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大文学移动版

m.dwxdwx.com

第一章 文物修复师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我叫周琛,今年二十八岁。

男,没房,没女朋友。

今年是公元2080年。

跟所有青春期叛逆少年一样,十年前我拒绝了父母的提议,一意孤行报考了文物修复专业。

那届教授姓杨,总共带了三个徒弟,两个毕业后加入了轰轰烈烈的公务员招考大军,我是唯一一个愿意继承他衣钵的学生。

不是我自愿的。

主要是成绩太差,他说,不答应接班不给我毕业。

父母知道以后讥笑了我很久,并且不打算为我当年的冲动买单。为了生存,我在最自由的选择里做了最不自由的人。

毕业后杨教授凭着老考古学家的面子,顺利把我安排进了W市的博物馆工作。

“小周啊,你记住,每一件文物,都是有生命的。”

送我上火车前,他这样说。

其实我能感觉到他身上的一点悲凉。据我父母说,从2040年的金融危机以来,曾经盛极一时的考古和历史文化,走上了一泻千里的下坡路。我能理解,吃饱肚子比知道老祖宗姓什么更重要。

毕竟吃不饱肚子,就有去找老祖宗面谈一下的风险了。

金钱至上的年代里,杨教授视若珍宝的那些老玩意儿,渐渐的淡出了大家的视线,就像他的身影随火车开动在我的视野里越来越小一样。偶尔有人能想起“后母戊鼎、四羊方樽”这些老旧名词,杨教授都会激动得老泪纵横。

我知道,他儿子也不愿意做这一行的。

后来我在W市扎根,单身公寓一租就是六年,跟大多数白领一样,过着两点一线的生活。

他们面对的是活人,我面对的是死物。

所幸我师承老杨,修复手艺不错,馆长对我还算赏识。

不然昨天我也不会半夜接到馆长的电话,去和青铜器研究组一起复原一件将近四百斤的物件。

此刻我站在名为“东周铜建鼓座”的文物面前。

它约莫有我半个身子高,八条大龙环绕着中空圆柱,剩下几十条小龙毫无章法地盘踞在侧。一眼望去,数不清数目。

据小组成员说,它出土有一百零二年了,百年间都因为它的制作工艺太过复杂而无法复制。近几年,这个四百斤的庞然大物突然从内部断裂,扯开了几道裂缝。

青铜研究组万组长递交上来的报告说是非人为形成。

换句话也就是说,鼓座在适温适湿的保存下,自己突然莫名其妙裂开了。干我们这行,当然不相信灵异事件,馆长猜测是里面的元素氧化,引起了密度不均匀改变。

同样还是因为结构复杂,想要修复,必须要做出一件复制品,找到它每一条龙的焊接点,彻底摸清结构,才能动工。

正在我端详结构的时候,它又裂开了几道肉眼可见的缝隙。照这个速度,没有三个月,眼前的四百斤青铜就会变成一堆残渣。

“万组长,您来看看。”我抬手招呼组长。

万组长从B市来,是个颇具书卷气的男人,在当今的社会里十分罕见。听见我在喊,他一路小跑着过来。

“琛子,发现什么了?”

“它又在开裂。”

万组长的脸色难看起来,他显然和我持同样的观点:按这个速度,鼓座支撑不了多久。

第一次小组会议就是在这样人人表情凝重的氛围下召开的。B市来的青铜器研究专家万组长、电子建模工程师赵副组长,W市雕刻专家晴子、我,和另外一个西北来的文物修复师小王。

还有不断开裂的“东周铜建鼓座”。

百年来都没能化解的问题,未必我们五个抓抓头发就能找到头绪。万组长提议我们五人轮班倒,24小时监控鼓座,在修复图出来之前,先测算具体损害速度,明确我们还剩多少时间。

没有更好的办法,大家一致同意。

他们三个今天刚到W市,还没有安顿下来,我和晴子在本地工作,晴子是女生,本着怜香惜玉的心思,第一夜的任务自然而然落在了我身上。

我爽快答应了。

晚饭后大家和我道别后挨个离去,只有万组长还在研究室里,搬来两个小马扎,陪我一起在鼓座旁边坐下。

“成功修复的可能性大吗?”他问我。

“模具浇筑,拼形,焊接。三个月,恐怕可能性不大。”

万组长轻轻叹了口气,又问:“你喜欢看历史书?”

“以前喜欢。”我老实回答,“后来不喜欢了。”

“为什么?”

“离生活太远。”

我说的是实话,浪漫主义的历史在如今实用主义的社会里格格不入。就像目前工具书占据了五分之四的书店一样,大家忙着填饱肚子,不再需要精神食粮。

“你觉不觉得,我们跟从前那个礼崩乐坏的时代越来越像了。”

万组长的话并不像疑问句,我看着他,不觉想起老杨。

可能是我太无趣,他在研究室里踱步了一会儿,想不出什么良策,也背起笔记本电脑回酒店休息了。

我拨通了老杨的电话。

“喂,杨教授。”

老杨接到我的电话似乎很意外,那头传来疑惑的声音:“小周?有什么事找我,你不会辞职了吧?”

“我没有……”

无奈之下,我把鼓座开裂的事情详细告知老杨。

电话那边沉默了一会儿。

“杨教授?老杨?”

“我在。”

老杨听起来心情不太好。

他给我讲了另一件文物无端开裂,最后消失的故事,也是几十年前,海昏侯墓出土的《齐论语》竹简。那时考古学还没有式微,老杨的父亲当年作为古文字学家参与考古挖掘,和众多同事一起将《齐论语》修复编定。几片竹简他视若珍宝,展出后,每逢休假,他都要到博物馆里看看他的老友。

突然有一天,竹简上出现了莫名裂缝,不论以何种技术修复都无法挽回,没几个月,竹简就化为一摊齑粉。

与此同时,传闻有些博物馆也出现了文物自毁的事件。

老杨语重心长地说:“祖先正在抛弃我们。”

那是他父亲说的,我在论文参考资料里见过。

按照老杨的说法,最近几年,几十年间,文物开裂消失是一种极端的“自毁”行为。

我不信。

它们只是死物,或许用储藏设备失温,滋生其他元素分解文物,在我这儿来得更靠谱一些。

见我不以为然,老杨主动挂了电话。

他话里还是一再叮嘱我:文物,都有生命。

我作为文物修复师,要敬畏文物的生命。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热门小说
我只有两千五百岁奸夫是皇帝盖世双谐终末忍界反叛的大魔王玄尘道途绝对一番信息全知者五胡之血时代你老婆掉了
相邻小说
白莲替身他人设崩了[穿书]我以庙堂镇山河镇山河高唐弃子二十七载不可思议的奇幻之旅我的数据面板快穿:宿主他喜欢上直男反派奇幻冒险见闻录奶爸掌门的沙雕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