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间,三冬雪给自己盛了一碗粗米饭,桌上有两道菜,一盘青菜,一盘腊肉。
哥哥穿着黑袍侧靠在门口,脸朝夜空,沉默不语。
从山下回来后,哥哥就一直坐在这里,不与三冬雪说话,三冬雪认为哥哥还在生他的气。
扒了一口饭,小家伙心情也不太好,这是他第一次看见哥哥真的生气。
他想了想,放下碗筷,就跑回房间里。在他的床底有一个木盒子,里面放着三冬雪从小到大珍藏的玩具,两个泥人。
那个大一点的泥人,是哥哥,小一点的就是他。当初他把泥人捏好后,哥哥还摸着他的头,夸他聪明,捏的惟妙惟肖。
抱着木盒子,三冬雪走到哥哥身边,他把哥哥的泥人拿出来,轻声说道,“哥哥,你看,这是你的泥人。”
男子转过头看去,没有说话。
因为哥哥一直穿着黑袍,三冬雪除了哥哥的眼睛,就没有再看见别的部位,所以泥人也没有刻上嘴巴,只有一双眼睛。
小家伙从地上捡起一根细枝,在泥人上刻了一下,他满意的笑着,“哥哥,你看,泥人笑了。”
原来三冬雪用细枝给泥人刻了一个“弯月”,泥人笑了。
哥哥伸出手接过泥人,修长的手指轻轻的在上面摩擦,过了会,他温柔的说道,“这个泥人就送给哥哥吧。你快去吃饭。”
哥哥应该不生气了吧。小家伙心里想着,嗯了一声,开心的回到桌子上吃着粗米饭。
一夜无声,春天的夜晚最为安静。
睡梦中,小家伙连续做了好几个梦,他额头冒出了细汗,神情挣扎,双手紧紧攥着。
他梦见他亲手杀了兔子,那兔子没有死,反而变得很大,一直追着他不放……
他梦见一个从未见过却很熟悉的女人一直看着他,对他无奈的笑着……
最后,他梦见哥哥走了,一声不吭的走了……
清晨,小家伙突然惊醒,他赤脚下了地,跑到厅堂,四处张望。
他心里一紧,连忙大喊,“哥哥!哥哥!”
他冲到街上,一边跑,一边大喊,“哥哥!你在哪里!哥哥!”
就在他跑到街头,一位老人家对他说道,“冬雪,你哥哥在东边等你呢!”
小家伙连忙朝着东边跑去,他的脚在地上被石子磨破,他也没有一点感觉。
跑了百米远,他终于在一棵柳树下看见了黑袍男子正看着他。
三冬雪扑到哥哥的身上,哭喊着,“哥哥!你怎么走了!你是不是不要冬雪了?呜呜呜……”
男子摸摸他的头,说道,“哥哥要去找一个人。你也大了,可以一个人好好的在青小镇活下去。”
三冬雪大喊着,“我不要!我不要一个人!我要跟哥哥在一起!哥哥去哪我就去哪!”
哥哥一脸宠溺的摸着三冬雪的头,神色中尽是无奈……
“你不后悔?”
“不后悔!只要能和哥哥在一起,去哪里都行!”小家伙紧紧的抱着男子,坚定的说道。
最终,哥哥叹了口气,只见他大手一挥,三冬雪的脚好了,还穿了一双最好的布鞋。在三冬雪的身上还挎着一个用布袋包裹的行李。
“冬雪,我们走吧,该去见一见外面的世界了。”男子拍了一下小家伙的头,朝前走去。
三冬雪嗯了一声,刚走没几步,停住了,他回头看着身后的青小镇,眼眶微红,这里是他生活了十几年的地方,如今却说走就走。
他突然跪在地上,朝着身后的青小镇磕了三个头,这里的每一个人都与他相熟,待他如亲生儿子,“爷爷奶奶,大伯阿娘们,哥哥要走了,冬雪也得走了,谢谢你们从小把我养大,这里是我的故乡,我会永远记在心里。”
说完,小家伙挎着行李,朝着哥哥的方向追了过去……
………………
扬州很大,面积之广,青小镇在扬州不过是微不足道的一个小镇子。而扬州在九州中算是一个比较浪漫多彩的地方。
这里文人墨客很多,风花雪月自不多说,更有黄河长江等一些江河穿过,所以流下的诗赋经文也是成千上万。
在这里,山脉丘野的环境很好,雨水充沛,灵气逼人,亦有不少仙人在这里开宗立派。
当然,所谓的仙人那是对于凡人而言,通俗的来说,就是修道之人。
在扬州,也有凡人自己的皇帝,大大小小的城池更是数之不尽。
这里有凡人的城池,也有仙人的城池。
其中要数凡人的扬州城和仙人的花都最为繁荣。占地面积很大,就算是在里面徒步行走,也要走个几天几夜。
小路上,一个十四岁的少年手里拿着树枝条子,悠然自得。
三冬雪心里虽然依旧有些不舍,但是小孩子的心性终究贪玩,立马被外面风景给吸引住了。
“哥哥,咱们要去哪里?”少年的身旁并没有人,仿佛自言自语。
很快,一道清冷的声音从小家伙的体内传来,“一直往前走,会有一座凡人的城池,你去那里吃点东西。”
黑袍男子本就是灵魂状态,虽然以他的实力可以出现在白天,但是他并不喜欢。
他还告诫三冬雪,以后不准告诉别人他的存在。小家伙虽不明白缘由,但是他听哥哥的话。
春日多明媚,春风多醉人。
走走玩玩到了响午,就看见远处有一座城池出现。
小家伙立马露出了惊呆的样子,这是他第一次知道城池到底是什么样子。
灰白色的砖砌成的城墙,两边延伸不断。城墙高有二十米,上面插着带有标志的旗帜,还有一个个拿着枪,身穿盔甲的士兵。
小家伙兴奋不已的加快步伐,到了城池口,两位门兵诧异的望了一眼三冬雪,没有说话。
这座城池叫思青城,在凡人的国度算是个小城市。
但是里面却住着六十多万人口,其中就有三分之一的士兵。
街道两边不是店铺就是摊贩,吆喝声响彻云霄。
“冰糖葫芦嘞——”
“走过路过的瞧一瞧,看一看,上等的绸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