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夫人,梅娘早让人把小米粥等熬上了呢。”荷香道。
冯小美赞许,“还是梅娘设想周到。”
吩咐人摆饭,让里正与二十几个青年先吃,她去找冯大夫张罗一些伤药。
救回来的灾民捧过热乎乎的稠粥,尽管很饿很饿,想着那已经死去的亲人、被摧毁的家园,可半口都咽不下去,眼泪大颗大颗滴入碗里。
冯小美瞧着鼻子发酸,哑声劝道,“我知道你们心里十分悲痛,可是逝者已逝,生者当前行,你们只有保持住精神与体力,参与到搜救工作去,不但能救起更多的人,说不定还会找到与自己失散的亲人。”
众人哭声一顿。
是啊,失去的亲人,如何悲痛也回不来了,可自己还活着,以后总要是要活下去的。而且,外边也有许多类似自己这样的人等着救,与其在这里消沉、颓废,倒不如出去帮忙救人!
众人想开了些,虽然心中仍是撕心裂肺的痛,他们死死克制住,开始大口大口咽粥,把眼泪与伤痛一并吞进了肚子里。
冯小美吸了吸鼻子,“这才对的。你们吃了东西,会有人安排你们换掉湿冷的衣服、就医、然后住下歇息的,不过地方有限,只能委屈各位先打地铺了。”
众人这才开始留意这间宽敞而豪华的大屋子,不敢置信,这样的富贵人家,竟会这样收留与救助他们这些穷鬼。
他们都没有吃过冯家的入伙宴,所以也不认识冯小美。
“这位夫人……我不是在做梦吧,你竟肯这样帮助我们……”一老妇人颤巍巍地对着冯小美下跪,“闺女啊,你真是大善大爱之人,定然是上边的菩萨转世,老婆子拜谢你的大恩大德!”
“老奶奶,使不得。”冯小美忙去搀扶,“我只是觉得,大家都是乡里乡亲,能帮则帮而已,您无需这样的!”
倒不是说她多圣母,只是她不喜欢看到死亡,不喜欢见死不救,更不喜欢看到这个地方,成为一座死城。
可外人看到的是,她忧国忧民、悲天悯人,为了将这一场天灾带给村人的伤害降到最低,她殚精竭虑扩大产业,让所有人都挣到钱,好大家在这场天灾里多增加一份活着的筹码……
总之,无论她说什么,别人都只会觉得她谦虚。
这边才扶起老妇人,那般又跪倒一片了。
冯小美无奈扶额。
……
大雨持续下了二十来天,终于转为毛毛细雨。
而此时,整个北流省都成了汪洋大海。各地方的官兵终于出动搜救,另外还有一些民间、绿林间自发组织的团队参与在了一起。
然而,在洪水一遍遍的搜刮之下,活着的生物很少了。
一些东西被裹挟着推到某个角落腐烂,一些事物则得到了清洁,比如道路上的淤泥乱石。
可是,只有人类,被洗牌后,再也无法获得新生。
待过两日,洪水退得差不多了,冯小美也出来帮忙。
目击所及全是还未退走的积水、崩塌的屋子、断枝残叶、大堆大堆的山泥……惨不忍睹,满目疮痍。
她深吸一口气,跟着众人,四处搜寻伤患。
即便是被困水灾中,也总有个别人比较顽强、坚持着活下来的。
好比冯锦锋从屋脊上抱下来一名浑身发僵,却仍有意识的姑娘;苏志明从一棵大树的树干上将一名八九岁的孩子抱了下来,他的四肢仍维持着抱着树的姿势;苏三从一地窖里救了一对母女……
人们在危难时,总会爆发出无限的潜力,总能想出这样那样的法子,救了自己或者亲人。
刚开始面对他们的惨状,她总是心痛、流泪,等看多了,便麻木了,只是机械地走动,机械地救人。
而救出的百姓被官府安置在临时搭建的木棚里,也将那些还未来得及发放的救济粮熬成了一锅锅的稀粥,分给幸存者。
这一日,冯小美路过一山洞,忽然听见些许轻微的动静,像是什么器皿在轻轻地击打,缓慢而无力。
冯小美让苏三走进破败的山洞,自己在外边等候。
半刻时后,他搀着一老伯从里边缓缓走出。老伯似受了伤,一条腿一拐一拐的,他身旁跟着一老妇人,紧紧拽着他的手,慢吞吞地挪。
这对老人行动很是迟缓,衣衫褴褛,满头枯发,满是皱纹的脸上,写满深深的疲倦。
冯小美忙上前去搀扶那老妇人,“小心脚下滑。”
妇人抬眸缓缓看向冯小美。
双眸竟是锐利而清明的,这样一瞪人,带着些许威严与探究。
冯小美心中一凛,忙说道,“老夫人不必害怕,我们是这附近的村民,现洪水退去,才出来搜救乡亲们。”
老妇人似没想到冯小美会察觉到自己的防备,微微愣神后,面露尴尬之色,勉强一笑,“小姑娘,莫怪老身多心,皆因老身与老伴遇到过山贼,躲入百姓家又被抢、被敲诈勒索、后又遭遇雨灾,老身二人拼死逃脱,在这儿山洞躲藏了数日,早已成了惊弓之鸟。”说着主动搭上了冯小美的手臂。
冯小美感到惊讶,这妇人的口音分明是地道的京腔,怎的千里迢迢跑到这南方的边远小镇来了?
而且,经历了这么多波折,他们却能成功逃脱,且好好活着,可见这对老夫妻的应变、求生能力之强。
“老人家,您在这种环境之下,的确得时刻保持警惕,我很佩服你。”冯小美见她步履蹒跚,那边的老伯也是走走停停,气喘吁吁,想来两人是虚弱至极,不过是强撑着不倒罢了,“我扶您在那边坐一会儿,再让人拿担架过来抬您回去。”
老妇人微微颔首,彻底地卸下了心防。
她实在是太累太累了,能撑到现在,已是强弩之末,她想相信这个小姑娘一次。
……
如此又过了五日,雨总算停了,太阳也露了脸。
此时的整个北流省生灵涂炭,生机寥寥无几,一切都破败而颓然。在这旱灾、雨灾中死伤的百姓无数,知府、巡抚等官员商量再三,还是决定将真实情况上报,即便是丢了乌纱帽,他们也认了。
因为,他们得知,在旱灾严峻时,皇帝就已经暗地里派遣了钦差下来体察民情,而他们却不知钦差是潮种哪位官员,眼下又遇到如此严重的水灾,如果他们虚报或者瞒报,一旦钦差如实报上朝廷,那就不仅仅是丢了官位那么简单,严重的会下大狱,连累全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