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耀是摸准了这一脉,才给多铎这样的灌米汤,而且丝毫无压力。多铎也可能这两天听说自己老婆有喜了,心情好,反正判断能力不算是太强。这时候,他忽然想起来,要问问赵耀一些具体的事情了。
刚才赵耀说,灭掉了一个锦衣卫联络点,干掉了十余名锦衣卫,这固然算得上是一件比较大的功劳,但是总得有所凭据吧。总不能由着你怎么说就怎么是吧,那也显得自己这个王爷太没起子了。于是多铎就问了,:“你说你剿灭了一个锦衣卫的潜伏联络点,有什么凭据吗?”。
赵耀并不怕他问这些,从怀里掏出了一些血迹斑斑的腰牌,腰牌上面写着职分和名字。第一个是锦衣卫北镇抚司六品校尉尹大壮,第二个写的是锦衣卫北镇抚司从七品经历君华寂。这样的腰牌一共有六块。多铎见过锦衣卫腰牌,确定不是假冒的。
当多铎耐着性子把这六块腰牌一一验看完毕的时候,他已经从内心中承认了这件事是真的了。但是他还是出于本能的问了一句,:“你说杀死十余人,为何只有六块腰牌。”
对于这个诘问,赵耀心里早就准备了对策,他坦然的回答说,:“因为我只在他们的身上搜出了腰牌,而且,在那家客店里,我还搜到了飞鱼服和绣春刀,这是锦衣卫的标志,别的明军是不可能使用的。这足以证明,十五爷如果有疑,可以到我的营中取来”。
这段答复一气呵成,说的挺多,而且相当正经。其实赵耀心里想说的不是这个,他想说的是,你们倒是平时出来冒个泡啊,发个言啊,也证明你爱群是吧。白龙村能走多久,靠白龙君一个人行吗,你看人家君华寂,发言等级是活跃。你们要是都活跃了,都有机会客串一把。哪怕是腰牌上的名字呢。不过之所以没这么说,是因为多铎估计不知道白龙村是怎么回事。
好吧,我又忘记了,不应该在这里太多的提到白龙村的故事,那毕竟是下一本的事。这边还是先言归正传吧。说到飞鱼服和绣春刀,作为战利品已经存在自己的营中的时候。赵耀是有底气的,既然是演戏,就把戏码给准备的足足的,想要什么,就有什么,一点问题都没有。完全妥妥的。
多铎已经不想再就这个话题扯下去了,因为本来他对赵耀也并没有什么太多的怀疑,刚才的问话也不过就是例行发问而已。现在他更想知道的是,除了干掉一大波锦衣卫之外,赵耀这趟还有什么其他的收获。
对此,赵耀没有让他等待,就直接说:“十五爷,我这次去了一趟山海关,大致摸了一下底。现在山海关,已经不是昔日可比。兵员已经达到了三万人,粮草足够支撑一年以上,且装备了佛郎机炮。”诸如此类夸大明军的忽悠,把多铎说的有点略感吃惊。
这话两名清军坐探回来的时候已经说过了一次,但是真正的又听一次的时候,才意识到事情确实有严重性了。所谓三人成虎就是这么回事。一个人跑过来告诉你说大街上有老虎,你肯定不信,还觉得这个人二了吧唧的吧。两人过来告诉你大街上有老虎,应该你就有点犹豫了。到了第三人来告诉你大街上有老虎的时候,你的第一反应并不是相信了,而是赶紧逃跑,免得被老虎给吃掉。
多铎对自己的军事实力和指挥能力都是有自信的,但是他并不愿意却和真正强硬的对数去来一场硬碰硬的对决,这并不是因为他怂,而是他不想让人家卖掉还给人数钱。
包括上次,皇太极四哥让他去征讨山海关,就没有在镶白旗之外再给他派一兵一卒,还给他派了一支卫队。名为卫队,其实就是对他进行监视,这支卫队的卫队长就是后来挺有名气的鳌拜。
想起来多铎都有点心有余悸,大明的兵并不都是软柿子,至少山海关的边军不是,在山海关城下,多铎损失了千余名士兵,几车粮草军械。而且,还被干掉了两名副将。这座孤城,在粮草不足后援都不知道有没有的时候,就敢打硬仗,打出了山海关的威风。
现在,兵员得到了这样大的补充,粮草已经能够维持一年以上,城池坚固,器械充足,还拥有了当时最为先进的火器弗朗机炮(这个东西大概是属于那个时代的火箭筒或者掷弹筒之类的原理吧,威力确实比较大。最早是嘉靖年间,河道副使汪铉和葡桃崖人打仗缴获的。但是到了天启和崇祯年间,军备废弛,兵部也拿不出钱来装备那么先进的武器,因此山海关有这东西的话纯属是编出来唬人的)。
按照现在这个条件来计算的话,两白旗的七万人,在山海关城下应该并不能占到太大的优势。这个原因其实是很明显的,因为对方是主场是防御方,自己是客场。其实即使是这样,多铎也丝毫不会否定自己最终能够拿下山海关。但是代价呢,如果硬要强攻的话,等到山海关拿下来的时候,两白旗的人马估计也就所剩无几了。这无异于为皇太极去火中取栗。有句话说的好,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
更主要的一点是,多铎并不是只了解他的大哥,更是一个精通历史典籍的人。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敌国灭,谋臣亡。当两白旗和山海关都奄奄一息的时候,或者是山海关覆灭,两白旗元气不存的时候,就该是这位四哥登高一呼出来收拾局面的时候了。这么多年的兄弟了,多铎对皇太极简直是一斤不能了解的再透彻了。
这件事,还需要从长建议。可以出工不出力,还是干脆就不出去,托病。这还需要仔细的考虑一下,总而言之就是一句话,坚决不去做炮灰。
其实这也不能怪多铎郁闷,自古以来就是这么个理,天家骨肉从来都是不好保全的。皇太极并不信任多铎,但是不信任多铎并不是一个个案。他同样不相信的还有多尔衮、阿济格等小兄弟,甚至阿敏、代善等老牌哥哥。
这一点其实并不需要太多的原因来诠释,都说兄弟睨于墙是一件特别让人糟心甚至是扼腕的事情,但是你也是真心没辙没辙的。并不是因为兄弟之间没有情分或者情分不够,单纯是因为,权力真的是一个足以让人上瘾的东西。权力的瘾,尝到第一口就会让人欲罢不能,比起鸦片来甚至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其实不仅仅是皇太极是这样,也不仅仅是清朝的皇帝是这样,大明也是如此。在土木堡之变后,朱祁钰因为领导了北京保卫战,顺利从摄政王摇身一变,变成了景泰皇帝。而倒霉的哥哥朱祁镇不仅回不了家,好不容易回来了,还被安置在南宫居住。南宫后来专门成了囚禁的代名词。
其实有时候,我也这想,在那场土木堡事变发生之前,在朱祁钰尝到权力是什么滋味之前,他和哥哥之间又何尝不是兄友弟恭的呢。权力真是个能够让你着迷的东西。
皇太极的焦躁就在于,勤政殿里,只有一把龙椅。诚然这把龙椅让爱新觉罗的子孙给坐了,但是怎么样才能永保自己的儿孙万代传承。豪格现在还太年轻,在军队里的威望也是明显不足,他的两个叔叔都是身经百战的将领,世袭罔替的铁帽子王爷,还是两个实力最为强劲的旗的旗主。
应该说,皇太极不是一个好哥哥,却是一个好父亲。他准备在自己的生气,给豪格把继承皇位的障碍全部都拔掉。让他顺顺利利的即位。
不过千算万算,皇太极还是漏算了一着,这一着就是,他自己不是朱元璋。而多铎和多尔衮两兄弟也不是大明的那些开国的功臣们那样的顺从。这两个弟弟和他一样,都是老汗王努尔哈赤的儿子,而且论战场上的本事,一点也不比皇太极逊色,让他们服气,那实在是个痴人说梦话的事情。
皇帝轮流坐,让你坐了本来大家就不服气,怎么着还要折腾呢。赵匡胤杯酒释兵权也不过是夺了大家的兵权,都赐以良田豪宅荣养。光武皇帝刘秀对于开国功劳最大的二十八位云台将,全部封侯,给予封地和庄园,衣食租税,不具体参与国家的政权。就算这样,都是一个相当靠谱的处置方式,为了国家的长治久安,有时候这样处置是必须的。别说功臣宿将了,就是凤子龙孙们,一旦皇位无所指望的时候,真就想做个闲散富翁,过此一生。也算是一件美事。
不过很显然的是,皇太极这位四哥有一点还是很像朱元璋的,那就是他的做事方式,要么就不做,要做就彻底做绝。他不仅想要多尔衮、多铎两个人的兵权,更想要他们的命。
可能是因为想到了这些东西吧,一向还算是沉稳的多铎也有些气愤,他并不想给四哥做炮灰。所以他准备去争取一些炮灰随同出征,这也是他和皇太极之间做的做好的一些努力了。
简单说来,那就是他准备去争取一些其他旗的士兵随同出征。而且这个人数不应该低于一万人,这样的话,在攻打山海关的过程中,就用这些人做排头兵,等这些人打完了,就找个借口班师回朝。甚至是回朝逼宫。
多铎相信,自己想干什么,作为一母同胞的哥哥多尔衮都不会和他一起干的,父汗驾崩,母妃殉葬,一日之间失去两个至今的人的时候,多尔衮才十几岁,多铎还不满十岁。直到现在,兄弟两人都是相依为命的。两人是休戚相关的。
讲述到这里的时候,我不禁又插了一句话,其实他们还有一个一母同胞的哥哥叫做阿济格,也是阿巴亥大妃所生,此事爵封英郡王。我其实在讲述这段故事的时候,一直特别想描述为,兄弟三人休戚与共荣辱相关。但是虽然我讲述的一直都是稗官野史,出于对历史本源的尊重,我也不能说的太离谱。遍观史册,我一直觉得阿济格和多尔衮以及多铎的关系并不算怎么亲近的。
既然是这样的情况,那我也别给人加胡编乱造了,就尊重这个基本的事实好了。所以我的文中多有提到多尔衮和多铎,这两兄弟的戏份相当之多。但是阿济格老兄只能偶尔出来打个酱油。
所以由此也就得出了一个相当靠谱的结论,如果想多亮亮相,一定要和主要人物搞好关系。我违纪的我在阐述阉党是一个怎样盘根错节的关系的时候曾经说,我是郎中,你就是员外郎,我是侍郎,你就是郎中,大家可谓是互相进步共同提高。
同理,你和主角混的好的话,很有可能就是男二号。你和配角混的好的话,很有可能你就是龙套。如果你和龙套混的好的话,那么你也有机会送盒饭的。你要是啥也不想混,那就单纯的像阿济格老兄一样,靠着血缘关系上位,同样能够时不时的露个脸。
多铎在郁闷之下,一个计划也差不多就形成了。这个时候,赵耀觉得自己应该识趣的告辞离去了。虽然多铎作为他的本主还是准备留饭的,然而赵耀并不缺这顿饭,借口军中还有事情要安排,这饭也没吃就走了。
当饶安和赵耀离开豫王府的时候,饶安忽然尝尝的舒了一口气。赵耀看着他,没有问为什么,同样的做了一个深呼吸,两人对视了一眼,都笑了。他们笑是应该的,作为打入敌人内部的特种兵。他们的这种特殊的作战方式已经收到了效果。任何来自敌人内部的争斗和消耗都是对明军最大的益处。
他们确实急于赶回去,不想留在多铎的府上吃饭,而且理由相当充分,军中有事。恩,有什么事情这么着急呢,当然着急,他们要回去散布流言,那就是两白旗即将要出征了。而皇帝并不准备给足军饷粮草。这一趟就是去自生自灭。而且,尤其对于汉军旗的士兵来说。更是出于一个相当尴尬的位置。汉军旗的士兵在平时被克扣的就比较狠,这一次听到这样的流言估计谁也顶不住。
当然,流言的散布也是需要技巧的。这个就在后文慢慢的赘述,这边就不多说来了,要说的还是多铎,他很快派人把自己的哥哥多尔衮请到了府上,商议事情。
多尔衮这次的表现比多铎更冲动,心说这还了得,四哥这是要疯吗?所以他很支持多铎的想法,准备去闹一闹。其实说是闹一闹,不如说是两兄弟和皇太极之间的最后一次博弈。看看谁能够后退一步,完事好商量。
就像是做买卖一样,你说你这瓜三块钱一斤,我非要两块钱买,最后一商量,得勒,你也诚心要买,我也有心要买,你也别砍价了我也别要谎了,干脆就两块五成交。
这一次两兄弟商议好了,见到四哥皇太极,就是请求专征专权,要豪格大阿哥跟随在军中效力,粮草军需一应供应责成户部预先准备,至少要备足三个月所用的。而且各旗至少每个旗选派三个牛录参加战斗,听从指挥。
这些条件,两兄弟料定了皇太极不会痛快的答应,就算他不答应也是好的,这就给了多铎和多尔衮延缓出兵,甚至抗命的口实和理由。
其实皇太极这几天也有点着急忙慌的,这是因为这段时间以来,虽然多铎和多尔衮都接到了领兵出征的旨意,但是这哥俩还是找到了按兵不动的借口。这个倒是还没什么,这位崇德皇帝最担心的是,这两个握有七万雄兵的弟弟,如果真的被逼到了一定程度,甚至还有可能造反。
所以这几天里,他向走马灯一样召见步军统领,各旗的都统和旗主,密商大事,就是想防着有这么一着,万一如果两白旗敢公然反叛,那么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调集重兵给予毁灭性的打击。
暗流涌动,双方都在积蓄着自己的力量,表面上的平和之下是已经按捺不住的愤懑。如果可以的话,这几位同父异母的骨肉兄弟,将会为了一个理由打的互相*子直流跟不要钱的一样。这个理由就是那个勤政殿的椅子,这把椅子究竟谁的屁股才能长久的坐在上面,相当是个问题,这关系着数万人的荣辱甚至是生死。
一切都不应该从表面上来下一个什么论断,因为亲情的斗争是假的,军队的斗争是假的,各种理由的斗争都是假的,只有权力的斗争才是真的。
皇太极决不允许别人染指属于他的东西,多铎和多尔衮则对他这种狭隘自私的观点表示去你娘的,你横竖能够吃得饱睡的着。就不想人别人活着了?舍得一身剐,敢把低俗变高雅。错了,是敢把皇帝拉下马。(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