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勾浮云隐青日,更添霁雾遮旧瓷。
但看晓风红叶里,微朦初雨绕花枝。
——《七律·青花瓷》
高泽大概的观察了一下手中的瓷瓶,瓶小口带盖,盖上有宝珠形纽,盖纽及盖面中央饰莲瓣纹,盖之立壁上绘折枝花卉。
瓶小口圆唇,短颈,丰肩,宽圈足。通体青花装饰。肩部绘变形莲瓣纹,纹内绘朵花。瓶身绘折枝花果,大小各3枝,分别为石榴、枇杷、樱桃、葡萄、荔枝,近足处绘上仰蕉叶纹一周,素底无釉。
能有二十几公分高,口径四、五公分,足径也有十来公分,此梅瓶胎质洁白,做工精细,青花画工娴熟。
高泽之所以一眼就看出这是个梅瓶,而不单单是个盛酒的酒瓶那么简单,是因为他读过近代许之衡的《饮流斋说瓷》一书,书中详细地描述了梅瓶的形制、特征及名称由来。
“梅瓶口细而颈短,肩极宽博,至胫稍狭,抵于足微丰,口径之小仅与梅之瘦骨相称,故名梅瓶。”
关于梅瓶的用途,磁州窑系有一对为白地黑花梅瓶,瓶身一书“清沽美酒”,一书“醉乡酒海”,作盛酒的用具是明白无疑的。
梅瓶既是酒器,又是一件令人爱不释手的观赏品。因此,这类器多制作精美,不但考虑到贮酒容量,还要注意造型优美。
闻着鼻子里绵柔醇馥幽郁的酒香,看着小口、短颈、丰肩、瘦底、圈足的瓶式,这不是梅瓶还是什么呀!
梅瓶应该就是陶瓷酒瓶,以口小只能插梅枝而得名。因瓶体修长,宋时称为“经瓶”,作盛酒用器,造型挺秀、俏丽,明朝以后被称为梅瓶。
梅瓶最早出现于唐代,宋辽时期较为流行,并且出现了许多新品种。宋元时期各地瓷窑均有烧制,以元代“瓷都”景德镇青花梅瓶最为精湛。
最初梅瓶是装酒的容器。梅瓶很美,但贮酒仍是它首要的实用功能。为了盛酒多,又不失“窈窕淑女”之美姿,制瓷艺人把它最大的直径往上提高,这样加大了盛酒的容量,又不失瓶体优美的形象。
梅瓶上部重大,下部窄细。这样重心较高,日常使用时容易倾倒。为了保持瓶体稳定,制作者在成型时,往往巧妙地将瓶体下部加厚,致使底足厚重不易碰倒,保障了它的实用功能。
搬动时,梅瓶形体适合捧在怀里,和置放在安定架上。美酒美器,让人喜闻乐见。由于梅瓶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后来人们不再拿它来装酒,而是摆设在家中,供人欣赏。
梅瓶,从造型到装饰,无不表现出古代民间工匠的才能和智慧,还有他们那朴实无华的艺术语言,这些无不让高泽感叹。
他家里就有一个爷爷收藏的明永乐青花竹石芭蕉纹梅瓶,器型比较大,有四十多公分高,底径也地十二、三公分。
瓶小口,圆肩,肩下渐收,平底。从瓶口的磨损来看,那个瓶子原来也是带盖的,只是不知道什么原因,盖子丢失了,现在只是敞口放在博古架上。
梅瓶肩饰正反连贯的如意云纹,如意云纹内绘折枝花卉。腹部主题纹饰绘竹石芭蕉,衬以坡地、花草,宛如园中小景。足部绘莲瓣纹及卷枝纹各一周,莲瓣内绘各种折枝花卉。
爷爷粘贴的小卡片上是这样写的:此梅瓶明永乐年间宫廷御用瓷器,造型秀美,青花色泽浓艳而有变化,使画面具有层次感,为永乐青花瓷器中的佳品。
永乐青花端庄秀美,器物线条非常柔美流畅。讲究修胎,器形十分规整。瓷胎由于注意淘炼,胎质纯,含杂质少,胎质细腻,胎色洁白,胎体厚薄适度,灵巧凝重,较之洪武朝普遍轻薄一些。
永乐时期由于烧造温度的提高,釉面肥厚、细腻、光滑、莹润、平净,绝无橘皮釉纹,有少部分器物釉面开片,以脱胎器名传于世。
釉色大多白中泛青,有些呈现洁白色,接近甜白釉,釉汁废后处闪现虾青色。口沿和底部釉薄处大多为白色或黄色,器物里外釉面较均匀。民窑器普遍有缩釉现象。
永乐青花的釉面青白程度较元代有所减弱,釉面青白为整个明代传统烧造方法所致,因釉料中掺有草木灰,并用木柴烧,所以会产生这种效果。现代瓷器的釉面成分及烧造工艺都与明代不同,因此釉面无此青白色。
大盘、瓶、罐等为细砂底,无釉,白色,有小块铁色斑;呈糯米粉状,摸之细腻滑润。也有釉底,釉底白釉匀净,釉薄处泛黄色,厚处呈浆白色或闪青白色,有些底釉开有细片纹。
小器底足多施釉,有的底釉呈波浪纹;细瓷底足平切,足跟较窄。琢器器底足大多是边棱状,即削切痕明显。圈足露胎处泛火石红,足内墙多泛黄斑。盘、碗底心多是外凸内凹。
高泽的脑海中在电光火石的一瞬间闪过了两位爷爷以及他看过的所有书本中关于梅瓶的资料,他自己也对照着手中的瓶子一一对应。
永乐时期使用的青花钴料是一种称为“苏麻离青”的进口料,烧造时有自然的晕散现象。
因为含锰量低,含铁量较高,降低了呈色中的红、紫色调,在适当的火候下就能烧出浓艳的青蓝色,犹如宝石蓝一般的光泽,呈色浓重青翠。
色彩雅致凝重,鲜艳夺目,层次分明。
不过由于青花含铁量高,往往会在青花烧成部分留下黑疵斑点,就像铁锈斑疵一样,一条纹理中常见的钴铁结合晶斑,浓重处凝聚为黑色锡光,下凹深入胎骨,用手抚摸有凹凸不平感。
而手中的瓶子的青花钴料应该就是典型的进口料,在白胎的映衬下,罩于釉下的青花青翠浓艳,花果上布满褐色的铁结晶斑点,有如一幅传统的水墨画,晕散自然。
自己手中的这个梅瓶和爷爷的那个永乐青花竹石芭蕉纹梅瓶无论是造型、纹饰、胎釉、青料上看都是相吻合的,而永乐青花瓷一般是没有款识的,只有极少数有年款。
两位爷爷都介绍过,目前只有官窑压手杯中见有“永乐年制”的四字篆字款,写在器里面中心,围以双圈线、单圈线和花瓣飘带。最宝贵的是青花双狮绣球心款、花心款、鸳鸯围款。民窑产品偶有“福、录(禄)、寿”等款字。
高泽记得清清楚楚,明谷应泰的《博物要览》中记载:压手杯,中心画双狮滚球,球内篆书“大明永乐年制”六字或“永乐年制”四字,细若粒米者为上品,鸳鸯心者次之,花心者又其次。
这对梅瓶应该就是明永乐青花折枝花果纹梅瓶,爷爷说过像这种青花瓶子是明永乐时期景德镇御窑厂烧制的宫廷用器,属于宫廷御用之物,而且这种梅瓶的传世完整器物不多,十分名贵。
爷爷那儿就一只,还是缺了个盖子的,就当作个宝贝似的,寻常也不让高泽沾手,只有他在场的时候才能上手看,高泽总说他小气。
嘿嘿,现在,自己的面前可是有两只一对完整无缺的明永乐梅瓶,如果让爷爷知道了,还不知道是什么表情呢?
赶紧让师傅收下吧,免得夜长梦多,再让别的人发现了,可就糟了。
最可怕的是,这小女孩家一看就是非常的贫穷,再给弄坏了,那就更加的是罪过了,让爷爷知道了非得揍自己不可。
其实,我这写了好长的一大段,而高泽也就是心念闪转片刻之间而已,因为这些他比较熟悉的瓷器,基本上不会打眼的,他从出生开始,就天天的看着、摸着、闻着家里的那些瓶瓶罐罐,那种感觉他是不会忘,更不会错的。
我估计,你就是让他故意的认错了,他也已经不会了,根深蒂固的东西,错不了。
还没等师傅开口,高泽先说话了:“小妹妹,你是要用这两个酒瓶子换钱吗?”
小女孩见高泽问她,连忙眨了眨明亮的黑眼睛说:“是啊,是啊,把瓶子给你们,你们给我钱,就能给奶奶买药了!”
高泽的心猛的一震,拿瓶子换钱给奶奶买药?
高泽把瓶子递给站在旁边一言不发的师傅,笑着对小女孩说:“小妹妹,原本我们是不收这种瓷瓶子的,这个卖不了钱!”
高泽的话让小女孩一下子愣住了,原本期待的神情顿时就变了,痛苦难受无奈,甚至还有绝望都写在了脸上,看得高泽一阵心揪。
不忍心再让这么可爱的小女孩难受,高泽连忙接着说:“不过,你这两个瓶子挺好看的,而且,你又这么的懂事还孝顺,今天,我们就收了!”
高泽也没看师傅,更没有征求师傅的意见就十分肯定的同意了收小女孩的瓶子。
小女孩睁大眼睛,疑惑的看了看高泽,见他的神色非常肯定,希望又重新回到了脸上。
高泽拉起小女孩的手,有点凉,也很瘦弱,几乎没什么肉,心里难受,怕自己掉下眼泪,连忙说:“小妹妹,你叫什么名字呀?”
“我叫朱倩玉,是我爸爸给我取的名字!只是他总也不来看我,妈妈也不回来看我!”小女孩的语气中先是开心和幸福,而后是落寞和神伤。
“哦,那我叫你小玉吧!你能带我去你家里看看吗?”高泽尽量让自己露出笑容,他怕自己禁不住泪水。
“好啊!好啊!”小玉愉快的答应了,旋即,神情又暗淡下来,低声的说:“大哥哥,你还是别去我家了吧!我家,我家只有奶奶在家,也没什么可看的!”
高泽却有自己的想法和打算,看了看朱倩玉说:“小玉啊,我想看看你奶奶,看看他得的什么病,我师傅可是会治病的,说不定就给治好了呢?”
高泽的话音刚落,赵老爷子顿时一愣,这小子,想干什么呀?我哪儿会看病呀?
朱倩玉却是一脸的惊喜,别看她才五、六岁,可是奶奶在她的心目中那就是天,就是地,就是她的全部,听高泽说能治好奶奶的病,她顿时就激动起来。
“大哥哥,走,快走,我带你去看我奶奶,快点!”两只小手拉起高泽,着急的向自己那个破烂的家走去,脚步中满是希望。(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