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大文学移动版

m.dwxdwx.com

第二百二十七章长安暗流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二十七章长安暗流

却说董卓在长安,担心关东联军继续结盟,挥军东进,是以派了大量的斥候不断打探十四路诸侯的情况。(手打小说)初始,董卓得到十四路诸侯竟然只有刘备、二袁、公孙瓒、陶谦五家做大,不过却是多了曹操与孙坚两个异数,心中大为高兴。

然则李儒却不那么认为,说道:“恩相万不可大意,昔者虽有十四路诸侯南攻洛阳,然其中良莠不齐,庸才不均,更有刘备与袁绍各领一派,彼此相持不下,恩相不以之为虑或可。然现在情况不同,庸者皆无以大能,强者也尽皆展露头角,刘备、二袁、公孙瓒、陶谦、曹操与孙坚七人中,除陶谦乃老迈无能之辈,余者六人皆是当世之枭雄也,加之江南扬州刘繇、荆州刘表与益州刘焉,形势于主公大为不利也。”

董卓这才大惊失色,问道:“如此,本相该如何是好?”

李儒道:“刘备、二袁、公孙瓒、曹操五人皆是不世枭雄,彼此必然不会服气,皆想击败对手,争夺地盘。是以,关东之地将会有一场混战,一旦混战大起,其方可无暇西顾,恩相才可高枕无忧也。”

董卓大喜,更是多派伺候,不断打探诸侯盟军的动静。不久前,青州黄巾起,刘备与曹操东进,接着又有曹嵩被杀,二袁与陶谦三面攻打兖州,关东之地战火大起,董卓这才心下安心,对李儒道:“如此,关东诸侯再也结不成联盟,本相也可高枕无忧也。”

自此之后,董卓愈加骄横,不但身兼太师之职,更是自号为“尚父”,出入僭天子仪仗;封弟董晃为左将军、鄠侯,侄董璜为侍中,总领禁军。董氏宗族,不问长幼,皆封为列侯,就连董卓侍妾刚生下的儿子也都被封为侯爵,把侯爵用的金印和紫色绶带当作玩具。

除此之外,董卓还在离长安城二百五十里处,建别筑郿坞,从民间抢征民夫二十五万人筑之:其城墙的外形、高度、厚薄完全和长安城一样,并且内盖宫室,里面存了足够吃三十年的粮食。董卓常对自己说道:“大事告成,便可以雄据天下;如果事有不成,守住这里也足以终老。”

除此之外,董卓还从民间强抢少年美女各四百人充实其中,金玉、彩帛、珍珠堆积不计其数,董卓一家老小都住在郿坞之内。董卓往来长安和郿坞之间,或半月一回,或一月一回,公卿皆候送于横门外。

忽有一日,董卓出横门回郿坞,百官还是一起为之送行,董卓心情大好,于是留百官用宴。恰逢北地招安刚刚结束,有降卒数百人被押解到,董卓便命人将他们带到座前,或断手足,或凿眼睛,或割舌,或以大锅煮之。一时之间,哀号之声震天,惨叫之声不绝,百官皆吓得面如土色,魂不附体,然而,董卓却毫不在意,一便饮食,一边谈笑自若,好似眼前竟无此事一般。

自此之后,百官再见到董卓,莫不象耗子见到猫一般,无不胆战心惊,唯恐稍不如其意,稀里糊涂送了性命不说,若是再受到百般酷刑之后,生不如死,那滋味可就不怎么好受了。由此可见,董卓在京城可谓一手遮天,百官之中,竟无一人敢和董卓多说话。然而,俗话说得好:“强权之下必有叛者”,压抑久了,必然会有人起身反抗,董卓虽然残暴不仁,也是有人敢于反抗的,而这些人多为文人,而非武将。

当时,有司徒王允、司空张温、仆射士孙瑞、尚书杨瓒等人共谋诛杀董卓,不料张温做事不密,为董卓密探所抓到了证据,报给董卓所知。这一日,董卓于省台大会百官,列坐两行,酒至数巡,吕布提戟快步走入,在董卓耳边轻言数语。董卓脸色数变,看了看一脸不安的张温几眼,最后笑道:“原来如此,奉先只管拿下便是。”于是,吕布于筵上揪司空张温下堂,百官尽皆失色。

董卓却是不以为意,笑着对百官言道:“诸公莫惊,司空张温意图不轨,为奉先所获,众人若不是张温同党,便不必惊疑。”于是,董卓命人将张温关入狱中,严刑拷打,让其召出同谋之人。

殊不料,这张温入狱之后,虽然经历百般酷刑,却是咬死口只说只是他一人所为。第二天,张温便被折磨得奄奄一息,吕布报知董卓,董卓也担心张温一死,线索就会中断,于是便听从了吕布的建议,给张温一段时间养伤,待其伤势差不多,再继续严刑拷打,接着再养伤,如此反复,在这样生不如死的日子煎熬下,张温终有一天是忍受不住而将其同伙招供出来。而且,一天传不出张温身死的消息,张温的同党就会惶惶不可终日一天,其也越容易露出破绽,被董卓派在百官之中的那些耳目拿到证据。

吕布的这个办法还真有些效果,张温的其中一个同谋王允便是整天心神不宁,眼下张温入狱,王允唯恐张温不堪忍受严刑拷打,将他供出。王允因有诛董之心,是以才刻意在董卓跟前大拍特拍其马匹,使得董卓将之当做了心腹,是以王允见识过很多次董卓对待反抗他的那些人的残忍手段,焉能不怕。

就在那一场酒宴之后,王允回到府中,便已是坐立不安,王允的夫人孟氏忙问其故,王允便将此事相告。孟氏算得上是局外之人,不像王允那般当局者迷,笑道:“老爷莫慌,以妾身看来,张司空乃是忠君之人,虽经严刑,必不会将老爷等人供出。老爷试想,一旦张司空将老爷供出,无疑是坏了自身一声清名,恐怕今后再没有人敢诛杀董卓也,如此作为比之叛国通敌相若也。”

王允点了点头道:“事已至此,怕有何用。若是举家潜逃,等于不打自招,且长安城内都是董贼耳目,岂能逃脱。只盼伯慎(张温字伯慎)身具傲骨,至死不招。只是这董贼一日不除,君非君,臣非臣,我等每日更是惶惶不可终日。”

孟氏见王允除去董卓之心不断,急忙劝道:“只是董贼势大,文有李儒,武有吕布,岂能轻易除掉?”

王允叹道:“董卓上玩弄皇帝于鼓掌之间,下震慑百官于不动之中,雍州百姓更是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正是因为皇权尽揽于董卓之手,关东诸侯之间大打出手,皇上无法令之停战,齐力西伐。董卓残暴,使得雍州百姓日渐减少,董卓更是颁出了一个勿出令,便是雍州百姓不能出州,外州百姓一旦进入雍州,便再也不能出去,以此来增加雍州的人口。如此一来,雍州消息便与外隔绝也,外州百姓自然不知道董卓出了个勿出令,待到进入雍州知道后,却也晚也。”

孟氏却担心王允的安危,急忙再劝道:“现在老爷身居三公之一,又身受董卓器重,何必非要与之对敌呢?若然如张温那般,王府一门百十人口岂非要尽皆引颈就戮,妾身年已半百,也就罢了,但是三个儿子以及那刚半岁的孙儿呢?难道老爷忍心看着他们也成为一具具无头死尸乎?”

王允怒道:“妇人怎知国家大事?董卓眼下虽然只手遮天,上欺君,下愚臣,为害百姓,但必不能长久也。若是为夫傍于董卓,就算心中良心不要,一旦董卓倒台之日,也是我王允灭亡之日,王府众人哪一个能少得了一死?眼下,谋诛董卓虽然凶险万分,然而一旦成功,为夫便可执掌天下朝政,青史留名,救社稷于即倒,解救黎民于水火,成就不世功名也。纵然不成,满门被斩,亦可以青史留名,名垂千古也。是以,诛董,虽困难凶险,然无论成败,皆有利;附董,虽眼下为虎作伥,享尽荣华权贵,却不能长久,必有害也。”

孟氏也不是没有脑子的人,刚才不过是担心丈夫与儿子、孙儿的性命,此刻听了王允的一番话,犹如醍醐灌顶,急忙朝王允福了福身道:“妾身愚钝,亏得老爷一番教诲,自此之后,妾身将全力支持老爷诛董也。”

虽然下定诛董决心,但毕竟受董卓yin威压迫久矣,王允的心中一直恐慌不已,并在董卓府门前广布耳目,一旦有不利消息,立即准备潜逃,以求一线生机。如此过了数日,虽未有张温之死的消息传来,但也不见董卓府上有任何的异动,不过王允却是没有有任何的懈怠。

待到第六日的时候,王允接到董卓的请柬,说是欲在太师府宴请百官。想起上一次董卓抓捕张温的情景,王允心中就害怕,更担心这是一场鸿门宴,弄不好张温已经熬不住酷刑交代,今日他王允也会像那日张温般被凶神恶煞般的吕布当场拿下。

王允心中害怕,便不想赴宴,但是孟氏却劝道:“老爷不可,若是老爷不去,董贼必然起疑。以妾身来看,张司空未必招认,否则,咱们府外早就不满董贼耳目也。”王允想想,这几天府外却是一如往常,这才放心下来,前往赴宴。

王允到了太师府之后,便特别留意董卓的眼神与态度,发现并无什么不同,暗道:“董贼乃是一武夫,素不懂得喜怒不露于言表,若然伯慎已经招供,即便准备在今日之鸿门宴拿人,也决然不会如此淡定也。”于是,王允便放下心来,愈发地从容不迫,仆射士孙瑞、尚书杨瓒二人见了,倒是觉得奇怪,略一思想,便皆恍然大悟,个个也像王允一般,放下心中担忧,若无其事来。

如此一来,倒也无形中将李儒之计破了,原来,今日宴请百官便是出自李儒之手笔,张温在牢中任由拷打,死活不招,吕布也对之无可奈何。董卓向李儒问计,李儒说道:“恩相,张温之事一日不出结果,其同党便一日不安,若是恩相能在这时突然宴请百官,张温的同党必然担心害怕,若有称疾不去者,便可锁定为嫌疑,待宴席之后,恩相可带甲士与太医直闯其府,若其真有疾,则就罢了,否则定为张温同党。同时,恩相可在宴席上多布耳目,注意观察百官神情,若有神色诡异者,皆可列为嫌犯也。”

董卓大喜,便采纳了李儒之计,大宴百官。待得酒酣,李儒朝董卓使了一个眼色,董卓会意,便哈哈大笑着对众人说道:“本太师有一物,请诸公共同观赏耳。”

言毕,董卓连续拍掌三下,不多时,侍从端上一红盘,上面盖着一块红布,百官皆不知是何物。来到堂中,侍从便驻足不动,微微抬起头,看着董卓的脸色,直到看到董卓点头,侍从这才将红布掀开。百官定睛一看,竟然是司空张温的头颅,顿时个个吓得魂不附体,更有人当场失禁,王允也是汗流浃背,一颗心狂跳不已。

董卓目光扫视一圈,将百官神情尽收眼底,心下纳闷,暗道,看来李儒之计未成也,百官尽皆一脸害怕,莫不成全都是张温同党不成,不过董卓也颇为自豪,毕竟百官虽并非个个都是张温同党,却是全都怕他要死,于是便笑道:“诸公勿惊,前司空张温结连袁术,欲图谋害本太师,两人往来的书信,被吾儿奉先无意截获,本太师使人严刑拷打,奈何张温老匹夫骨头甚硬,竟然支字不吐,本太师只能将他杀掉。汝等既然不是张温匹夫之同党,自是不必惊畏,来来来,诸公请开怀畅饮。”

接下来,气氛就大大不同了,百官既然心中害怕,自是不敢放开饮酒,以恐失态,获罪于董卓。董卓见状,也没有了兴趣,便令众官散去。

王允回到府中,心神更加不宁,见到夫人孟氏,便将此事告知,两人俱怕。此次董卓虽然没有从张温口中得到其同党的消息,却绝对不会善罢甘休,一定会继续明察暗访的。王允虽有忠汉诛董之心,经过此事之后,也不敢再轻举妄动。仆射士孙瑞、尚书杨瓒经过此事之后,也是吓得一月之内不敢再踏入王允府中半步。

其实,这也就是古时文人的通病,一旦真正被捕入狱,虽经严刑拷打,却大多都能够做到宁死不招,绝对不会出卖朋友,免得落下一身骂名,甚至是青史留污,这也就是所说的气节。但是,在没出事的时候,一有风吹草动,就开始疑心生暗鬼,不敢举动。

自张温之事以后,反董的焰火并没有因为张温之死而熄灭,反倒是越来越旺盛,不久后,便有越骑校尉汝南伍孚忿恨董卓凶毒,欲刺杀董卓,此人倒也聪明,并没有与朝中任何大臣勾结,自个儿动手。伍孚是在朝服内暗藏了佩刀到郿坞去见董卓,名为回报事情,神情举止甚为恭敬,董卓也不疑有他。伍孚说完之后便向董卓告辞,董卓起身相送,用手搭住伍孚之背,自是故作亲密状,伍孚早就知道董卓会有这样一个动作,便趁机拔刀刺向董卓,或许是心中有些紧张之故,这一刀竟然失了准头。

既然一刀不中,那么第二刀自然就没有机会了,加之董卓力大,一把握住伍孚的手腕,使其无法再刺第二刀。董卓制住了伍孚,急忙呼喊左右甲士,同时对伍孚大怒道:“本太师待汝不薄,不想汝竟也打算背叛于吾。”

伍孚大声道:“董贼误国,伍孚身为汉臣,恨不得磔裂汝这奸贼,以谢天地,以正社稷。”还未说完便被董卓手下刺死。

伍孚刺董失败之后,董卓知道自己待人寡恩无礼,而且自己所作所为更是让很多忠心汉室的大臣愤怒,以后必然还有有人像伍孚一样刺杀自己。上一次伍孚行刺可以说是董卓的运气,若是那一刀没有失去准头,纵然要不了董卓的性命,也足以拿走其半条命。是以,因为害怕再次遭到暗害,无论去什么地方,董卓都常常让吕布做自己的随从侍卫,董卓也因此对其十分宠信,并当着很多人的面说其与吕布虽为义父子,却情同父子。

但是董卓性情刚愎,脾气暴躁,对待身边的人非打即骂,因为习惯如此,对吕布也是如此,曾经为了一件不合自己心意的小事,拔出手戟掷向吕布。亏得吕布身手矫健,避开手戟,又和言悦色地向董卓道歉,董卓才息怒作罢。但是,吕布从此暗中怨恨董卓,虽表面如常,却不再与之同心,只是董卓不知。

所有这一切,都在说明着一个问题,反抗董卓的呼声越来越高,诛董的暗流也越涌越急。董卓称霸的时代即将结束,只不过身在福窝中的他丝毫不知,危险正一步步向他靠近,导火索最终点燃于王允的府上。导火索其实很简单,自然是缘于连环计,只不过此连环计非是历史上的连环计,而是刘备给王允的一封书信,也可以说是一条计策。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热门小说
玄尘道途盖世双谐奸夫是皇帝反叛的大魔王信息全知者终末忍界我只有两千五百岁你老婆掉了五胡之血时代绝对一番
相邻小说
嘴炮天师当影帝[娱乐圈]星际超级猎人重生之大时代混沌灵珠吻上你的心东汉最后一个暴君我真是中天北极紫微大帝重生之战神无双前桌女生竟是我的头号黑粉佳妻似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