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战争准备
李孝说道:“你先别得意,李家虽然并非我自己,但能为你所用的也不多,其他人未必能帮你对抗他们父母。”
这个人说道:“那你不用操心,李治并非只有武后的几个儿子。”
李孝心里明白,还有李上金和李素节,再说也有一些是堂兄弟留下的儿子。
见李孝沉默不语,这个人说道:“李孝,你少年英才,却被迫躲到深山隐居,这一切都是武媚娘害的,难道你不想报仇扬眉吐气。”
李孝说道:“说出你是谁,看你有没有那个实力?”
蒙面人说道:“这你不用问,我们更不想死,没有实力我们会忍到现在吗?”
李孝心里一动:“我们?”看来他并不是一个人,那证明什么?证明他也并非说了算的人。本来谈论这些,就是在拖时间,为丁解元他们争取时间,可这么半天他们怎么还是没有动静。
李孝刚想答应,突然一个人从外面跑进来:“家主,他们攻……”
他一句话没说完,一声尖啸,他被一箭射倒。与此同时李孝也动了,他的身体以最快的速度向侧面移动。果然,蒙面人也不是拖拉的人,手中出现长剑,闪电般跃起向李孝刺来。
李孝在外面这个人逃进来的时候,已开始移动,身体一闪躲过那一剑。这几下也就是眨眼之间,蒙面人那如天虹倒泄的一剑刺在地上,暴起一道火星。他借着那一剑的力量,身体再次跃起,幻起一片剑光,把李孝罩住。这时李孝才明白,那些武侠小说上说的也不是吹嘘,真有这样的剑法。
李孝的训练不是这种江湖打法,只能就地一滚,狼狈的脱离剑光,可惜他逃得了第一次,逃不过第二次,蒙面人的剑如同长江大河,又如同闪电,再次追过来。
看来李孝绝对难逃这一剑,但就这时弓弦响动,一支弩箭向蒙面人飞来,这种钢臂弩力量是非常大的。
普通弓箭也就七十步到八十步,两石强弓也就一百多步,那是战将用的。李孝研究的弩射程一百二十步,一闪而到,蒙面人来不及杀李孝身子后退,挥剑打飞钢弩。
可他太不了解李孝这种弩了,虽然有上弦时间,但护卫队训练不是单打独斗,是军队作战。
李孝猜对了,当他临近山脚的时候,丁解元他们早就潜伏进周围。但临近山边的地方,没有密林,一旦提前暴露,可能危害人质安全。丁解元只能等,他没想到王爷这么聪明,连续不断的移动,让山外围的暗哨全都暴露。丁解元一挥手,护卫队的人就散开,拔出匕首扑向这些暗哨。李孝进入山洞的时候,丁解元他们展开了大清剿。
山里的人明显不是太多,几十人而已,在三百护卫队围攻屠杀下,连还手的机会也没有。近战护卫队士兵战斗力非常强,远了这种钢弩更是杀人利器。
弩箭不同于弓箭,弓箭是二尺多长,长弓的箭达到三尺多,后面有定向羽,速度也慢。可钢弩箭只有三十公分,也就是一匝长短,而且是全铁打造,也细很多,并不用定向尾羽,人眼睛很难看到他。
随着弩弦响,一个又一个暗哨被杀,丁解元这么长时间才进来就是李孝吩咐,无论什么情况要保证人质安全,所以命令第二中队进入后山,从四面包围这里。一边清理,一边靠近,因此耽误时间,还让一个临近洞口的人逃进来。如果不是李孝有准备,反应快,还真伤在那一剑之下。丁解元射出一箭,身后的队员也都纷纷射箭。
山洞里也有十多人,但他们在周围,冲进来的护卫队是三十多人,弩箭连着射出,哪给他们时间。
蒙面人留在身边的人都是高手,抽出武器拨打弩箭。但射速太快,也看不见,山洞点火把毕竟很暗,不断有人发出惨叫倒下。此时被三支弩箭逼退的蒙面人,和山洞里其他几个人一起向洞里退。
他们很清楚,在这种强弩打击下没有胜算,愤怒不平的蒙面人想撤到后面,用人质威逼逃命。
可看到剩下的人越来越少,弩箭也密集起来,他一下没躲开,一支弩箭从他肩头射入,让他一个踉跄喊道:“退。”
带着还剩下的五六个人向山洞里跑,丁解元一摆手:“追,一个也别放过。”
当转过一个弯的时候,连李孝也傻眼了,这种溶洞并非一个洞口,而是好几个,根本不知道他们逃进哪个洞口。丁解元不得不分散开人手冲进几个能进人的山涧,可他们只是找到捆在那里的杨凡和刘奇,却没找到蒙面人的踪迹。
见两个人没事,李孝放心,被松开绑的杨凡过来跪倒:“多谢王爷,臣等该死,累主公涉险。”
李孝说道:“起来吧,说过了不要这样称呼。”
“是,遵命。”两个人也很郁闷。刘家集很安全,两个人在这个不大的地方,一般人都认识,所以从来没想过有人对他们下手。地方太小,两个人也不带什么护卫,再说刘家集也没有,此时才意识到太大意了。
李孝说道:“解元,检查一下,看看有没有活的审问一下,他们是什么人?”
丁解元他们在打扫战场,让蒙面人逃跑是他们不熟悉这个山洞,看来他们一定是了解清楚这里的。
听李孝说,杨凡说道:“王爷,我认为应该是世家大族,但大唐世家太多,恐怕很难判断。”
正在这时,丁解元回来:“报告公子,三十四人无一生存,有五个是服毒自杀,他们应该是死士。”
李孝也很遗憾,看来又不知道他们是谁。这样一来很难判断,他们处在暗处,自己在明处,要时刻防备他们。可也没办法,山洞里没什么有价值的东西,只好带上这些人撤回了山里。
到刘家集,王胜见三个人安全回来,又是一阵祝贺。李孝对身后第一次跟着自己回来的丁解元说道:“其他三百人留在山里训练,护卫队进入刘家集,保护这里,挑出四个好手,每位总管身边配四个警卫,轮流值守,保护安全。”
李孝不能不小心,有第一次就有第二次,又不知道他们是谁,哪能不防备。打发出去丁解元的李孝说道:“杨先生,通知所有办事人员,开始大量囤积粮食和生活物资。”
杨凡一惊,不过马上明白过来:“许王认为长安会知道消息?”
李孝点点头:“这些人能判断出来,其他人也能判断出来。再说他们如果是世家的人,朝中一定有人,既然想杀我还有比借刀杀人来得痛快吗?”
杨凡不能不承认李孝的头脑,这一点他也想道了。刘奇担心的说:“王爷,如果一旦朝廷发兵,我们用什么来抵挡,囤积粮草也没用。”
李孝说道:“那倒不是问题,问题是一旦开战,商路必然断绝,刘家集太小,必然不能持久。”
杨凡说道:“王爷,我认为我们应放弃刘家集。”
李孝问道:”怎么办?“
杨凡说道:“刘家集地处山里,资源有限人口更有限,王爷原来打算低调发展,准备的人数也不过几百人。如果朝廷真的发兵恐怕我们得扩大兵力,那时候刘家集就太小了。”
李孝问道:“那你认为呢?”
杨凡说道:“我认为应该移住古城,那里的城墙高大坚固,人口也多,能迅速扩大兵力,如有必要,我们可取襄阳占据荆襄四郡,就像当初说的那样以求自保。”
李孝说道:“你可以找温同如商量一下,让他把家眷转移走,找一个安稳的地方躲起来,还有刘家集的人也要撤走一部分。”
刘奇很担心李孝的话,明显是做战败的打算。担心的说道:“王爷认为我们挡不住?”
李孝说道:“我们多少力量?一旦开打,朝廷会是几万,十几万大军,要做好打游击的准备。”
游击?两个人都不明白。李孝说道:“一下说不清楚,这样安排吧,在荆山里面寻找地方建立根据地,进行粮食、物资存储,特别是食盐和生活必需品。家眷想办法送往偏远地方,隐藏起来,只要我们能在运动中壮大,其他的将来再说。”
此时看这无疑是最好的办法。李孝这么安排也是思考过的,一旦蒙面人想借助皇家力量的时候,必然大举进攻。单独一个古城也不行。取襄阳不难,但得能守住。发展军队哪是一天一个月能办到的,是需要时间的。
李孝做好了游击的准备,老前辈给自己留下了那么多经验。此时交通通讯极为落后,传个消息也是十天半个月,如果自己躲藏起来,不断移动,谁也没办法
时间一长,武则天必然还是原来的做法。一旦她真的登基称帝,自己反抗也就名正言顺。此时毕竟李治还活着,他真的举兵就是造反,不会有人支持自己的。再说自己就算是不行,李隆基将来也能灭了她。那时不但名正言顺,还有功劳,自己是被逼的,也是反抗武周的,所以他做了最坏打算。
听李孝说的有道理,王胜、刘奇、杨凡都不反对,几个主要人物家属决定迁往巴州左右。
为什么是巴州李孝没说,杨凡他们也不明白。李孝没说是他没法说,根据自己知道的历史,李贤最后被贬巴州,也让武则天弄死在巴州。如今有自己,还能让李贤死吗?自己的逃避,让对自己最好的李弘死了,李孝很内疚,如果自己不逃跑留在长安,李弘也许不会死。
无论真是病死的,还是武则天害死的,冲武则天对李贤的样,李孝有理由相信,李弘是被武则天害死的。虎毒不食子,武则天未免太心狠了,所以他也有了反抗之心。再说自己以躲藏起来,如果她真的不放过自己,那也不能等死。
就在李孝遣散家属,积极做准备的时候,果然消息传到了洛阳。从九成宫避暑回来的李治病情又严重,也和李弘死有关。他很伤心,什么也做不了,把政务抛给了武媚娘和太子李贤,不再过问朝政。
东宫丽正殿内,东宫左庶子张大安说道:“太子殿下,皇后招揽的北门学士越来越张狂,我看我们也得有所准备,否则什么政令也推行不下去,你的位置恐怕不保。”
李贤叹口气说:“那又能怎么样,大哥前车之鉴我不能不防,更不能公开对抗。”
张大安也知道就说道:“太子,我认为我们也召集一些人,对古籍进行整理注解,一来能扩大影响,另外也可以招揽自己的势力,和皇后的人一争长短。”
“好,好,这件事就这么办,我亲自向父皇报告。”李贤也感到了危机,如果长此下去,父皇身体不好,自己能顺利接手重任吗?如果没有力量,接受后也是傀儡,这让他也不甘心,同意张大安的建议。
就在李贤准备的时候,一封密报进入洛阳宫中,武则天看了一遍,一下站起来:“传太子进宫。”(未完待续)