腐,但是他们的人品却是没得说,一个个纷纷斥责道:

“夸大其词,危言耸听!”

“包藏祸心,罪不可赦!”

“祸国之言、其罪当诛!”

“……”

杨广目光掠过下方激愤的一众臣子,挥手令其安静下来,转而向张衡问道:“张卿何出此言?”

张衡拱手一礼,沉声说道:“圣人,启民可汗的野心、用意,高相和杨仆射已经剖析透彻,已然无须多作赘言。然大殿如是之多的臣子,非但不能窥探其险恶用心,反而人云亦云的为其高唱赞歌。这类大臣的言谈行为,往轻里说,是严重失职,连基本的明辨是非之能都没有,这种庸官又如何治理天下、造福百姓?往重里说,则是故意影响圣人和百姓的判断、动摇我大隋的根基,一旦圣人忽略和小觑启民可汗,其目的自然也就达成了。”

“无论轻重,于国于民都无益处。用卫王的话来说:这种官员有事就推卸责任、没事也能闹出大事来;他们的存在不但对我大隋毫无益处,反而是巨大隐患,将之裁撤,势在必行。”

“不过较之前者,好心办坏事的官员更加可怕。这种官员文采斐然、能说会道、能言善辩,他们除了夸夸其谈、舞文弄墨之外,没有一丝实干之才,不但不知民间疾苦,甚至就连五谷都分不清楚。然而他们在士林、民间有着非凡的影响力,被许多人视为效彷的楷模,故而他们每当口出错误之言,便有无数人为其摇旗呐喊,其错误之言也因此广传天下。”

一口气说到这儿,张衡有些口干舌燥了,他稍微停顿了一下,接着又说道:“普通错误也就罢了,可一旦涉及国之大事,问题就严重了,比如说这次,就有很多人跟着他们一起说启民可汗忠诚,对突厥失去了警戒之心。长此以往,突厥人必将被他们渲染成道德圣人,百姓也将因此向往之、善待之,浑不知彼等突厥人皆是杀人如麻的强盗。正是有鉴于此,故而臣认为此等官员之害,远胜贪官和庸官,朝廷当清理之。”

这话虽然没有提名道姓,可是连薛道衡和李纲、徐文远等人都知道张衡说的是自己,他们的脸在这瞬间成了猪肝色,一下子都说不出话来。

可要命的是,他们虽然满脑子的经典学问、张衡亦不差;但是除了这些,他们就没有别的了,而张衡却是就事论事的说话,他们却是无从争辩。

与薛道衡、李、徐等儒士不同,同样被划入一个系列的刑部尚书李圆通却是听得怒意浓郁:这个张衡、张建平入主御史台以后,一边帮助圣人大改御史台之制、一边多次清洗官场。自从他成为议事堂宰相,就愈发骄横起来了,其势之大,隐隐约约将刑部和大理寺压住了,此时口出狂言,分明就是视朝臣于无物,真以为你是杨集啊?

他愤然的道:“张相,现下说的是大隋与突厥未来的关系,你跑题也未免跑得太远了吧?”

“李刑部,这并不是跑题,这完全就是在隋突关系中所出现的问题。我大隋内部这些无才、无能、无德之辈就如同身上的病患一样,这时候若不狠下心来处理,等到威胁到生命之时,想要处理已然来不及了,讳疾忌医的例子还少吗?”

张衡知道冗官冗吏、人浮于事是每个朝代都存在的事情,对于这种涉及太多人、太多势力利益的现象,史上王朝都选择听之任之,以免动摇国基。但也因此导致冗官冗员越来越多、越来越多,当这个群体到了危害国家的时候,已然无从处理了。但杨广一开始就察觉到这种危害,于是甫一登基为帝,便大刀阔斧清除冗官冗员、清除无数闲散官员,这份魄力委实想所未有。然而职事官个板块目前还没有碰,但张衡却认为是迟早的事儿,这也是他言及此事的根本原因。

不过事有轻重疾缓,当务之要是把大隋与突厥的关系定好,所以他争辩过后,便言归正传,他向杨广拱手一礼,说道:“圣人,国与国之间的利益往往相悖,落后一方势必要面临强者的挑衅抢掠。一味讲和,只会令对方得寸进尺、步步紧逼。真正休养生息就是用实力、刀剑震慑异族,令其心生忌惮、闻风而逃。唯有如此,方能保障边境安稳、安心治理民生。我大隋今天的强盛更不是用和平换来的,而是战、杀。”

“记得开皇二年,突厥纵四十多万大军南下、洗劫了我大隋七个郡。当时我大隋只有北朝之地,南方还要防御南陈,然而先帝却霸气反击,仅只三年时间就打败了不可一世的突厥汗国,先帝这三年的战绩,远超刘邦、刘盈、刘恒、刘启、刘彻之总和。如今的大隋王朝天下无敌手、突厥也不是当初的突厥汗国,这又有什么好纠结的?”

“反正我军将士闲着也是着闲着,而且还都闻战则喜,如果启民实在不忠,大不了再打一场就是了。”

这话,杨广和武将们都爱好,一个个听得眉飞色舞。

“更何况,启民可汗企图狐假虎威、吞并草原各部不良企图,已然为我大隋洞悉,我们即使不打,却也可以针而对之。”

“如何针而对之?”杨广饶有兴致的问道。

“其实很简单的!”张衡说道:“启民可汗进贡之物价值连城;如果不要,人家反而不高兴、反而认为我大隋不近情理。这个面子,我大隋得给!”

“与此同时,我们向薛延陀、回纥部、契骨部、南室韦、北室韦、薛斛部遣使,就说突厥向我大隋进贡五百万只羊、十万头牛、十万匹战马,其目的是希望我大隋支持突厥统一草原;但我大隋还在考虑之中,你们自己看着办,如果你们表现得令支持突厥者满意,我大隋可以不闻不问。”

“薛延陀、回纥等部要是自行进贡,启民可汗便没有理由以我大隋之名向各部施加压力了,而他所承诺的贡品、承诺要修的白道,也全部落到东突厥的头上。要是他胆敢背信弃义,那就开战!”

说到这里,张衡做了一个总结:“我大隋是文明之邦,理当尊重草原各部的传统习俗,当以弱肉强食、强者为尊的法则待之。”

“圣人,臣附议!”兵部尚书段文振出列一礼,补充道:“按照草原人的宗旨来说,作为强者的大隋理应大杀四方、理当通吃四方,若不如此,那是不尊重他们。”

杨广听得异常高兴、兴奋,他向下方的李圆通问道:“李卿,你以为如何?”

李圆通见到韦世康、薛道衡、李纲、徐文远都匿了,只好破着头皮的说道:“圣人,自古以来,皆是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臣认为突厥人反复无常、失信天下,其势不能久矣!我大隋不能效彷之,当以仁义感化之。”

“李尚书仁义,朕不能及也。”杨广懒得争辩下去了,他煞有介事的点了点头,然后向李圆通说道:“自今天起,朝廷将李卿之名,将李卿父子兄弟的俸禄、实邑,赠给受苦受难的突厥百姓,以全李卿之高义。”

说完了李圆通,杨广尤自不解气,接着又说道:“韦侍郎、薛司隶、李右丞、徐博士等人与李尚书一样,都是仁义无双之人,日后亦然。”

杨广掷地有声的言论恍若巨石投入湖面,顿时在殿中掀起了一阵阵惊涛骇浪,殿中众臣纷纷窃窃私议。

这皇帝的态度,还真是一如往昔的强硬呐。

“圣人英明,臣附议!”张衡当即说道:“孔圣有云‘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圣人如今全了李尚书、韦侍郎、薛司隶、李右丞、徐博士等人之志,有先贤之风,臣赞同。”

张衡虽然也是一个大儒,可他与学歪了腐儒们完全不同,他继承的儒学是正宗的儒学,所以他是一个恩怨分明、敌我分明的性子。每当听到那些漠视同族生死的同僚在高谈阔论、在说什么大隋对异族当施以仁义之时,他的心中大生荒谬之感,很多时候,听得都快气炸了。而杨广此法,令他惊喜至极。

哈哈,你们不是一直同情异族吗?你们不是一直要求朝廷要善待异族吗?你们不是一直指责朝廷对异族过于暴戾吗?那好、那行,就从你们本人开始,对异族施以仁义。如你们不答应、不乐意,那就是口是心非的小人。

“圣人英明,臣附议!”

“圣人英明,臣附议!”

“圣人英明,末将附议!”

“……”

在浩大的声势之下,李圆通、韦世康、薛道衡、李纲、徐文远等人都傻了,此时此刻,他们的脑海一片空白。

诚然,他们不缺这些钱财,这些俸禄对于出身世家的他们来说,可有可无,但问题是百姓怎么想?怎么看待他们?

今天朝会过后,他们宁可将全部俸禄全部给予异族,也不愿拿一钱赈济同族百姓的消息,必然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传遍天下。

届时,他们必将臭名远扬,遭到天下人唾骂。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热门小说
宇宙职业选手神印王座2皓月当空7号基地我有一剑明克街13号万古第一神不科学御兽修罗武神女总裁的全能兵王最强战神
相邻小说
某巫师的神话时代舰娘三国演义三国演义之四国争霸我是锦衣卫从上帝视角开始编剧重生日本之塌房大编剧和平年代之忠诚卫士星源录从笑傲江湖到大明国师王者荣耀之谁与争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