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日,大郎兴冲冲的说:“九月初十,九月二十一都是好日子,再往后只能到十月底了。”
辛湖掐指一算,如果是九月初十,岂不是不到一个月了,太赶了点,连九月二十一都觉得太急了些,胡妈妈她们三人,天天忙得脚不沾地的,觉得样样不齐全,还是得多给她们一点儿时间做准备。
辛湖自己穿的嫁衣,礼部会送过来了,其他的也得自己准备,大郎穿的新郎装,还没开始做。平儿,大宝,阿毛也得再多裁几身新衣。光是大家要穿的衣服,要把绣娘们忙晕,还别提那些个床单被子之类的,虽然谢夫人的绣庄已经把其他的活全停下来,专门给他们家服务了。可要准备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谢夫人都跟着急坏了。
大郎是希望越早成亲越好的,况且未婚夫妻天天一起,也会惹一闲话。虽然他们家的情况特殊,但总也架不住一些道貌岸然的假学究,说东说西的。
“你怎么不说话?不想嫁啊?”大郎问。他等了半天,都不见辛湖决定那一天。
“是不想嫁。”辛湖挑眉斜斜的看了他几眼,答。
“真不嫁啊,再不嫁你成了嫁不出去的老姑娘啦。”大郎悄悄的说。
“滚,老姑娘老姑娘,关你屁事。”辛湖骂道。
这时候,她多么希望,身边适龄男子多,给她弄几位男配出场,她还能说瞧中谁了,气气大郎。实在是她长这么大,接触到的男子虽多,但年青男子却实在太少了。除了大郎之外,再也找不到第二人与她身份年纪相配的。
大郎也不生气,笑道:“你不急,我却急了。”说着那目光不自觉的瞄到辛湖的胸脯与红唇上了。男人一旦对女人有了冲动,自然很想快点据为已有。况且他和辛湖的关系还是名正言顺的,不需要克制。
辛湖脑子原本还是天马行空的乱想着,等回过神来时,才看到大郎火热幽深的目光。那目光里包含的意味,令她这个原本没谈过恋的人都瞬间明白了。她老脸发烧,不自觉的动了动身子,这时她才真正明白,眼前的这家伙是头饿狼。她还在考虑两人太熟,会不会不好下手这个问题。可大郎显然角色转换得比她快。
难得见到辛湖脸红,这含娇带羞的小女儿模样令大郎的神智瞬间崩溃。这一刻,他只想把这个女人拥入怀里,大郎手随心动倾过身子,一把搂住辛湖。
一股浓烈的男人气息靠近,那急促的呼吸瞬间落在她耳边了。辛湖被烫的全身发软,脑子里一片空白,下意识的闭上了眼睛。当温热的唇接触的瞬间,大郎的呼吸越发急促了,汹涌的冲动几乎快令他把持不住自己了。
“大哥,大哥。”大宝的大嗓门远远的传来,令两人大惊,大郎连忙放开辛湖,整了一把衣裳坐到辛湖对面去,顺手端起茶杯,灌了一杯冷茶下去,凉水入肚,总算让他骚动的鲜血稍微安静下来了。
辛湖拾起桌边的团扇,遮住了发烧的半边脸,两人假装镇静的等着大宝过来。
“哎哟,大哥,到处找你呢。你还有闲功夫和大姐在一起吃茶聊天。”大宝几大步跑过来了,大大咧咧的说。他完全没有发现眼前的两人,刚才在干什么。
大郎又气又羞,恨不得打大宝几巴掌,却佯装镇定的说:“什么事?”
大宝却来不及说什么,直接拉了他,说:“快走,快走。”
大郎被他拉了个踉跄,两人一阵风似的走了,远远的辛湖还听见大宝说:“大哥,你坐着吃茶都很热吗?这天气怎么还不变凉。”
辛湖抚着自己发烫的脸,哑然失笑,一时间居然有些茫然了。她还搞不明白,她和大郎怎么突然间,有男女之情了。
她再想想,自己两世为人,加起来快活四十岁,居然被大郎这么轻而易举拿下了,实在是老脸发烧,很有些不好意思了。
大宝他们到京后,一直忙碌的很。谢大公子忙着带他们出去应酬,玩乐。务必要在最短的时间内,让他们熟悉京城,熟悉一些该会的应酬活动。否则,大郎和辛湖婚礼时,他们不会接待客人,会闹出大笑话的。
所以,他得在短时间内,让平儿,大宝,阿毛,甚至小石头,都活跃起来。
好在这四人,平儿和小石头已经有了功名,正是意气风发的翩翩少年郎,很是吸引了一些少女的目光。而大宝和阿毛虽然才十一二岁,但却因为打小习武,比同年龄的小少年们要高出一头半头的,显得身体格外健壮。而且两人又有胡妈妈打小开始教矩规礼仪,因此,兄弟几人一出现在大家的眼前,令那些私下底还对辛湖多有微词的人,很是佩服她了。
毕竟这三个弟弟,可以算是辛湖一手拉扯大的。一个孩子,能教养三个孩子来,难怪当得起皇帝给她表彰了。
三兄弟各位千秋,平儿虽然不算多么俊秀,五官稍显平凡了点,但却身材挺拔,大宝浓眉大眼,颇有虎背熊腰之气,阿毛却是一副杉杉小书生模样。他们三人,和大郎没有一点儿相似的地方。关键是阿毛与大宝还是双胞胎。因为两人年纪差不多大小,干脆让他俩一起过生日了。
无论是身材还是样貌,四个人真找不出什么地方相似的,虽说龙生九子,都会各有不同,但他们四人也差得太远了。哪里看得出来,他们是亲兄弟?
“为什么陈家四兄弟,长得完全不象?是不是亲兄弟?”这种话,自然有人谈论了。
有这样想法的人不少,但大家暂时也只能私底下谈论。谁也不好意思,直接拿这话来问他们。
直到江大山寄回来了一封信。
辛湖变成了淑娴乡君的事,自然会告诉他,而且辛湖与大郎也即将成婚,他这个唯一的亲戚长辈,原本是该来参加的。但身为守将,他自然不能无故回京,连谢姝儿也不好拖着怀孕的身子回来祝贺辛湖。
但是,江大山一直没有放弃为蒋大人报仇和恢复声名。这段时间正好有了消息。
实际上,他也早和燕王与谢大人提起过此事,但大家一直腾不出手来办,又找不到任何线索。
给谢大人送信的人,是谢姝儿带去的心腹下人,江大。江大独身一人,快马加鞭的进了京,后头带着大车礼物的江二与谢风足足迟了十日才进京。
拿着江大山的信与捎回来的一个牌子,燕王与谢大人都面色沉重。
他们完全没有想到,江大山居然还真查出事儿来了。那场动乱中,死掉的官员可不少,查都查不出来。况且蒋大人算不多有名的大官。
安庆帝打了胜战,如愿的拉下了自己的侄儿皇帝,登上了帝位。而当初引发了这场战争的某些人,却一路溃败,最后只得偏居一隅,乔装打扮潜伏起来了。
江大山当了守将之后,自然要大加整顿边关,仔细盘查清算,怕有遗漏的奸细或潜伏下来的后患。他这一查,果然有了收获,那些人的行踪漏了出来,哪里还藏得住。
其中有一股人,当初是受到废帝当朝,位高权重的马大人指使。这位马大人祖上也是位大人物,当年曾随章家的□□一起打过江山,后来马家成功转型,弃武从文,经营几代后,马家正式成了文官世家了,但一直官位也不太高。
谁也不知道他几时起了篡夺江山的心?反正当时在京里,他位高权重,又极得废帝的信任。不出几年的时间,朝中有一半大臣被换成了他提拔的人。他几乎都成了天子的代言人,把个章家的天下弄得乌烟瘴气。而安庆帝也正是打着清居侧的旗号,起的事。
马家一系,在安庆帝上位时,已经遭到了全面清洗,因为当时是马家派兵马司的人追杀了燕王母子三人。
要不是因为江大山几人出手相救,说不定没有了现在的燕王,甚至连安庆帝都不一定能拿下帝位呢。但是,燕王的母亲与弟弟却是当场丧命。给当时年纪还不大的燕王,留下了极其深刻的恨意。所以,马家一系被他们父子两人几乎杀干净了。当然,漏之鱼也不可能没有。
马氏一系在安王势大时,已经自知大势已去,护送了几位嫡系子孙潜伏在边关了,想寻找机会跑路。
而江大山顺藤摸瓜,还找到了曾经与马氏一系关系极神秘的一名官员。
此人是北顺府的知府,正四品的杨大人。杨大人在废帝时,只任正六品通判,但内乱时,因为北顺府没有受灾,而且本身属于比较富裕的地方,受到的影响不算很大。
甚至杨大人上头的几名官员都死了,剩他苦苦支撑着,居然得以保全了北顺府,后安王到达时,委任了他暂时管理北顺府,使百姓得以正常度日。
因此,安庆帝继位后,还曾嘉奖了他,后来更直接升他为北顺府的知府了,他一下子从六品升到了四品。
算起来,他当知府有三年也该又要升官了。
虽然他隐藏得极深,但江大山却觉得他肯定是马氏一系的人物,因为无意间得知当初追杀他的邓强,居然与杨大人有拐着弯的亲戚关系。当然,单此点是无法判定杨大人是马氏一系的人,因此,他请求燕王私下出手调查此事。(83中文 .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