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这边玩的这么热闹,两党臣子合起来把小皇帝耍了一遍,和他隔着一条天江的南楚也出了件大事。
天曜五十年,六月初
就在西周闹得正不可开交的时候,七十三岁的天曜帝却生了一场重病,卧在床上整整一月有余,才让南楚太医从鬼门关拽了回来。
七月中旬,将将初养好身体的天曜帝,有感这次意外,特地下旨让皇太孙夏辰监国,全权署理南楚朝政。
其实近几年时间,随着天曜帝年纪越来越大,精力大不如以往,每日只一心求道,早已不理政事,南楚朝政,都是身为储君的皇太孙一手打理。
但出于种种顾虑,天曜帝给了皇太孙理政之权,却没有给他定一个监国的名分,是以,皇太孙虽然能全权处理朝政,却没有人事任命之权。
也就是说,皇太孙虽然管事,却没办法在朝中名正言顺的安插提拔自己的人,尤其是三品以上的重臣,任命得要天曜帝点头,所以,皇太孙日子虽然逍遥,但也不是一点没有制肘的。
而如今天曜帝正式下旨让皇太孙监国,算是把这人事任命之权也下放给他,南楚朝政,皇太孙可以一言而决,似帝王一般。
事实上,如今天曜帝的这份圣旨一下,除了兵权还在天曜帝手里捏着,皇太孙其余权力并不弱皇帝多少,顶多算头上有个太上皇压着。
经此一事,皇太孙的地位越发稳固,当然,之前他的储君也很稳,堪称半君,而如今可以算是三分之二君了,只等兵权到手,他这个南楚第二代皇帝算是坐实了。
…………
天曜五十年,八月初,正值酷暑,看到皇太孙把朝堂弄的有模有样,天曜帝算是放了心,然后把京城交给皇太孙,自己带着几个亲近老臣出宫到京郊修的的园林避暑。
天曜帝这一出宫避暑不要紧,天京城内皇太孙彻底成了老大,一令即出,百官伏首,威风至极。
前文说过,这个皇太孙是个志大才疏,眼高手低的性子,他刚刚被天曜帝委以重任,心里正是高兴的时候,再日日被百官那么一捧,心里愈发没了成算。
这一天,也不知他是怎么想的,突然召众臣入宫商议,他想要出兵剿灭南蛮百越。
所谓南蛮百越,乃是盘踞在江州南部的一些蛮族山民。
江州多山,其内多有蛮人居住,后来因为战乱,逐渐有百姓也逃往山中,成为山民。
因为这些山民和蛮人多通婚,久而久之,两族合为一家,江州古称越,这些山民自认土著,所以称自己为越民,又因和南蛮杂居,被外界称之为南蛮越人。
而同时,由于这些越民多部族散居,聚众达数百伙,故又称南蛮百越。
南蛮百越大部分以农业为主,种植谷物,而江州盛产铜铁,他们便自铸兵甲,从群自卫。
因为南蛮百越身上有蛮族和山民的血脉,天生健壮,好习武,性散漫,不愿受朝廷辖制,于是他们以江州山险为依托,组成武装集团,首领自号百越王,拥兵数十万,独立于南楚朝廷之外。
…………
实话实说,南蛮百越虽然拥兵自重,但他们有自己的耕田矿产,自给自足,并不像西周的草原戎狄、北晋的东海海盗一样袭掠南楚百姓,一向安分守己。
然而,他们再老实,南楚朝廷也忍受不了自己国境内有这么一群数量庞大且不听命令的军队,于
是从南楚立国后不久,南楚便和南蛮百越干上了。
刚一开始,天曜帝没想着派兵征讨,他的意思是招安南蛮百越。
南蛮百越对南楚的招安也不抵触,反正他们也没野心造反,招安就招安呗,自家出色子弟还能弄个官当当,光宗耀祖啊。
于是,双方一拍即合,招安进展速度很快,然而没过不久,这事就崩了。
事情是这样的,在招安过程中,天曜帝下旨提了几个章程:
一、南蛮百越招安之后,田亩自留,铜铁矿产要收为国有,当然,朝廷可以给予一定补偿。
二、南楚的武装力量必须解散,族内青壮编入南楚军队。
三、百越王封号废除。
四、南蛮百越部族百姓,打散分居到南楚各府县。
这几个条件一出,立刻引起了南蛮百越的强烈反对,这哪是招安啊,这是把他们大卸八块啊。
第一、三条还可以勉强忍了,可二、四条一出,傻子也看出天曜帝没怀好意,于是,招安之事作废。
时任百越王还让人写了一封信给天曜帝,大骂他无耻,说他们诚心投靠,天曜帝却意图分裂百越,谋算苟苛自己的臣民,毫无仁君之气度,其心可诛。
…………
当时天曜帝刚刚立国不久,正是年轻气盛的时候,否则也不会对百越提出这么苛刻的条件。
所以,当他接到百越王送来的信后,勃然大怒,直接让人砍了百越的信使,然后发兵二十万,准备攻打百越,强行收编。
南蛮百越自然不会束手待毙,在百越王的振臂一呼之下,南蛮百越应者云集,短短时间就聚集了三十多万青壮,而后依靠地势,给气势汹汹赶来的南楚兵马来了下狠的。
南楚大败,御驾亲征的天曜帝威望险些扫地,他本就是抢了自己侄子的位置,强行“继承”哥哥先楚王的势力。
在南楚内部,有很大一部分先楚王的死党反对天曜帝,他靠着开国,勉强控制住了局面,这次征讨百越大败,其威望受损,那些先楚王余党又闹了起来。
等天曜帝费劲巴拉的重新掌控住局势,百越王早以秣兵厉马许久,把三十万百越青壮操练成三十万精兵,正等着天曜帝二番征讨呢。
天曜帝刚刚出了火坑,又岂会再撞过去,当没看见百越的动作,只要岂不曾有所造反行为,他可以暂且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就这样,百越和南楚相安无事近二十年,直到当初大败天曜帝的百越王去世。
天曜帝自认百越英主以逝,自己朝堂又稳,于是二次攻伐南蛮百越。
这次天曜帝掐着点去的,老百越王去世,新王压不住局面,百越各族各自为战,不成一军,根本不是南楚军队对手。
第二次征讨百越,天曜帝大胜,不但将南蛮百越的几十万青壮杀俘过半,还夺取了无数百越的良田、矿产、财货。
南蛮百越余党被迫逃进深山,苟活度日,往后几年内不敢轻易出没。
…………
天曜帝一雪当年耻辱,高兴之余却没想到此番看似大胜,却留下了不少后患。
经此一役,南楚和南蛮百越结了死仇,百越百姓极其痛恨仇视南楚,而偏偏这仗,百越虽然损失惨重,却这没有被绝根,保留了一定的元气。
在沉寂了几年之后,恢复了一些实力的南蛮百越,在新任百越王的带领下,重振旗鼓,走出了深山,发誓要向南楚报仇雪恨,夺回他们的田亩矿产。
抱着这股复仇之心,南蛮百越再也没有了以前的循规蹈矩,他们开始变得嗜杀残虐,开始四处劫掠烧杀南楚百姓,并攻城略地,圈占地盘。
天曜帝听到消息之后,自然派兵来剿,但百越兵也不是吃素的,和南楚军队打的不可开交。
往后数十年来,双方激战十数次,各自有胜有败,南楚一直无法完全剿灭南蛮百越,百越也在南楚的压制下,无法攻占更多的地盘,只能彼此僵持,南蛮百越也渐渐成了南楚的心腹大患。
此番皇太孙谋划出兵伐越,也有巩固提升自己威望的意思,要真让他灭了为祸多年的百越,估计天曜帝都能提前退位,让他登基。
一想到这,皇太孙更激动了,本来定的是派遣上将带兵,后来竟生出了“御”驾亲征的想法。
这可把南楚众臣吓坏了,天曜帝就这一个嫡脉子孙,要是在战场上折了,储位怎么办,皇太孙倒是有儿子,可年纪太小,根本稳不住局面。
于是,顾不得是否发兵征讨百越,南楚朝臣先轮番劝谏皇太孙熄了这个主意,千金之子坐不垂堂,又不是什么亡国灭朝的大危机,你个储君上什么战场啊。
…………
南楚群臣苦口婆心,却丝毫没有打动皇太孙,反而让他越来越来劲,在朝会上公然放话,百越这仗必须打,他也必须“御”驾亲征。
百官见劝不动皇太孙,就去求避暑的天曜帝出面阻拦,却吃了个闭门羹。
天曜帝让人透出风来,皇太孙既是监国,全权理政,那只要不出大的纰漏,他是不会多过问的。
看到天曜帝也默许了皇太孙的胡闹,南楚百官彻底绝望了,皇太孙却相当高兴,认为自家祖父信任自己,他还专门跑了一趟避暑园林,拜谢天曜帝放权。
看着跪在自己面前的孙子,天曜帝心情复杂。
说实话,刚开始他听到皇太孙想领兵伐越,心里是不同意的,别人不知道他孙子什么德性,他自己还不清楚皇太孙有几斤几两?
让他带兵攻打百越,这不是闹着玩吗?
天曜帝当时就想派人进宫让皇太孙老实带着,断了带兵这个念想,但回头又一琢磨,这也是个法子。
毕竟天曜帝如今已经年逾古稀,说句晦气话,他真没几年活头了,皇太孙早晚登基上位,他想再磨练这个孙子的能力。
南楚是小国,不一定什么时候就会受到晋周二国的欺凌入侵,如果天曜帝不在了,到时身为皇帝的皇太孙不能不通军事,所以,此番出征,对皇太孙是个很好的锻炼机会。
再怎么说,南楚百越虽是个难啃的骨头,但南楚还占据优势,有让皇太孙发挥的余地,总比直接面对晋周两个庞然大物来得强。
想到这些,天曜帝即便认为此举有些不妥,但也默认了皇太孙领兵出征的事实。
当然,为朝廷大局考虑,天曜帝还是派了两个大将辅佐孙子,省得他肆意妄为,白白葬送朝廷兵马。
天曜帝五十年,八月末
皇太孙自号平越大元帅,拜左将军穆礼、后将军范尉中为左右副帅,起步马兵卒三十万,浩浩荡荡的杀向江州,意欲一举平了南蛮百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