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大文学移动版

m.dwxdwx.com

第十三章 太后韦氏·明妃遗曲_11.静善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既得宗贤首肯,从宋金使节到韦氏侍婢上下都忙碌起来,以筹备韦氏归宋事宜。杨氏主持府中杂务,指挥奴婢们收拾行装,采办旅途用具,自己心情也好,成日眉飞色舞。而眼见归期将近,韦氏却似乎并不怎么欢喜,总是愁眉不展、心事重重的样子。

杨氏明白她为何忧虑,某日装作闲聊模样,私下跟她说:“娘娘,前日我遇见一个新近自五国城来的宫人,跟我说起静善的事……娘娘还记得么?就是那容貌酷似柔福帝姬的尼姑?”

韦氏点点头,说:“记得。她如今怎样了?”

杨氏道:“她得娘娘相助前往五国城,这一去倒是转运了,结识了一位名叫徐还的汉官,还得他明媒正娶,做了夫妻。可惜毕竟红颜薄命,静善去年忽然患了重病,虽经延医调治,病势仍然有增无减,拖了数月后亡故了。”

韦氏心不在焉地叹一声:“年纪轻轻的,可惜了。”

杨氏抬眼瞧瞧韦氏,压低声音道:“这静善去五国城后倒是生出一件趣事……因她模样跟柔福帝姬确实相似,五国城的旧宫人们初见时都只道是帝姬来了,口中不住厮唤,还请了太上皇来看,太上见了也笑说:‘这不活脱脱是瑗瑗么?’以后太上竟把她当作女儿般看待,那徐还也是太上有意引来与静善相见的。也因这层缘故,现在五国城的不少人都以为徐还娶的是柔福帝姬呢。”

“唉,若徐还娶的是真的柔福就好了。”这话韦氏脱口而出,随即才觉如此直说不妥,神情便略有些不自在。

杨氏却毫不在意,顺着她说下去:“就是,若柔福在五国城嫁了徐还,如今又……而逃回大宋的那位是静善……”

便若灵光一现,韦氏在杨氏的话中探到一线有如生机的希望。

如果南归的是酷似柔福的静善,是静善假冒的柔福,那她的身份就会从尊贵的长公主跌落成欺君罔上的骗子,而骗子所说的所有话,自然也就成了不可信的谎言。

韦氏面对金人的怯懦,对宗贤的顺从,与儿媳共事一夫的耻辱,拒绝随侍赵佶的旧事,以及她那承袭了金人血脉的儿子……这些柔福可能已经对人说过,或将要跟人说起的内容,都将随柔福身份的转变被定性为谎言,一笔勾销。

“但……”韦氏又沉吟,“逃回去的确是柔福……”

“是不是柔福,还不是由太后娘娘你说了算?”杨氏笑道,“隔了好几年,想必南朝的宫人再见帝姬也会觉得有几分陌生,届时娘娘再把静善的遗骨带回去,说是柔福帝姬,不由人不信。”

韦氏想想,轻轻摆首:“不好。如此柔福犯的就是欺君大罪,连性命都保不住。”

杨氏一叹:“娘娘就是心软。娘娘忘了柔福当初是怎样当着太上和大王面羞辱娘娘的么?还有赵夫人阁中那次,她竟不顾娘娘性命要逼娘娘堕胎……说起来,她还真是娘娘的冤孽,娘娘还记得么?她出生的那日,太上皇本是在娘娘阁里的,结果因王贵妃生她,太上皇二话没说立时就赶去看王贵妃了……”

韦氏目中雾气氤氲。不错,怎么可能忘记,久违的赵佶忽然出现在她阁中,那是多么意外的恩赐,只一瞬,心便因他的光临明亮开来。他转身进阁时衣袂微微扫过她的裙角,那么亲密的距离,她不由微笑,连带着觉得一向阴凉的晚风都有了暖意。

然而,他对她的温言软语忽然就那么仓促地终止,因那个小女孩的降

生。他走得急切而匆忙,甚至忘了道声别,或者,哪怕仅仅一个礼貌的回顾。

所以,他没有看见她彼时的眼泪……也无人曾看见那两点泪吧,因为,她让它滴在了无人看见的心隅。

也许正是这重原因,她对柔福从来没有由心而生的亲密和怜爱,虽然柔福满月及笄应有的礼数她一点不少。柔福于她,一直只是别人的女儿,一个像生她的母亲那样,会分去赵佶之宠的,别人的女儿。

而且这个别人的女儿,还如一簇烈焰那般,明亮炽热,咄咄逼人,有足以灼伤人的温度。她躲避柔福的光线和温度,像喜阴的植物躲避阳光。有时,她疑心,其实自己害怕柔福清亮直率的目光,更甚于害怕柔福可能散布的有损她名节的言论。

那心底的愿望,仅仅是改变柔福的公主身份么?还是……让那双清亮的眸子永远消失?

不愧是多年相随的知心人,杨氏的话多合时宜,一句一句,道出了她希望听到的、必须狠心的理由。

“可是香奴,”在听完杨氏历数柔福的不是之处后,韦氏轻声问,“我们该怎么做?把静善的遗骨带回去?徐还会肯么?”

“给他点好处,他自会肯的。”杨氏答道,“听说他是孝子。当年他与老父一起随太上皇北上,现在他父亲年迈,却仍在五国城受苦,他必是不忍心的。若娘娘承诺将他老父带回南朝,并将他亡妻遗骨一并带回去安葬,他有何理由不答应?”

韦氏垂目凝思,须臾,微微颔首。

杨氏又微笑说道:“正好娘娘要去五国城与乔娘子道别,这事就交给奴婢办吧。奴婢也会再与大王商议,略做些安排。”

启程前往五国城是在半夜,因韦氏不忍等到天亮见两个孩子眼睁睁地瞧着她远去。那一夜她亲自守在他们床前,与他们聊天、说故事,哄他们入睡。眼看着要睡着了,大儿子却又睁开眼睛,问:“母亲,这些天你收拾行李,是要去哪里?”

韦氏跟他说早已准备好的答案:“是去五国城看看母亲的姐妹,过两日就回来。”

“我与弟弟能跟着去么?”孩子又问。

韦氏和言道:“母亲又不是去游玩,只去两天,旅程辛苦,你们就不要跟着母亲去了。不如留在家好好念会儿书,学习骑射,学好了,也能让你爹欢喜。”

那孩子懂事地点点头,只提了个要求:“母亲你看看五国城有什么好玩的物事,给我们带些回来。”

“嗯。”韦氏强忍鼻中酸楚,竭力使自己语音不变,仍是慈爱地微笑着,一口应承,“那是自然,母亲去哪里都不会忘了给你们带礼物……”

儿子喜悦地睡去,韦氏才走至屋外远处,掩面悲泣。

杨氏见状赶来,叹道:“娘娘若是舍不得两位小王爷,不如一起带去五国城,好歹还能再相聚几天。”

“那如何使得。”韦氏凝咽着,断续低声道,“怎可将他们带在身边,让宋人看见……”

杨氏果然是个能言善道之人,抵五国城后,她迅速找到徐家,只劝说了不到半天,许徐父归宋,便说服徐还同意掘出亡妻遗骨,让她带回。杨氏立即着人掘墓拾骨,殓于新棺中,日落之后,那副漆黑的新棺木便悄悄列入了韦氏一行所带的帝后三梓宫之后。

韦氏隐于驿馆窗后窥看,待杨氏归来,问她:“那棺木……是静善的?”

“是柔福帝姬的。”杨氏

当即答,郑重强调,“娘娘请记住,那棺木里躺着的是柔福帝姬,是娘娘要带回国安葬的,真正的柔福帝姬。”

绍兴十二年四月丁卯,太后韦氏偕梓宫自五国城出发归宋,金主遣完颜宗贤与高居安一路护送。

启程之前乔氏前来相送。她已在五国城嫁了一金将,也略知韦氏与宗贤之事,此刻见宗贤黑着脸远远避于一隅不发一言,知他心里不痛快,恐影响韦氏行程,便取出黄金五十两赠给另一金使高居安,道:“些许薄物不足为礼,聊表敬意,唯愿大人好好护送我姐姐回江南。”

高居安稍微推辞两下,但乔氏坚持,也就收下。然后乔氏举起一杯酒敬韦氏,泣道:“姐姐途中善自保重,归去即为皇太后,可喜可贺。妹则今生无归国之望,必将终死于朔漠了!”

韦氏见她难过,出言安慰道:“妹妹再稍等些时日,待我南归后请九哥设法,也接妹妹回去。”

乔氏却只苦笑:“多谢姐姐费心。姐姐福厚,得生九哥为官家,而妹妹命薄,儿女都沦落于北国,我纵归去,又有何生趣?”

韦氏无言以对,唯含泪与她对饮,又执手痛哭一场,大恸而别。

车辇都已启行,却又听远处有人奔来,直呼“太后留步”,韦氏遂命暂且缓行,掀帘一看,见来人竟是赵桓。

他那时被囚于五国城玉田观,听说韦氏归国之事,便求了监者与他同来。待追至车队前,赵桓先向梓宫泣拜,继而乞求韦氏道:“太后归去后请跟九哥及宰相说,务必为我向金主请还。我若回朝,但望得一太乙宫使的闲职当当,于愿已足,决不敢再萌任何奢望。”

这话说罢,尚不待韦氏回答,已自觉凄苦,忍不住涕泪交流。

韦氏见他此状甚可怜,也就先答应道:“你且耐心安居此间,我归国后必替你设法。”

但赵桓似并不相信,仍垂泪不止,挡在韦氏车辇前,也不说辞别的话。韦氏为求他宽心,便指着自己双目发誓说:“我南归之后,若不让九哥派人来接你,当瞎了我这眼睛。”

赵桓这才稍觉安宁,又伫立良久才蹒跚着跟监者回囚所。

乔氏所赠的黄金后来果然有用。行至燕山时,宗贤借口天气炎热,命车队停下,不肯再启行。韦氏焦虑不已,私求于高居安。高居安因得了乔氏金子,也有心助她,也就指点她说:“你不妨再取出些钱犒赏随从,上下人等得了你的好处,自然愿听你的话启行,届时宗贤也不好阻止了。”

韦氏深觉有理,无奈那时她自身并无多少钱,遂向金国副使那里借了黄金三百两,答应抵宋后加倍偿还。既得了金子,杨氏便召集随行夫役,按名给赏,令他们即日载三梓宫启行。那些随从一见金子当下欢声雷动,一个个都说愿冒溽暑护送太后南行。宗贤见此情形也只好作罢,仍旧黑着脸骑马随行。

一路行了三月才到宋境。八月辛巳,太后车舆抵临平,这日她还如往日那般倚在舆中壁上半歇半眠,忽听杨氏一声欢呼:“娘娘,官家亲自来接你了!”

韦氏忙启目望去,果见前路黄麾仪仗连绵蜿蜒,渐行渐近。行至近处,前列执旗兵卒次第分列开,一人策马奔来,陌生的黄袍龙靴皇帝的装束,熟悉的剑眉深眸儿子的眉目,他跪倒在她车舆前,含泪唤:“母后!”

其实那一刻她真的很想笑,但在手颤巍巍地触及儿子赵构之前,却先有泪滴落。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热门小说
信息全知者奸夫是皇帝玄尘道途你老婆掉了终末忍界盖世双谐反叛的大魔王五胡之血时代绝对一番我只有两千五百岁
相邻小说
重生之十年新兵狙神神话复苏从齐天大圣开始带着网络来到异世界万人嫌阴郁受重生了帝姬策我只是有亿点悟性而已我只是一朵云我只是个炮灰而已我只是个引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